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600万人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掀起观影热潮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8:13 2

摘要:夫子庙的秦淮河、中华门的城墙,这些南京地标在银幕上晃过时,全场南京观众集体倒吸凉气。彩蛋里现代南京的航拍镜头一出,后排几个姑娘直接哭出声。这片子狠就狠在专挑本地人的记忆神经戳,城门谣一响,多少老南京汗毛都竖起来了。

《南京照相馆》上映八天狂揽12.8亿票房,3600万观众挤爆影院。

这部没有流量明星的战争题材电影,愣是把暑期档搅得天翻地覆。

南京本地的幸福蓝海影城排片表上,这片子每小时一场,周末场次上座率直接飙到八成。

91岁的陈老爷子带着儿孙三代人来看片,散场时眼眶通红。

"当年从南京逃难到皖南,回来就看到满城惨状。"老人说话时手都在抖。影院经理透露,工作日白天场次全被单位包圆,观众席上抽泣声就没停过。

夫子庙的秦淮河、中华门的城墙,这些南京地标在银幕上晃过时,全场南京观众集体倒吸凉气。彩蛋里现代南京的航拍镜头一出,后排几个姑娘直接哭出声。这片子狠就狠在专挑本地人的记忆神经戳,城门谣一响,多少老南京汗毛都竖起来了。

镇江扬州来的旅行团举着小旗子组团观影,散场时有个大叔蹲在消防通道连抽三根烟。"小日本那些罪证照片,居然是个开照相馆的冒死藏下来的。"他掐烟头的动作特别用力,"现在满大街网红店,谁还记得这些事?"

网上吵得最凶的是该不该带孩子看。点赞最高的评论来自个中学历史老师:"五年级学生问我为什么日军要杀人,我答不上来。这片子里照相馆老板最开始也只想活命,最后却敢拼命,这才是活教材。"反对声也不少,有人说镜头太血腥会吓着孩子,结果被怼"真实历史比电影残忍百倍"。

影院经理赵威发现个有趣现象:年轻观众反而哭得最凶。有个染紫头发的小姑娘,片尾字幕都放完了还坐在位置上抹眼泪。"现在小孩刷短视频看甜宠剧,突然看到这种真实的人性挣扎,冲击力太大了。"

这片子能爆还有个关键原因:江苏省发了3000万观影消费券。学生证能打折,社区还组织老党员集体观影。政策助攻加上口口相传,票房就像滚雪球。最新消息是这片子已经申报了金鸡奖,评委组专门派人来南京做了市场调研。

微博上有个话题#南京照相馆后遗症#阅读量破两亿。最火的帖子是张对比图:电影里1937年的中华门和现在车水马龙的同一地点。热评第一写道:"我爷说当年城墙上都是弹孔,现在游客在上面拍婚纱照。"配了个大哭的表情。

这片子的摄影师接受采访时透露,为还原老南京街景,剧组在六合搭了条实景街。所有商铺招牌都按史料复刻,连当时流行的香烟广告都1:1重制。有个细节是主角的照相馆橱窗里,故意放了张模糊的合影,其实暗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

争议最大的桥段是主角烧毁罪证照片的戏。导演在路演时解释:"普通人面对枪口时的恐惧是真实的,后来的觉醒才更有力量。"这个处理在网上掀起论战,有人觉得不够"燃",更多观众认为这才是人性真相。

现在南京各大影院出现个新现象:很多观众看完电影直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工作人员说最近参观人数涨了三成,预约系统都挤爆了。有家长牵着孩子站在"万人坑"遗址前,把电影里的情节指给孩子看。

这片子的后劲比想象中还大。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很多老照片,都是家里长辈年轻时候在南京拍的。有个95后程序员把爷爷1946年在夫子庙的合影修成高清版,配文"如果当时有彩色胶片该多好",点赞瞬间破万。

票房数字还在往上窜,业内预测最终能冲20亿。有意思的是同期上映的几部商业片排片量开始下调,有影院经理直言:"观众用脚投票,我们只能跟着改排片。"看来这个夏天,电影市场要变天了。

当商业片都在拼特效比流量时,一部讲人性的战争片杀出重围。3600万张电影票背后,是3600万次对历史的凝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电影能改变什么?或者更残酷地问:我们真需要被改变吗?

来源:神秘高山6o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