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信、乐观、坚韧——这就是董安妮。她是荆门新闻网设计部的“00后”设计师,也是新媒体平台上一名年轻的视觉主创。别看她年龄小,但她才思敏捷,构思巧妙,先后斩获湖北省网络宣传好作品奖、湖北省“绿书签行动”海报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自信、乐观、坚韧——这就是董安妮。她是荆门新闻网设计部的“00后”设计师,也是新媒体平台上一名年轻的视觉主创。别看她年龄小,但她才思敏捷,构思巧妙,先后斩获湖北省网络宣传好作品奖、湖北省“绿书签行动”海报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她用作品为梦想发声,以热爱为注脚,为新闻事业注入澎湃的青春能量。
2023年毕业季,当许多同龄人还在纠结去向时,刚毕业的董安妮选择回到家乡荆门。“这世上的路有许多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要走。”对她而言,这不是妥协或躺平,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对董安妮来说,对新事物、新场景的恐惧,似乎未曾降临,“任何事我都不会提前预设它的结局,专注当下,如果一味畏难犹豫的话,反而会错过很多惊喜吧。”接到陌生任务,她的笔记本瞬间铺满草稿;面对甲方的“简约而不简单”“你先做吧”,她总能巧妙沟通,引导出深层需求。沟通,是她成长的第一步。
从初入行的忐忑的新闻小白到如今淡定从容的设计师,无数新闻海报和原创作品的背后,是她一次次勇于尝试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即使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她也乐在其中:“因为这是我真正热爱的事情。”
设计师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般悠闲。董安妮的日常,是一场又一场“修罗场”。
“你这么年轻,有经验吗?这个推介很重要,你这小丫头能不能行?”这样的质疑声,几乎成了董安妮工作背景音里的常客。她早已学会不争辩,只用行动回应。她的工作常态,没有泾渭分明的白天和黑夜,只有无缝切换的“白+黑”。有时为了赶一个至关重要的推介会物料,她直接在现场“安营扎寨”。
凌晨两三点的办公室,空荡荡只剩下她屏幕的光亮和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咖啡杯见了底,外卖盒子堆在角落,眼皮打架就用冷水拍脸提神。不仅如此,她还需要周旋在那些经验丰富、气场强大的领导、专家和挑剔的甲方之间,一遍遍解释设计思路,应对突如其来的修改要求。
身体的疲惫是实打实的,但精神上的高压更磨人——她必须用比旁人加倍的专业和精准,去证明那个“小丫头”的肩膀,扛得起千斤重担。每一个熬过去的夜,都是她用意志力和专业度写下的无声辩词。
“妮儿,《创业,选在田间地头》这个系列报道的专题设计,交给你我们才放心!”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董安妮的回答很干脆:“放心,交给我!”
虽然没能亲自踩进田埂,但这难不倒她。采访录音里的乡音、照片中土地的富饶、视频里作物的生机……都成为她“云端采风”的素材。“主视觉不能只是刻板的丰收金黄,得用点破土而出的嫩绿,让人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土地的生机和创业的脉搏。”她的灵感在素材间跳跃,决心用设计把这个创业故事讲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董安妮在视觉表达上常有新颖独特的想法,对潮流和审美有着敏锐的感知。
在她看来,新闻与设计密不可分,设计是新闻的“翻译官”和“氛围组”——用生动的色彩和图解让政策变得清晰易懂,用光影的律动捕捉城市的脉搏,用巧妙的构图讲述人间烟火。设计让严肃的新闻更可亲可感,也让地方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她用“00后”独有的视觉语言,把新闻从“读”的层面,升级到了“看”甚至“玩”的境界,证明了好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新闻表达力。
对董安妮来说,工作之外,是生活的灵感库。一杯咖啡,一只慵懒的猫咪,也是她居家“充电”的标配。窝在沙发里,撸着猫,浏览各个设计类网站,是她汲取养分的惬意时光。
“我的灵感可以来自任何地方。有时候盯着电脑半天没想法,出去走一圈,看看山看看水,甚至看看路边的小猫小狗,思路就打开了。”董安妮坦言。
从发挥年轻的创意优势,到展现强大的适应力与韧性,再到坚守设计的沟通本质,董安妮身上体现了新生代设计师的活力与担当。他们正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不断拓展设计的边界,探索着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感受时,董安妮说:设计师们大多喜欢追求“灵气”,可对我来说,“灵气”更像是一种停不下来的好奇。我所期待的,就是在下一部作品里能把心中的想法玩得更有趣一点,打破固有的规则,戳中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采访结束,董安妮笑着对记者说:我是一名00后,我不想让“年轻有为”成了框,束缚住了我!未来的路,我得用自己的“怪”方式,玩出点真正有意思的动静。我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脑洞无限大,青春任我行!
青春的光,本就该照向四面八方。董安妮,正用她的设计,书写着属于00后的新闻视觉新篇章。
来源:荆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