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军教片拍成爱国主义经典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9 07:31 2

摘要:浴血抗战报国心,华彩壮歌颂英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历史,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历经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浴血抗战报国心,华彩壮歌颂英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历史,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历经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文艺作品是抗战洪流中的重要力量,涌现了一大批经典力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题材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浸透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华夏儿女血脉中代代传承。今起,本报推出《壮歌》系列报道,重温那些抗战文艺经典中的浩然正气和热血忠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昂扬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张勇手(左)饰演的赵平原和朱龙广饰演的高传宝。

张勇手近照。本报记者王金跃摄

本报记者王金跃

观影人次超30亿!即便放在世界电影史上,电影《地道战》取得的纪录也屈指可数。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张勇手、刘江等主演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地道战》自1966年元旦全国公映后,滋养了无数观众,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爱国主义经典之作。

片中饰演区长赵平原的91岁电影艺术家张勇手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自豪地说:“我为能参加这样一部经典电影而感到激动、骄傲和自豪。”

只有四位演员是八一厂的

1963年初,上级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一年前,由八一厂制作的军事教学片《地雷战》公映后轰动一时,上级希望把《地道战》也按传统教学片来拍,既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让观众看后能学到一些基础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又要求摄制组运用故事片形式进行拍摄,让影片好看、生动。

曾执导《奇袭武陵桥》等多部军教片的任旭东接受了拍摄任务,并负责指导写剧本和派人深入冀中平原采访。任旭东曾有两次挖地道炸炮楼的真实经历,他经过思考,从当年冀中平原用地道战抗击日军侵略最出色的“英雄村庄”河北正定县高平村,和该村一位因杀敌英勇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村民身上获得灵感和素材。1965年春,任旭东用一个星期写出了分镜头剧本,审查通过后边拍边改,5月20日正式开机,9月拍完。

“我是临时被派到《地道战》剧组的。”张勇手笑着回忆。虽然该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制作,但八一厂演员只有四位,分别是饰演赵平原的张勇手、饰演日本陆军队长山田的王孝忠、饰演伪军司令汤丙会的刘江以及饰演假武工队长孙进财的谢万和。其余演员都是当时工程兵烽火文工团的演员,其中包括饰演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朱龙广。

拍摄《地道战》时,张勇手只有三十出头,赵平原却是一个中年人,为此,张勇手为角色外形设计了两个特点:一是粘上胡子,增加角色的年龄感;二是他看到平原地区很多人都喜欢把毛巾裹在头上,他抓住这个特点,也用在了赵平原身上。

生动诠释“人民战争”的含义

拍摄启动,剧组开赴河北清苑的冉庄。张勇手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钻进真正的地道时的感受:“地道战是平原地区特有的作战方式,是当时发展游击战争的一个很重要的战法——你打不到我,但我能打得着你,目的就是要把敌人引到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再狠狠地消灭。虽然后来敌人发现地道后,采取了烟熏火燎、灌水等办法,但我们都有办法来应对。”

张勇手表示,地道战是中国老百姓发明创造的,很好地诠释了“人民战争”的含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所有人都是战斗员。“兵民是胜利之本,这句话用在《地道战》中最准确。看了《地道战》,你能很好地领会毛泽东思想中‘论持久战’和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伟大力量,也是我们抗战能取得胜利的法宝,很了不起!”

张勇手回忆,拍摄期间,演员们为了演好角色,纷纷贡献自己的想法。朱龙广从一位老游击队员讲述的“土坦克”故事里汲取了灵感。当时日军有三八大盖、重机枪,火力很猛,作战时,我军根本接近不了日军炮楼,为此老乡们发明了“土坦克”——把木头打成桌子的形状,把浸湿的棉被盖在上面,好让子弹打不透,游击队员藏在“桌子”下面,一点点向日军的炮楼逼近,最终炸掉了炮楼。

任旭东希望《地道战》兼具故事性,强调观赏性。他告诉刘江,希望“汤司令”这个角色“越夸张越好”,这与刘江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刘江偷偷做了副假牙戴上去见导演,收到任旭东连声称赞:“就这样,这样好!”

影片成功是集体力量的功劳

《地道战》采取纪录片和故事片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影片开场就是一个在地道里拍摄的运动长镜头,观众的目光跟随镜头,能看到弯弯曲曲的地道宛如一条潜伏的巨龙,随时要将敌人吞没。

张勇手回忆,片中高家庄的外景是在河北冉庄、李庄、唐庄等取景拍摄的,但地道里的战斗,其实是在八一厂搭景拍摄的。美工用木板搭建了几层楼,再喷上土黄色做成地道空间,还留出足够空间供拍摄时摆放灯具、方便摄影机的调度,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为了演好角色,演员们都极为努力。高传宝从两层楼高的大杨树上跳下,26岁的朱龙广第一次跳得不理想,导演让他再跳一次,结果朱龙广第二次跳下时摔裂了右腿关节。

影片中汤司令的那句“高,实在是高”,至今仍然流行。而刘江曾在生前的采访时透露,这句台词原本并不在剧本里,而是他在和别人闲聊时无意中听到的,后来排练时,他突然蹦出这句台词,效果很好,当场就被导演采用。

“当时拍摄时间紧,大家都很紧张。”张勇手说,但演员们身上都有很强使命感,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都希望尽最大努力把角色演得鲜活生动,“《地道战》的成功,是集体力量的功劳。”

《地道战》中除了有真实的作战场面,有生动鲜明的角色塑造,有精彩鲜活的台词外,片中豪迈激昂的歌曲《地道战》和邓玉华演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歌曲也红遍大江南北。为了写好主题曲,作曲家傅庚辰来到剧组驻地,与大家同吃同住,一起钻地道睡大炕,感受当时的战斗生活。任旭东也参与了《地道战》的作词,1963年,他曾听过一位70多岁的老民兵唱起高平村的“地道战歌”,很受启发,最终跟傅庚辰一起写下了歌词:“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创作者寄语

“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我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我参加过解放战争,我深知抗日战争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张勇手说。1934年出生的张勇手,饰演过《奇袭》的志愿军侦察连长方勇、《林海雪原》的团参谋长少剑波、《南征北战》的解放军高营长、《英雄虎胆》的侦察参谋耿浩。饰演这些英雄人物也给他注入了精神能量。

“拍摄《地道战》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提起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91岁的张勇手一下子变得非常激动,他攥紧拳头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继承老一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最终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努力工作,创造最好的条件来发展和守卫我们的祖国。”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