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1号,她发了条朋友圈,没搞什么大阵仗,就一张合照,两个人靠在一起,笑得挺自然。
王冠在42岁那年,终于把自己嫁了出去。
2024年11月1号,她发了条朋友圈,没搞什么大阵仗,就一张合照,两个人靠在一起,笑得挺自然。
配文就一句:“我们俩……一直走下去吧~”。照片里她穿得简单,白衬衫配黑西装,男人也是一身黑,个子看着挺拔,脸型轮廓分明,没露全脸,但能看出来是那种不常出现在镜头前的人。
底下评论炸了锅,粉丝又惊又喜,说“女神终于名花有主了”,也有人开始扒这男人是谁。
后来慢慢拼凑出点信息,姓李,圈外的,做生意的,人稳,不爱露脸。
据说身高一米八出头,气质干净,不张扬。
王冠以前在节目里从没提过恋爱,也没传过绯闻,除了早年和尼格买提搭档多了点,被网友乱猜过一阵。
她自己倒是在一次采访里轻描淡写地说过:“不急,总会遇到的。”结果一等就等到四十以后。
她说那会儿也不是没人介绍,见了几个,坐下来聊几句,就觉得“算了,不是一路人”。
直到遇见老李,才觉得“这人说话不绕弯,做事踏实,能处”。
结婚后,她确实淡出了公众视线。《你好生活》那会儿她还在,后来节目更新,就换人了。
她也没官宣退出,就是慢慢不出现了。
有人说她退圈了,其实不是,她只是把时间腾出来过日子。
她在上海住的那栋房子,最近被她自己零零碎碎晒出来一些角落。
三层楼,带院子,外头绿树围了一圈,看环境像是那种老洋房改造的别墅区,车子开进去都悄无声息。
她有次拍了个清晨的视频,镜头从厨房推到阳台,阳光洒进来,桌上摆着咖啡壶和一盘切好的水果。
她说每天六点半起床,先煮咖啡,坐在院子里看天一点点亮起来。
风吹着树叶沙沙响,她就那么捧着杯子,一句话不说,就发呆。
她用的杯子是Dior出的限量款,一套四个,网上查了查,三千多。
她没特意说牌子,可那花纹太显眼,眼尖的粉丝一眼认出来。
还有一次她晒早餐,面包盘也是同系列的,摆在藤编餐垫上,旁边一束新鲜的洋桔梗。
她没提丈夫,可你能感觉到,这日子是两个人一起过的。
她说老李也早起,但不喝咖啡,喝茶,普洱或者龙井,泡在一把紫砂壶里。
他起得比她还早一点,先去楼下书房待会儿,处理点工作消息,等她下楼,俩人一起吃早饭,聊几句当天的安排。
他们去海边过周末,王冠发过一段视频,俩人走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光脚踩水,老李突然从背后搂住她,她笑着挣扎了一下,没挣开,就靠在他怀里。
镜头晃了一下,应该是她自己拿手机拍的。
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回过头,冲镜头笑,说:“他总这样,冷不丁就来一下。”
还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小摊前买冰淇淋,老李买了两个甜筒,递给她一个,俩人站在路边吃,吃得满脸都是,还拿手机互相拍。
那种轻松劲儿,不像演的,是真放松,真开心。
王冠以前在央视那会儿,是标准的“知性姐姐”形象,说话温温柔柔,笑容得体。
可现在看她发的东西,整个人松弛多了。
她会素颜出镜,头发随便扎个鬏,穿件旧T恤就在院子里拔草。
她说老李不让请太多保姆,家里的事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来。
花园里的花是他亲手种的,春天有郁金香,夏天有绣球,秋天她摘桂花做糕,老李就在旁边帮忙晾晒。
她说:“以前在台里,一天说几百句话,现在有时候一天说不了十句,可心里特别满。”
她和丈夫的互动不多,但细节都在。
老李出差回来,她不一定会去机场接,但一定会提前把衣柜整理好,他爱穿的那几件衬衫都熨得平平整整。
她感冒了,老李半夜起来给她煮姜汤,还不许她碰手机,说“闭眼躺着”。
她有次直播带货,聊到婚姻,说:“我不是那种非要天天黏在一起的人,但他得让我知道,他在。”她说这话时语气很平静,可眼睛亮亮的,像有光。
她没生孩子,也没提过要生。她说现在这样挺好,俩人世界,想走就走,想静就静。
他们一起学冲浪,一起做饭,老李教她用柴火灶蒸米饭,她说“焦了一锅又一锅,最后终于蒸出锅香的”。
他们也吵架,她说吵完谁也不先开口,就各自待着,等气消了,老李会默默递杯水过来,她接了,事儿就过去了。
她说:“四十岁以后才明白,过日子不是找个人陪你热闹,是找个人能一起安静。”
她以前主持《向幸福出发》那会儿,问过无数对情侣“什么是幸福”,现在轮到她自己,她倒不说大道理了。
她说幸福就是早上醒来,看见旁边的位置是空的,但被子还带着体温;是下雨天开车,他记得给你带伞;是你说想吃某家店的包子,他绕两公里路去买。
她说:“我不需要他多有钱,多厉害,我只要他记得我的习惯,懂我的沉默。”
网上有人说她“炫富”,说那别墅大得能迷路,杯子都三千块。
可你看她发的东西,从没拍过豪车,没晒过珠宝,连房子都是角落式地露一点。
她晒的是生活,是风吹窗帘的样子,是阳台上晾着的床单,是厨房里炖汤的砂锅。
她说:“钱是工具,不是目的。我嫁的不是钱,是这个人。”她丈夫从没露过正脸,也没发过任何动态,但你能从她字里行间感觉到,这人是稳的,是靠得住的。
王冠现在四十多岁了,眼角有细纹,头发也不再拼命护理,可她笑起来比以前更自在。
她说婚姻不是终点,是换个方式活着。
她没放弃事业,偶尔还接点文化类的项目,但不再拼命。
她说:“以前总怕掉队,现在不怕了,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和老李计划明年去冰岛看极光,后年去云南种一片茶园。
她说:“慢慢走,路还长。”
来源:一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