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香港的颁奖礼后台,17岁的张含韵攥着裙摆站在角落。刚出道不久的她带着未脱的青涩,在星光熠熠的场子里像株怯生生的幼苗。这时有人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回头是刘德华温和的笑:"一起走?" 那把伸向她的手,成了记忆里最暖的光。彼时张含韵刚被李小玲签下,而这位与
2006年香港的颁奖礼后台,17岁的张含韵攥着裙摆站在角落。刚出道不久的她带着未脱的青涩,在星光熠熠的场子里像株怯生生的幼苗。这时有人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回头是刘德华温和的笑:"一起走?" 那把伸向她的手,成了记忆里最暖的光。彼时张含韵刚被李小玲签下,而这位与刘德华合作三十年的经纪人,让这份关照多了层自然的熟稔。红毯上,刘德华刻意放缓脚步配合她的节奏,镜头扫过时,他始终微微侧着身,把更多画面留给身边的新人。 命运的浪头来得猝不及防。2008年,李小玲的公司难以为继,张含韵一夜之间没了舞台。她把自己锁在家里,焦虑像藤蔓缠得人喘不过气,体重悄悄涨到120斤,镜子里的自己陌生又沮丧。 "要不要试试演戏?"电话那头,刘德华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沉稳。这句话像把钥匙,撬开了她紧闭的门。2011年,张含韵背着书包走进中国戏剧学院,从台词、形体重新学起,把低谷期的迷茫,都酿成了教室里的汗水。 后来刘德华监制《初恋未满》,特意让人给她递去试镜邀请。试镜室里,她把几年的沉淀揉进角色,眼里的倔强与柔软,让导演当即拍板:"就是她了。"影片上映那天,她站在首映礼台上,终于不再是躲在角落的新人。 有人说刘德华的风度是锦上添花,可对那时的张含韵而言,是寒冬里递来的炭火,是迷路时亮起的灯。他从不用"提携"的姿态俯视,只用平等的善意托一把,剩下的路,让她自己踏实地走。这份分寸里的温暖,或许正是演艺圈最动人的传承。
来源:程瞄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