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送父母进养老院,背后故事你了解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6 16:43 1

摘要:之前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演员王琳把父母送去养老院的事,评论区全是“冷血”“不孝”的声音。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琳怎么会做得出来,可有人想过没,也许她是被逼到这一步的?

之前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演员王琳把父母送去养老院的事,评论区全是“冷血”“不孝”的声音。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琳怎么会做得出来,可有人想过没,也许她是被逼到这一步的?

她小时候根本没啥家人的温暖。七岁前都是跟外婆住,七岁后一回家,父母也不把她当回事。不是家里住房紧张,大家都是知识分子,就是明目张胆地把所有资源全给了弟弟。就连张床都不给她睡,家里明明有空间,她只能窝沙发,久了谁心里不会凉?一想到《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被妈妈明晃晃地偏心,现实比电视剧还扎心。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还信“女儿就得苦着养才皮实”。真不是这么回事。心理咨询师早就说了,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一直处在防备状态里,时间长了,对心理健康影响特别大。王琳19岁直接离家,别人以为她是和父母赌气,其实她是想捡回自己快被磨没的精神世界。

更想不到的是,王琳父母都是社会上挺有头脸的人,学历也高,但就是想当然地觉得儿子该得到一切。教育资源、关注都给弟弟,女儿就像个无关痛痒的角色。这种“投机型偏心”,不是一般的“重男轻女”,是家长脑子里早盘算好了要押宝未来,别人可以叫“策略扶持”,可放在家庭里真的太伤人。

偏心留下的后遗症不是一时的。有网友给出了自己的例子,明明一直是女儿在照顾家里,关键时刻还是要为了弟弟卖房还债。结果最后父母去世了,房子还必须写儿子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江浙沪这种独女+幼子的家庭组合里多得很。

那么弟弟呢?说是儿子要养老,现实里很多弟弟只拿好处,养老的时候不出面。父母还觉得养儿靠得住,到最后,不还是要靠女儿吗?

王琳母亲最经典的“情感套路”,就是频繁装病。其实父母年纪大了,想的不是怎么和解,而是用这种方式继续控制。你以为偶像剧才有的情感勒索,现实里分分钟遇到。

现在子女的赡养方式也变了。像王琳这种,给父母选了北京那种一月两万多的高端养老院,护工配比特别高。说白了,是用钱解决道德和感情的矛盾。心理咨询师提到,子女送老人进养老院,有三分之一以上就是因为早年有过被伤害。这直接就把孝道和心里的怨气撕开了。

社会还一直喜欢拿“以德报怨”说事。可很多人已经开始学着像王琳那样,把该做的做了,但再也不勉强自己陪笑脸。常规的和解,也不是痛哭流涕那一套,就是心里不再当回事,拨个钱、打个电话,其他不多说。

这一代人开始自己写“孝道”的新定义——以后再补贴你,但不会再委屈自己,不再为讨好家人而牺牲自尊。这种平淡又不失体面的距离感,其实让人松了口气。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安逸星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