迭代迅猛的短剧,该如何创新?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09 22:18 2

摘要:从草根创作的野蛮生长到影视巨头的躬身入局,短剧行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边缘业态到主流赛道的蜕变,其迭代速度之快、内容创新之密集,不仅重塑着观众的娱乐习惯,更将整个行业推向了新旧模式交替的关键节点。

文|22

从草根创作的野蛮生长到影视巨头的躬身入局,短剧行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边缘业态到主流赛道的蜕变,其迭代速度之快、内容创新之密集,不仅重塑着观众的娱乐习惯,更将整个行业推向了新旧模式交替的关键节点。

在这场狂飙突进的进化中,新题材、新形式、新玩法也层出不穷,既催生了现象级爆款,也让同质化、套路化的隐忧逐渐显现。当观众的审美阈值持续抬升,当市场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深耕,“创新”二字已不再是行业的锦上添花,而成为决定生存与突围的核心命题。

那么,如何在数量爆炸的红海市场中锚定差异化坐标?怎样让转瞬即逝的注意力转化为持久的内容黏性?这些问题的答案,正藏在每一次对创作边界的试探、每一次对受众需求的深挖之中。于是,我们和几位短剧创作者一起探讨了当下阶段,短剧创新的路径和方向。

内容创新是基本功

“系统、穿越、末世、丧尸、极端天气这些设计,其实都不能算是创新,只能算是技巧。”木木(化名)是北京一家短剧编剧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告诉骨朵,把这些强设定融入短剧当中,并不是短剧编剧的“加分项”,而是他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据木木透露,这种认知在当下的短剧创作圈已成共识。以短剧《天降萌宝,我靠心声拯救全家》为例,该剧将“重生”与“心声超能力”这两种技巧性设定融合。剧中修真派老祖陆朝朝为救苍生献祭神魂后,意外重生为远泽侯府刚出生的被陷害的死婴。陆朝朝只能凭借心声能力,在侯府求生并为母亲解围。

在木木看来,这部短剧能够出圈,是因为主创团队利用“修真老祖”的心智与“婴儿”的身体来叙事,这就形成了天然戏剧张力。“许多剧表面看是靠设定新奇出圈的,但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时空折叠’与‘身份错位’产生的叙事效能最大化。”

比如在剧情发展中,短短几集的时间,主角陆朝朝就完成了“护住母亲许氏不被渣爹继续骗害”“让外祖父和舅舅免于朝堂诬陷”等强冲突情节。“许多短剧每一集基本都是按照‘钩子埋设+爽点释放’的公式来叙事的,这恰恰说明了编剧团队的基本功十分熟练。”

木木认为,将强设定视为基本功来给短剧内容增加创新点的认知,与短剧的媒介特性密切相关。短剧单集时长仅有2-3分钟,依赖碎片化传播,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钩子埋设—冲突升级—情绪共鸣”的闭环。

“当传统叙事节奏难以抓住注意力时,技巧性创新便成为破局关键。”木木认为,更深层的行业逻辑在于,技巧性创新是内容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当下短剧制作已从“作坊式创作”转向“流水线生产”,在他看来,成熟的创新技巧如同标准化零件,能保证内容输出的稳定性。“就像厨师必须会刀工,编剧得熟练调配这些技巧组合。”

但对技巧性创新的滥用正在埋下隐患。木木告诉骨朵,当下“重生复仇”“系统开挂”“专属心声”等套路在各大平台重复出现,迟早有一天观众的耐受阈值会到达极限。

在内容爆炸的当下,技巧性创新如同短剧的“语法规则”——掌握它未必能写出佳作,但脱离它必然寸步难行。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对这些基本功的打磨与超越,将成为短剧创作者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题材、类型,能决定短剧赛道的宽度和广度

“末世和极端天气的异能、异空间,退休大妈的爱情戏,异世界修仙与探险,这些题材和类型虽然小众,但是能够扩充短剧赛道的受众,让短剧内容成为覆盖全年龄段的内容。”

木木在谈及短剧内容创新时透露,末世、重生、异能等题材与动画短剧、中老年短剧等类型的拓展,并非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在主动为短剧赛道“拓疆扩土”。

比如,红果开启了周末剧场和520剧场,借此吸引情侣群体以及周末有闲暇时间的观众,拓宽受众范围并养成用户的观看习惯;抖音则加大了动画短剧的扶植力度,旨在吸引动漫爱好者以及年轻受众群体;快手星芒短剧和可灵AI也曾举办过AI短剧大赛,想要解锁对科技感兴趣的人群以及具有创作热情的潜在创作者,为平台注入新的受众活力。

这种拓展首先体现在受众维度的突破。木木认为,短剧的受众不像长剧集那样固化,长剧集往往依赖固定的播出档期和渠道,受众圈层相对稳定,而短剧依托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能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兴趣标签精准推送内容,拥有用户触达优势。

就像中老年用户刷到“银发剧场”的短剧,儿童在“青少年模式”中看到动画短剧,年轻人被“异能短剧”吸引,这种细分推送让不同受众都能快速找到适配自己的内容,这与短视频“千人千面”的细分赛道运营逻辑高度契合,也让短剧得以在更广阔的受众群体中撕开缺口。

“千万不要觉得短剧是某一种人群的专利,只要想清楚受众,找到这批观众的情感需求,一定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木木认为,当下内容创作者和平台们尝试不同的题材、类型,是在挖掘潜在用户的潜在需求。

某动画短剧截图

这些看似小众的题材和类型,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不同受众群体的大门,让短剧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圈层,而是在不断探索中触及更多曾经被忽略的用户群体,为赛道的拓宽持续注入动力。

在木木看来,短剧行业的真正成熟,从来不是单一爆款的胜利,而是无数题材类型共同探索的结果。那些当下看似“不温不火”的创新,正在为赛道积蓄广度与韧性。他相信当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观众都能在短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突破增长的天花板。

来源:Clown小林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