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超一直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人——不是他不好笑,而是你发现,他真的不是只来搞笑的。
邓超一直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人——不是他不好笑,而是你发现,他真的不是只来搞笑的。
这哥们44岁了,本可以继续靠着“国民综艺吉祥物”的身份混吃等老,隔三岔五上个《奔跑吧》露个脸、发点段子、晒晒老婆孩子,多舒服?
可他偏不。他非要演个赤发鬼,还得演疯的,演狠的,演到让人看了之后——真笑不出来了。
你看的是“搞笑邓超”,人家演的是“癫狂魔头”。这一撞击,才叫刺激。
说回这次的《刺杀小说家2》。
一听续集,很多人下意识就想翻白眼——国产电影拍续集,大概率是圈钱。可这片子不一样,它前作可是拿过第34届金鸡奖的最佳美术和最佳动作设计奖。也就是说,它不是空有噱头的IP,它是真打磨过的、靠品质赢的。
这回第二部更是搞大了,特效从“魔幻”卷到“末日”,云中城、燃烧飞龙、暴雪废墟,一个场景比一个狂。画面视觉拉满,就差炸出屏幕。
但最吸睛的,还得是那只“赤发鬼”。
你可能还记得他在第一部里的那个形象:邪气满满、杀气腾腾,一副谁挡我我杀谁的状态。可这次,导演直接把这个“死过一次”的角色翻出来,让邓超来演。
谁啊?邓超。
就那个在《五哈》里扮丑耍宝,在综艺里插科打诨,平时微博都自带热搜体质的“超哥”。
这个决定一出来,观众两极分化:
一边说:“他能演好?别整笑场了。”
一边说:“演技是有的,就怕观众先入为主。”
可预告片一出,全网哑了。
你真以为邓超只会搞笑?那是你看得少。
人家当年可是金鸡奖影帝,演《李米的猜想》时演的是个贩毒的;演《中国合伙人》时把那个书生气又偏执的孟晓俊整得一清二楚;演张艺谋的《影》,一人演两角,疯得干净、狠得透彻。
只不过后来综艺做太好了,《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这种抽象喜剧又太“辣眼睛”,你脑子一热就忘了他其实是个演员。
所以这次《刺杀小说家2》,也算他自己找回场子——不是“自我救赎”,而是“我本来就会,只是你忘了”。
预告里,他那个赤发鬼出场那一瞬,面部抽搐、眼神撕裂,肌肉线条配上满脸疯劲儿,就一个感觉:
“卧槽,邓超疯了。”
但不是“他怎么又疯疯癫癫”,而是“他疯得让人怕了”。
说实话,这种转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邓超也不是突然就“演技爆炸”了,他是把这些年“被嘲”的全吃进肚子里,当作燃料,一点点烧出来的结果。
你想啊,从“皇帝专业户”到“喜剧人”,再到“影帝+导演+综艺咖”,他活得就是一个“反复打碎自我”的状态。
2014年他上《奔跑吧》,直接火成全民男神,老少皆爱,粉丝铺天盖地。那时候换成别的演员,可能早就原地躺平了,一边上综艺一边拍点喜剧电影,钱照样赚,脸照样红。
但他没。
他硬是把自己扔进“恶棍天使”里演了个全网嘲笑的角色,被观众骂到体无完肤,那几年他是真的“笑不出来”。
可邓超没有躲。他咬着牙往下走,继续拍电影、继续转型、继续被骂、继续试错——直到被张艺谋重新拉回大银幕,到这次彻底“爆开”。
一个“赤发鬼”,演出了从脸到骨头的颤抖感。这不是“装疯”,这是把疯演到骨头里去了。
最沉默的,其实是孙俪。
你以为她是“娘娘”,是演《甄嬛传》的视后,其实她比谁都懂邓超走这条路有多难。
娱乐圈就是这样:你演皇帝一次,就有人让你一辈子演皇帝;你当搞笑咖一次,观众就永远盯着你嘻嘻哈哈。
可邓超就反着来。他从不被定义,甚至主动“砸自己饭碗”。
在如今这年头,谁还敢这么玩?
你去看一眼同龄演员,多少人还在啃老本?
演都市剧的永远西装革履,演古装剧的永远端着深情款款,偶像转型的永远卡在半路演不进去。
而邓超,一把年纪了,还能演出一个血色疯鬼,还能把“笑星”滤镜彻底撕碎,让观众闭嘴,让同行沉默。
这才叫演员。
有人说,这波演赤发鬼,是邓超“突破天花板”。
不,是他把天花板踩烂了。
他演技不是突然变好的,而是这些年一直都在,只是你没看到,或者说你“只想笑他”,没打算“认真看他”。
44岁了,还能玩命扮丑、演疯魔、反套路,不是因为他爱出风头,而是他知道:
在娱乐圈,只有不断干翻“别人对你的期待”,你才配拥有自己的未来。
邓超,不是疯了,是清醒得让人怕。
他在逼自己,也逼我们重新思考——一个好演员,到底该长什么样?
所以别再说“邓超是综艺咖”。
他演完赤发鬼之后,估计你再想笑,笑不出来了。
不为别的——你会发现,他早就不是那个让你哈哈笑的“邓超哥”了,而是那个能让你在银幕前屏住呼吸、心里发毛的“赤发鬼”。
你也终于明白,有一种演技,不是靠哭靠喊,是靠把人逼到“笑不出来”的地步。
邓超,演到了。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