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哦耶
编辑丨佚名
赵赫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315的晚会却有不少人关注的。
他也是第一个走上315晚会舞台上的央视主持人。
在走下这个舞台之后,他还经常出现在央视的经济栏目.
他靠着一腔正气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但一心为公的他,退休才半年就遗憾离世。
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小就是个活泼的孩子,待人接物都是大大方方的样子。
更难得的是,他嗓子还特别好,说话声音洪亮,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
后来他还挺注意培养这方面的兴趣爱好,通过朗诵也锻炼了自己的口音和说话的节奏。
好像冥冥之中,他就已经和主持这个行当缔结下了深切的缘分。
他的运气其实也还不错,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来招播音员的军方电台。
他靠着出众的实力脱颖而出进入了军营,开启了自己作为播音员的一生。
按照常理,若是他一直在部队发展,以后的前景也还会不错。
但是在军营期间,他却意外得知了一个噩耗,他的父亲离世了,作为一个孝子,他也需要扛起家庭的责任。
于是,他选择复员回到了北京,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整体的市场环境还没有那么开放。
起初他也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只能在铁道部干了一段时间。
幸好这样的磨砺没能打消他的锐气,反而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于主持行业的向往。
后来他好不容易等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招生,才算是彻底挣脱了束缚,成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在校内他也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专业的老师和系统的培养,让他本身的水平直线拔高。
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还是分配工作的,他自己能力不错,成功到了北京电视台当起了主持人。
在台里面他表现挺好的,上级领导也注意到了他的优秀,就连央视都看中了他这个人才。
他也渴求更好的发展,于是便顺理成章的到了央视的经济部当起了主持人,自此之后他就一直在这个单位干,直到自己退休。
他在央视的经济节目里起的作用可不小,因为他不仅主持能力突出,而且本身的编辑能力也相当强。
关键是他敢想敢干,央视在那个年代的经济节目并没有那么受大众关注。
因为当时刚刚市场和舆论开放也没有多久,很多人思维还没转过来,不晓得如何博收视率,还是按照以前那种严肃的方式去讲解经济节目。
这自然没什么人能够看下去,他便在台里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于是后面央视有了热播的《经济半小时》。
他主持的这档节目和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风格相对活泼一些,与观众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最终的播出效果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他作为台前的主持人,不仅代表着这档节目的形象,而且也把握着这档节目的灵魂。
为了让他有更高的自主性,当时上节目的一些话题都是他自己来写的,他这种能力放到今天的央视来看也算是佼佼者。
后续他之所以能够持续维持这档节目的热度,还在于他并不自持身份,更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
他在策划节目的时候,很注重与采编记者的沟通,这样方便他了解节目的细节和内容。
靠着这档节目,他可以说是在央视彻底站稳了脚跟,而后续为了进一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又想着再搞一个315晚会。
刚开始的几届,看起来有些草台班子,撰稿也是他亲自来的,但毫无疑问效果非常好。
他在舞台之上明晃晃地揭露了藏在经济下面的一些毒疮,是真正在为大家干事,自然也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钦佩。
他连续主持了10届315晚会,直到权威性彻底确定之后,他才放手交给其他人去弄。
这种不居功、不自傲的态度也让他在主持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连官方都向他颁发了金话筒奖。
等到年纪大了之后,他在央视负责的工作也更加的综合,还曾经担任过财经频道综合部的主任。
在他退休后的前几年,大众也已经很少在台前见到他,因为他大多是负责一些幕后的工作。
大家都觉得像他这样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的人,退休之后应该过得更加的滋润。
谁从晓离开央视6个月之后,他离世的噩耗就传了出来,有不少人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张泽群发文悼念,敬一丹去现场送别了他,当时都已经哭红了眼。
除了同事,有些粉丝更是闻讯赶来,想送他最后一程,可见他的人品有多好。
他的离去是所有人的遗憾,而还好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东西,315晚会至今还在办。
同时也算给内娱敲响了警钟,他的离世就是最好的例子,让大家知道身体才是本钱。
如果他没有离世,现在说不定也会开通账号,在晚上分享自己的一些日常,毕竟像他的同事张泽群、敬一丹等人都是这样做的。
7月21日,张泽群还更新了最新的视频,发布了自己在国家博物馆里参观的动态。
看他的穿着打扮,就知道那些在央视舞台上面看起来严肃的主持人,在私下里也是一个亲切的普通人。
上身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外面还加了件黑色无袖马甲,看起来很有中式风味。
下身那条宽松的裤子特别的随性,脚踩的黑色鞋子格外百搭,展现出了传统韵味,又没有减少日常的舒适感。
在拍视频的时候,这位老前辈明显没有太多花活,实拍的画面看着有些暗沉。
因为博物馆里光线较弱,甚至连他的脸都有些看不清楚,但从他的举手投足之间,依旧还能够感觉到那种自在和从容。
他在介绍后母戊方鼎的时候,有着对传统文化强烈的热枕。
这样的精气神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的年轻,这或许也就是老一辈艺术家所独有的魅力。
即便如今他已经很少出现在台前,但对生活的热爱却从来没有消减过,所以才会持续分享一些有趣的东西。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三旬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