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笑着哭完才懂,这届年轻人的 取经路早被说透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8:03 2

摘要:周末带侄子看《浪浪山小妖怪》,小孩为猩猩大圣的口吃笑到拍大腿,我却在小猪妖对着母亲说 “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时,悄悄抹了把眼泪。

谁能想到,一部讲小妖怪扮成唐僧师徒去取经的动画,能让影院里的年轻人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周末带侄子看《浪浪山小妖怪》,小孩为猩猩大圣的口吃笑到拍大腿,我却在小猪妖对着母亲说 “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时,悄悄抹了把眼泪。

散场时回头望,后排穿格子衫的男生还在对着屏幕里 “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 的字幕发呆 —— 这哪是给孩子看的童话,分明是给所有还在和生活死磕的年轻人,递了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作为《中国奇谭》原班人马打造的平行宇宙故事,这部电影一上映就藏不住了:上映至今票房稳稳站上 1.5 亿,猫眼预测从 4 亿一路涨到 6.66 亿,周末两天还逆势上涨;

评分 8.6,和《南京照相馆》并列暑期档第二,仅次于《罗小黑战记 2》。

上美影这套二维水墨画风,带着《大闹天宫》的古韵,却把镜头对准了最接地气的 “妖生”,硬是让一群无名小妖,成了这个夏天最戳人的存在。

有人说它是 “打工人圣经”,有人说它是 “反套路西游”,但看完才明白,它最厉害的是把我们藏在心里的那点不甘、挣扎和勇气,全揉进了四个小妖怪的荒诞取经路里。

一、笑到打鸣的荒诞里,全是打工人的日常

谁能想到,最懂职场的居然是一群妖怪?

电影一开场就把 “社畜 DNA” 狠狠拿捏了。小猪妖考了三年才混进大王洞,结果因为刷鼎太卖力,用后背鬃毛蹭坏了祖传老鼎,直接被赶了出来。

像极了加班到凌晨,却因为一个小错被领导痛骂的你我。更绝的是蛤蟆精,靠 “二舅” 关系进的体制内,遇事先喊 “我二舅是洞务处的”,活脱脱现实里 “关系户” 的翻版。

为了混口饭吃,这俩货竟想出个疯批主意:唐僧师徒要被吃 ,不如咱们扮成他们去取真经!于是,一场比 “草台班子” 还潦草的 “取经 F4” 组建大戏,把职场众生相扒得明明白白。

小猪妖自封 “八戒”,却连钉耙都抡不利索;蛤蟆精套上袈裟扮 “唐僧”,念咒时能把自己念困;找来的 “孙悟空” 是只社恐猩猩,喊 “齐天大圣” 能卡成电音;

最绝的是 “沙僧”,一只话痨黄鼠狼,从吐槽前女友嫌他嘴碎,到后来挑着担子一言不发,活脱脱 “入职半年被磨平棱角” 的真实写照。

路上的荒诞戏码,更是把打工人的痛点戳得精准又狠。让公鸡画师画唐僧画像时,小猪妖摸出一把米当定金,画师立马接单;

可等画出来,又被嫌 “不够大气”“没有取经人的感觉”—— 这不就是甲方爸爸的经典刁难?“你是画师你问我?” 一句话出来,影院里的设计岗观众集体发出叹息。

就连 “降妖除魔” 都透着打工人的心酸。四只小妖明明弱到能被老鼠精追着跑,却硬着头皮上,最后靠装腔作势唬住村民。就像我们加班改方案时,明明心里没底,还得对着老板说 “放心交给我”。

导演太懂怎么用笑声裹着现实的刺了。那些让我们笑到拍腿的荒诞,说到底都是打工人的日常:为了碎银几两硬撑的体面,被甲方折磨到妥协的无奈,靠 “摸鱼” 和 “自嘲” 熬过的难。

笑着笑着就懂了,这哪是小妖怪的闹剧,分明是我们每个人的职场生存图鉴。

二、明知赢不了还敢冲,这才是小人物的 “燃”

上美影的 “燃”,从来都不是飞天遁地的神通,而是藏在骨头里的犟。

电影最让人攥紧拳头的,是小雷音寺那场戏。

谁都知道,这里是《西游记》里连孙悟空都栽跟头的地方 —— 黄眉怪拿人种袋收了天兵天将,最后还得弥勒佛来收拾残局。

可四个连像样法器都没有的小妖,偏要在这里对上黄眉大王。

豹子精早就把残酷戳破了:“孙悟空 500 年前就认识如来,猪八戒是天蓬元帅转世,你以为谁都能取经?”

言下之意,西天取经本就是 “顶层项目”,参与者非富即贵,连黄眉怪都是弥勒佛的童子,四个没背景的小妖,不过是权力游戏里的 NPC。

黄眉大王甚至递来 “招安令”:“跟着我当四大金刚,照样能吃唐僧肉。” 换作谁都会动心吧?就像现实里,一份稳定的 “铁饭碗” 摆在面前,谁还愿意为虚无缥缈的 “理想” 拼得头破血流?

小猪妖和蛤蟆精差点就点头了。可偏偏是最社恐的猩猩大圣红了眼:“他… 他们要吃… 吃小孩!” 一句话磕磕绊绊,却像惊雷炸醒了所有人。

于是,最 “不自量力” 的一幕出现了:没有救兵,没有法宝,只有四只小妖攥紧拳头,迎着黄眉大王的千军万马冲上去。

小猪妖披上村民送的 “降妖除魔” 锦旗当铠甲,猩猩大圣憋红了脸喊出 “我不是妖怪,是齐天大圣”,黄鼠狼和蛤蟆精扛起捡来的木棍当武器。

他们甚至凑出个一辈子只能用一次的大招,名字土得掉渣:“野猪猩猩黄鼠狼蛤蟆拳”。

结果呢?当然没赢。

四妖修为散尽,打回原形,连名字都没留下。黄眉大王转头就被弥勒佛赐了新法器,继续执行 “八十一难” KPI,仿佛他们的抗争从未发生。

可影院里的掌声却在这时响了起来。因为我们都看懂了:这哪是输了?他们救下了那对童男童女,村里的破庙里多了四座模糊的塑像,孙悟空路过时,悄悄留下了四片毫毛 —— 那是给 “无名者” 的勋章。

就像现实里的我们,加班改的方案可能被毙,攒了半年的项目可能黄了,拼尽全力也没能成为别人眼中的 “成功人士”。可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本身就是 “赢” 啊。

三、戳中年轻人的,从来不是逆袭,是 “认了还敢拼”

电影里有段戏,看哭了全场的年轻人。

小猪妖逃出纳凉洞时,撞见来送被子的母亲。“洞里伙食好吗?”“大王器重你不?”“实在不行就回家,娘给你留着红薯干。” 母亲的每句话都像从老家打来的电话,絮絮叨叨里全是牵挂。

小猪妖攥着母亲塞的饼,没说自己被赶出来的事,只闷头道:“娘,我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这句话一出口,后排有个姑娘的抽泣声特别清晰。我们不都这样吗?背着父母的期待闯世界,受了委屈往肚子里咽,明明知道 “浪浪山” 外还有 “万重山”,却还是想试试 “自己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正是《浪浪山小妖怪》最戳人的地方:它没给 “逆袭” 的童话,只给了 “认清现实还敢拼” 的答案。

就像黄鼠狼精,从话痨到沉默,挑着担子走在取经路上时,肩上的 “班味儿” 越来越重,可眼神里的光没灭;像蛤蟆精,总念叨 “我二舅说了”,却在最后关头,把袈裟披给了受冻的小孩。

他们没成为真的唐僧师徒,却在这条路上,活成了比 “真经” 更珍贵的自己。

有人说它不如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深刻,可我觉得,它更懂这届年轻人的迷茫。

宫崎骏藏起答案让我们找,上美影却直接把答案摊开:“努力可能换不来功成名就,但路上的善意、成长和勇气,都是你的。”

就像电影结尾,字幕缓缓升起:“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

散场的年轻人对着屏幕拍了照,都在聊 “你最近那座浪浪山,打算怎么翻?”

走出影院时,侄子还在问我:“叔叔,他们最后成大圣了吗?”

或许这就是《浪浪山小妖怪》最珍贵的地方:它让我们明白,不是只有成为 “大人物” 才算赢。

那些没被记住名字的坚持,那些明知徒劳还敢往前冲的瞬间,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勇气,早已在生命里刻下了 “活过” 的痕迹。

毕竟啊,这世上最多的不是齐天大圣,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妖怪。可那又怎样?就算翻不过浪浪山,我们闯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来源:牧绅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