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伙自费,请人为《731》创作歌曲,句句戳心,日本网友破防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7:47 2

摘要:兜兜转转,电影《731》终于定档9月18日,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背书,有亿万热血国人的鼎力支持,《731》注定会在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兜兜转转,电影《731》终于定档9月18日,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背书,有亿万热血国人的鼎力支持,《731》注定会在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其实,在《731》真正定档之前,这部电影就在全球各大社交媒体引发过一场舆论风暴,尤其日本网友最为破防。

值得一提的是,在《731》网传上映日前夕,有个荷兰小伙干了一件事,直接让全网沸腾了。

他叫桑德,在中国生活了整整20年,6岁就来了,前两年才回荷兰,这哥们是个中国通,内蒙古女婿,账号名叫“桑德在欧洲”,平时就爱发中外文化碰撞的内容。

7月底那会儿,他默默掏了800美元(约5700块人民币),请了个英国歌手Tim Moyo,写了首关于731部队罪行的英文歌。

目前,该视频的点赞已经超过1430万,评论超81万,收藏超149万,转弯超274万,爆得彻彻底底。

桑德找的英国歌手Tim Moyo,一开始压根不知道731部队是啥。

但桑德没急着解释,就扔给他一句:“你自己去查资料。”

结果一查,这英国歌手吓懵了,直呼“不敢相信是真的”,他把自己关进录音室憋了一周,最后交出一首只有19句歌词的歌,句句扎心。

最绝的是结尾那句:“当他们唤出我的数字,我将沉入无声的深渊。”

受害者连名字都不配有,只剩冷冰冰的编号,命如草芥,这词写得句句扎心。

歌曲一放出来,弹幕和评论区直接泪崩。

“孩童与妻子,永远停留在那个年纪”,唱的是实验中被虐杀的孩子和孕妇。

“他们研究我的苦难,将人性焚为灰烬”,把活人当实验品的罪行,轻描淡写却寒意刺骨。

桑德自己听的时候,汗毛倒竖,眼泪根本刹不住。

更猛的是,桑德后来又自掏2500英镑(约2.4万人民币)买断版权,免费开放传播,就是要让全世界听见这段历史。

7月30日中午发歌,48小时不到,播放量狂飙到1198万,火速杀上多国音乐榜单。

中国网友刷屏:“勿忘国耻,只有自己强大才有话语权!”

“坚决支持电影《731》上映!我们要的不是电影,是对历史最起码的敬畏!”

最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网友的破防,尤其日本论坛出现大量“这歌是污蔑”“历史早过去了”的狡辩。

但,越跳脚越证明,这歌戳穿了他们试图掩埋的真相。

桑德自掏腰包做这首歌,就是因为看不惯日本乃至欧美课本对731只字不提。

更讽刺的是,当年731部队头目石井四郎把实验数据卖给美国,换了自己活命,如今这些沾着人命的资料,存在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

有人问桑德:“你一荷兰人,管这事图啥?”

他回得干脆:“历史不该被遗忘,更不该被美化。”

这觉悟,比某些装睡的人强太多了。

网传《731》因故临时撤档后,就引发过全网愤怒:“被迫删减了那么多,现在连删减版都不让上?”

反倒桑德花5700块做的歌,比砸几百万的宣传片还好使。

究其原因,不是电影上不了,是有人怕它上。

但真相比电影更残酷:731受害者遗体在零下30度冻成“木头”,被铁棍敲碎;母亲抱着婴儿走进毒气室;活体解剖连麻药都不打……

这些细节,歌里没唱全,却足够掀开黑暗一角,所以电影《731》应该被放出来,让后辈们铭记历史。

一首5700块的英文歌,让“731”三个字在全球热搜上烧了起来,桑德这钱花得值,他证明了历史不是靠回避就能抹掉的。

如果听到歌的年轻人跑去搜“Unit 731是什么”,看完资料回来骂一句:“小日本真不是东西!”

这就够了。

来源:非常先生看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