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记忆里的重逢:《西部歌王》王洛宾儿子王海成的新湖农场情缘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5 18:37 2

摘要:在新疆五家渠市新湖农场的广袤田野上,戈壁的风曾吹拂过无数奋斗者的身影,其中就包括王洛宾之子王海成。那段从1969年开始、长达九年的知青岁月,在他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戈壁印记。而前几年,当杨军与王海成的相识,两张含笑的合影,不仅定格了跨越时光的相遇,更串联起两代

在新疆五家渠市新湖农场的广袤田野上,戈壁的风曾吹拂过无数奋斗者的身影,其中就包括王洛宾之子王海成。那段从1969年开始、长达九年的知青岁月,在他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戈壁印记。而前几年,当杨军与王海成的相识,两张含笑的合影,不仅定格了跨越时光的相遇,更串联起两代人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

新湖农场的红柳与骆驼刺,是王海成青春记忆里最鲜明的底色。1969年,刚满18岁的他告别城市,来到这片正在被拓荒者唤醒的土地,成为一名知青。九年时光里,他像所有农工一样,扛过锄头、挥过镰刀,在田埂上挥洒汗水,在棉田里迎接朝阳。农场的生活艰苦却真实,粗糙的双手磨出了茧子,也磨出了他对土地的敬畏与深情。他曾是这里的“企业工人”“业务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着基层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些经历后来都化作他笔下纪实文学的生动素材,字里行间总能读出那份来自戈壁的厚重。

岁月流转,王海成离开新湖农场后,始终未曾忘记这片土地。他后来致力于整理父亲王洛宾的文化遗产,将西部歌魂的旋律传遍世界,而新湖农场的九年,早已成为他人生叙事中不可或缺的章节——那是他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熔炉,是他理解基层、感悟生活的起点。

前几年的那次相识,杨军与王海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杨军是农场走出来的孩子,是深耕此地的当地人,两人的相遇,因“新湖农场”这个共同的关键词而倍感亲切。合影中,王海成的眼神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如今农场变化的欣慰。杨军的笑容里,则满是对这位“老农场人”王海成的敬意——不仅因为他是《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儿子,更因为他曾是这片土地上奋斗的“战友”。

聊起当年的土坯房、一起劳作的伙伴,聊起新湖农场这些年的变迁: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丰产田,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年轻一代的农场人用新的技术续写着耕耘的故事。王海成或许会指着某片棉田说:“当年我就在这儿拾过棉花,一天能拾几十斤呢。”杨军则兴致勃勃地介绍农场的新产业、新规划,让这位“老知青”王海成看到这片土地蓬勃的生命力。

合影虽小,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它是王海成对青春岁月的回望,是杨军对农场历史的珍视,更是新湖农场从拓荒年代到新时代的见证。王海成的九年知青岁月,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而像杨军这样的走出来的农场人,正在续写着新湖农场的新故事。

戈壁的风依旧吹拂,新湖农场的歌声里,既有王洛宾笔下的西部风情,也有像王海成、杨军这样的普通人,用岁月与深情谱写的平凡乐章。那张合影,便是这乐章中一个温暖的音符,提醒着人们:有些土地,一旦踏足,便会成为永恒的牵挂。

王海成在广州,那天电话里告诉我,他经常做梦又回到了新湖农场。

来源:骆驼刺杨新疆葡萄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