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音就那么从人群里撕出来,对着要开动的灵车,什么体面,什么规矩,这时候都没了,就只剩下儿子送父亲。他整个人都要靠人架着才能站住,引灵幡都快拿不稳了,之前一直强撑着吧?最后还是没绷住。
天津殡仪馆,杨少华老爷子的最后一程。
那一声“爸爸”……是杨威喊的。
声音就那么从人群里撕出来,对着要开动的灵车,什么体面,什么规矩,这时候都没了,就只剩下儿子送父亲。他整个人都要靠人架着才能站住,引灵幡都快拿不稳了,之前一直强撑着吧?最后还是没绷住。
杨议捧着骨灰盒,他倒是稳。
一步一步,走得不快不慢,就是眼睛不行,肿着,通红。一看就是没少哭,只是人前忍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可那股劲儿,在场的人都能感觉到,沉甸甸的。
他前妻也来了。
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在送行的人里面,过去的事谁还提呢?人走了,能来送一程,这份情就算到了。
棺木是四个人抬出来的,壮实的汉子,走得特别稳。这就是讲究!老派人看重这个,一生最后的场面,要周全。
棺木上灵车那一刻,亲属那边齐刷刷跪下一片。
没有声音。
就是跪着,看着。这种送别,比哭声什么的,要重得多。
九十四岁,都说是“喜丧”。
按理说,不该那么悲伤,应该热闹,冲冲丧事的冷清。可这是哪门子的道理?道理是给外人听的,给自己宽心的。真到了骨肉分离这关头,什么喜丧,都挡不住心里的难受。杨威那一声哭,把所有人的眼泪都带出来了,好多旁边看着的人,也跟着掉眼泪。
老爷子晚年身体情况一直反反复复,三天两头就得去医院。
这回是真的走了。
曲艺界来了不少人,天津的,北京的,能来的基本都来了。这份人缘,一辈子攒下来的,不是假的。
老天津卫的规矩多,“婚丧嫁娶”是天大的事。
怎么抬棺,怎么送行,都有说法。
这场丧礼,处处都能看到“周全”两个字。
这也是对老爷子一生的一个交代吧。
人活着要脸面,走了也要体面。
那份肃穆,那份跪拜,就是天津人表达敬意的方式,很直接,也很重。
现场其实很安静,除了杨威最后那一声,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些低低的啜泣声。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杨议的沉稳,杨威的崩溃……都是真的。
一个把悲伤扛在肩上,一个把悲伤喊了出来。
没法说谁对谁错,到了这种时候,人的反应都是本能。
那口棺木,看着就很有分量。
抬的人,送的人,都用尽了力气。
这大概就是最后的告别了。
来源:灵巧冰淇淋1OaY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