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佩斯近年来的“低调”状态,主要源于他对艺术原则的坚守和个人选择,但2025年他通过电影《戏台》和回归央视综艺等动作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在今日发表的《“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一文中。为一句台词或道具调整耗费大量时间,即使观众未必察觉,也要坚守专业标准。
陈佩斯近年来的“低调”状态,主要源于他对艺术原则的坚守和个人选择,但2025年他通过电影《戏台》和回归央视综艺等动作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在今日发表的《“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一文中。为一句台词或道具调整耗费大量时间,即使观众未必察觉,也要坚守专业标准。
1999年因央视下属公司擅自出版其小品光盘且态度傲慢,陈佩斯与朱时茂起诉维权胜诉,但自此告别春晚舞台。他直言当时环境“充满冷漠与竞争”,创作空间受限。2001年起转向话剧创作,代表作《阳台》《惊梦》等成为业界标杆。虽曝光度降低,但建立了更纯粹的艺术表达空间。一度在山区承包土地种植石榴,过起农夫生活。他表示此举是为逃离喧嚣,寻找内心平和。花费近10年时间筹备话剧《戏台》,并于2025年将其改编为电影,实现“舞台到银幕”的跨越。
主题聚焦“艺术与权力的冲突”,讲述旧社会戏班为生存被迫改编经典的故事,呼应其自身艺术坚守。票房虽低迷(首周仅千万),但获得朱时茂、姜昆等老友力挺,引发观众对“艺术价值 vs 商业流量”的讨论。担任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综艺《金牌喜剧班》首席导师,与郭德纲、英达合作。标志其与央视“和解”,并传递喜剧精神。
陈佩斯并非真正“消失”,而是以沉寂换取艺术沉淀,最终通过《戏台》和《金牌喜剧班》完成回归。其“低调期”实为对职业信仰的坚守——拒绝浮躁环境、捍卫创作者尊严、深耕文化根基。如今71岁的他,仍在用行动诠释何为“戏比天大”。正如他在《人民日报》文中所言:“永远把观众当明白人,该守的规矩一寸都不能让。”
来源: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