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上午,横林镇昌盛公寓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吴凡正站在床边,细致地叠着衣物。暑假里,这个准大学生主动承担起家务,让母亲刘玉玲倍感欣慰。
圆梦行动3号
姓名:吴凡
高考成绩:理科553分
毕业院校: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录取院校:南通大学
昨天上午,横林镇昌盛公寓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吴凡正站在床边,细致地叠着衣物。暑假里,这个准大学生主动承担起家务,让母亲刘玉玲倍感欣慰。
上世纪90年代,老家安徽的刘玉玲与丈夫吴信昌,经老乡牵线来到横林镇。两个女儿相继诞生,又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屋,两人漂泊的日子漾起了幸福的涟漪。然而,2018年,一场风暴骤至——刘玉玲被确诊乳腺癌。
买房所剩的积蓄尽数投入治疗,还背上了6万元债务。万幸,积极的治疗一度勒住了病魔的缰绳。身体稍见起色,刘玉玲便打起了零工,只想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多添一块砖瓦。
2020年,刘玉玲胳膊上悄然蔓延的水肿,竟是癌症复发转移的表征。这之后,她便留守家中,每天要吃药,每月要挂水。“一年光药费,就要六七万元。”感觉自己拖了家庭的“后腿”,刘玉玲有些不好意思,丈夫每月4000余元工资,加上低保的微薄补助,勉强维系着全家的生计。
即便如此,去年,看着女儿们渐渐长大,夫妻俩还是咬咬牙买来涂料,亲手将那斑驳的墙面刷成了女儿们喜欢的粉色、紫色,满足了女儿们关于“家”的温暖想象。
所幸,两个女儿的学习成绩从未让父母忧心。“姐姐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在南京工作呢。”吴凡的声音里透着向往。她从抽屉里取出南通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护理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眼神清澈而坚定:“我忘不了疫情时那些白衣天使奔忙的身影,学好专业知识,也能保护我的家人。”
不过,现实的重量却使整个屋子陷入沉默——6800元学费,对这个被药费掏空的家来说,无异于一座小山。吴凡告诉记者,自己打算再做点兼职挣生活费,少给家里添负担。
粉墙之下,梦想与责任交织,一个女孩正用她单薄的肩膀,试图为这个饱经风霜却充满爱的家,撑起一片更晴朗的天空。
圆梦行动4号
潘宁:以爱为翼追逐远方
姓名:潘宁
高考成绩:理科537分
毕业院校:前黄实验高级中学
录取院校:常州工学院
盛夏的午后,在牛塘镇丫河村下跳头69号的民房里,毕业于前黄实验高级中学的潘宁正帮着奶奶何全娣整理家务。和同学们精彩丰富的暑假不同,她的假期笼罩着一层“愁云”:大学录取通知书已来,一家人却为交不上学费犯了愁。
潘宁的父母均为聋哑人,母亲在工厂做简单的保洁工作,父亲做一些零散闲工,加上爷爷奶奶微薄的退休金,支撑起了她的学费、生活费以及这个家庭的各种开销。“她从小就懂事,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有奖状,还做了班长、课代表,学习和生活从来都不用我们操心。”何全娣谈及潘宁的成长,数度落泪。夏天炎热,潘宁舍不得开空调,白天靠电风扇降温,晚上便和奶奶同住一间屋,只为节约一点电费。“孩子成绩好,我们倾尽全力,也要让她念下去!”潘宁的父母激动地在记者的本子上写下了这句话。
“高考成绩比我预想的低了近20分,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在家里哭了很久。”潘宁告诉记者,虽然没有收获理想成绩,但她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最终录取了常州工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在本地上学,一是方便照顾家里,二是本地新能源产业发达,未来就业选择比较多。”还没到大学报到,潘宁已经考虑起了未来。
懂事的潘宁不仅收获了家人的呵护,在她背后,还有高中班主任的关注和丫河村委的关心。2025年“圆梦行动”启动的第一时间,班主任就将消息告诉了她,并指导她按照要求完成了填报申请。同时,丫河村委也在积极为她申报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以及村内的“幸福家园”行动。
尽管生活有坎,潘宁却从未放弃追梦。相信这份汇聚的爱,会化作她前行的动力,助力她逐梦远方,拥抱美好未来。
记者:周洁茹 吴梦婷
编辑:何天蕾
审核:顾芳 鞠燎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武进
来源:今日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