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张钰2003年曝光导演黄健中潜规则,到杨幂被删戏份、颖儿遭报复性换角,二十年过去了,行业里“选角酒店夜谈”“商务局资源置换”的套路就没断过。
娱乐圈的遮羞布又被撕开一道口子。
从张钰2003年曝光导演黄健中潜规则,到杨幂被删戏份、颖儿遭报复性换角,二十年过去了,行业里“选角酒店夜谈”“商务局资源置换”的套路就没断过。
表面光鲜的明星们,不过是资本游戏里被明码标价的商品,那些被摄像机过滤掉的酒店走廊和饭局包厢,才是真实的名利修罗场。
当年张钰敢带着偷拍视频硬刚三十多个大佬,最后落得被封杀的下场。
黄健中那句“被下药”的辩解简直侮辱智商,真当群众看不出这是既得利益者抱团捂嘴?
更讽刺的是,张纪中们现在还能在综艺里当导师,张钰却连抖音带货都被限流。
这种双标待遇恰恰印证了潜规则的运行逻辑——触碰蛋糕的人必须消失,而制定规则的人永远稳坐高台。
所谓“行业规矩”的本质,是权力寻租的完美闭环。
导演选角权、投资方预算权、平台排片权,每个环节都能卡住艺人命脉。
就像韩国「N号房」事件牵出的演艺圈性勒索产业链,国内某些剧组试镜酒店早就成了地下交易市场。
某三字顶流去年被爆的“选妃”录音里,副导演直接说“这层楼住了六个备选,导演讲戏到谁房间看缘分”,把权色交易说得跟抽盲盒一样轻松。
但别以为只有十八线在泥潭挣扎,顶流也逃不过资源置换的网。
去年某耽改爆红的男星,被拍到连续三个月陪某平台高管打高尔夫,每次同行的都是不同制作人。
粉丝还在超话里吹“哥哥事业心强”,殊不知那些烈日下的挥杆,挥出去的都是后续三部S+项目的置换条件。
这行早就把潜规则玩成了阳谋,就像横店流传的段子:“白天拍吻戏借位的是敬业,晚上真亲的是敬业福Pro Max。”
行业自净就是个伪命题。
那些喊着“清朗行动”的平台,首页推送的依然是桃色纠纷炒作。
真正的解药或许该学学NBA的工资透明制度,把选角流程、片酬分成全部上网公示,让“深夜聊剧本”变成可追溯的流程记录。
或者像韩国演艺制作者协会搞的匿名举报App,受害者上传证据直接由第三方律所介入。
当每个房间都可能藏着隐形摄像机,潜规则才能变成见光死的吸血鬼。
来源:畅谈娱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