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日,一个让无数影迷心碎的消息传来——《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老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朋友圈里一片哀悼之声,网友们纷纷感慨"佛祖归位了"。
8月2日,一个让无数影迷心碎的消息传来——《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老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朋友圈里一片哀悼之声,网友们纷纷感慨"佛祖归位了"。
提到朱龙广,大多数人第一反应肯定是那个金光闪闪、慈眉善目的如来佛祖,毕竟这个角色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可能会让你惊讶的事实:在朱龙广的演艺生涯中,如来佛祖只能排第二,真正让他封神的角色,是《地道战》里的高传宝!
如来佛祖:一个角色引发的"国际事件"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如来佛祖。1986版《西游记》中,朱龙广塑造的如来佛祖形象可谓空前绝后——圆润饱满的面庞、慈祥中带着威严的眼神、浑厚有力的声音,简直就是从佛经里走出来的活菩萨。
这个角色到底有多深入人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甚至引发过"国际事件"。朱龙广曾在采访中透露,泰国的佛牌上居然刻着他的头像,泰国商贩见到他时直接跪地就拜,搞得他哭笑不得。
更夸张的是,尼泊尔方面曾"挖墙脚",希望他能改国籍——在他们看来,朱龙广就是佛祖本尊!这事甚至惊动了我国外交部,不得不出来澄清"这只是演员扮演的角色"。
高传宝:一个被年轻人遗忘的经典
但今天我要为年轻观众补一课——在60后、70后心中,朱龙广最经典的角色不是如来佛祖,而是《地道战》中那个智勇双全的民兵队长高传宝。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如来佛祖让朱龙广家喻户晓,但高传宝才是他的艺术巅峰。
1965年的电影《地道战》堪称中国战争片的里程碑,而朱龙广饰演的高传宝则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那个年代没有特效加持,没有流量炒作,演员全凭真本事吃饭。
朱龙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直接"下沉"到河北冉庄——地道战的真实发生地,在零下十几度的地道里摸爬滚打,与当年的老民兵同吃同住,听他们讲述抗战故事。
最拼的是,拍摄期间朱龙广腿骨裂了,医生建议休息,他却咬着牙让医生简单缝合后就继续拍摄。用他的话说:"戏比命金贵。"这种职业精神,放在今天绝对能上热搜。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角色的文化穿透力
高传宝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朱龙广的演技,更因为这个角色承载的文化记忆。片中那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的台词,成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我敢打赌,现在40岁以上的读者看到这句话,脑子里已经自动播放出朱龙广的声音了。
电影结尾处,高传宝一把揪起日军山田队长的衣领,让他"睁开狗眼看看"人民群众排山倒海般的力量,这个镜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富感染力的画面之一。
朱龙广演绎的高传宝,既有农民的朴实,又有军事指挥员的智慧,更有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这种多维度的塑造,比单一的神佛形象更具艺术挑战性。
从"土八路"到"如来佛祖"的戏剧人生
朱龙广的演艺生涯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戏剧。从艺术学院毕业后,他本可以走"偶像路线"——年轻时的朱龙广浓眉大眼,是标准的美男子。
但他偏偏选择了最"土"的角色。直到1986年,《西游记》导演杨洁慧眼识珠,发现了这位"土味演员"身上的佛性。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正确——朱龙广的如来佛祖既有神性的庄严,又有人性的温度,完美诠释了"相由心生"的佛教理念。
最后
86年的人生,朱龙广留下的角色不算多,但每个都掷地有声。高传宝和如来佛祖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角色,恰好诠释了他作为演员的广度——既能扎根泥土,又能仰望星空。
对老一辈观众来说,提起朱龙广,首先想到的是地道里机智勇敢的高传宝;对年轻观众而言,则是莲花座上宝相庄严的如来佛祖。这种跨越时代的认同,恰恰证明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生命力。
所以,当我们在悼念朱龙广老师时,不妨重温一下《地道战》——那里有一个比如来佛祖更"接地气"的朱龙广。
毕竟,能让观众记住一个角色已属不易,而能让两代观众记住两个截然不同的经典角色,这样的演员,值得我们用最长的篇幅来铭记。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