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姜红军被抓,孙飞为什么一点也不慌?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7-07 04:30 1

摘要:他那种镇定,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被系统豢养出来的盲目安全感,一步步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看完《以法之名》里姜红军被带走那段,我琢磨了半天孙飞的反应。

我以为他接到姜红军老婆的电话,会第一时间跑路。

可这人居然还能稳得住,甚至四处找人周旋。

说实话,他迷惑了我。

从之前的剧情来看,他不像是个这么稳得住的人。

后来,我才想明白,这种“临危不乱”背后,不是什么胆识过人。

而是,人性在权力庇护下滋生出的致命错觉。

他那种镇定,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被系统豢养出来的盲目安全感,一步步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权力幻觉:他以为“上面有人”就能兜住一切

孙飞能在东平公安系统横行十几年,底气离不开政法委书记兰景茗这座靠山。

哪怕,姜红军被异地控制的事实摆在面前,孙飞第一反应仍是“找兰书记疏通”。

在他心里,兰景茗就是一张万能护身符。

这种依赖不是凭空来的,而是长期默契的“保护伞”模式。

兰景茗虽未直接参与犯罪,却默许孙飞替陈胜龙集团“擦屁股”,甚至多次在关键场合力挺他。

比如,柳韵低价买天龙集团房产被兰景茗叫停,表面是“避嫌”,其实是不想这层保护关系网暴露。

孙飞对体制漏洞,有一种盲目信任。

他深信“异地办案”也能靠人情网化解,毕竟过去十几年,东平的黑警链条从未被真正撼动。

他去找局长许言午试探时,还指望对方动用关系捞人,完全没意识到许言午早就在等清算的时机。

习惯了权力,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

孙飞忘了,矿难涉及十几条人命,是连市委书记都亲临现场的大案。

这种量级的灾难,早已超出兰景茗能控制的范畴。

孙飞知道姜红军出事,心里第一时间赌的是对方不敢“鱼死网破”。

他对姜红军的“忠诚”有扭曲的自信,这源于共犯结构的心理依赖。

姜红军受贿的320万现金和28块金条,大部分来自孙飞分赃;

万川矿难善后更是两人合谋。

姜红军若供出孙飞,等于自认主犯,量刑更重。

孙飞吃准了这点,才会对姜妻放话“我想办法捞人”。

可他,低估了人性的求生欲。

孙飞以为姜红军会扛住审讯,却忘了人在绝境下的本能是自保。

当专案组出示矿难现场视频和赃物时,姜红军瞬间崩溃,直接就供出了孙飞。

共犯的信任,在铁证面前不堪一击。

黑恶势力的同盟本质是“分赃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所谓的兄弟情义立刻沦为互相撕咬的筹码。

孙飞高估了姜红军的“义气”,却低估了他对牢狱的恐惧。

仔细看孙飞的反应,其实藏着外强中干的表演。

他先跪求许言午未果,又硬闯兰景茗办公室,表面是搬救兵,其实是想验证自己的“价值”。

当兰景茗冷脸暗示他“自己做出选择”(潜台词:自首或自杀)时,孙飞眼神瞬间灰败。

那一刻,他才真正慌了。

直到最后,孙飞还幻想“弃车保帅”。

自己扛下所有罪,换兰景茗保全他的家人。

可他没看懂兰景茗的冷酷。

她连亲侄女柳韵被陈胜龙胁迫时都选择切割,何况他这颗棋子?

孙飞的“不慌”,更像溺水者的扑腾。

他越是四处奔走,越暴露内心的恐惧。

真正冷静的人,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抛弃自己的人身上。

孙飞的蠢,是保护伞养出来的。

他派姜红军在矿场中单独行动,却不安排望风,实在不应该是一个分局局长的智商。

但这种蠢,恰恰是系统的产物。

长期的特权,腐蚀了他的判断力。

孙飞习惯用警服和关系网解决问题,连矿难这种惊天大案都敢只派一个亲信去“修补”现场。

他忘了,特权只能在暗处生效,阳光下一切罪恶无所遁形。

他防住了专案组,却没想到矿工老伯会暗中录下姜红军的罪证。

底层人的求生智慧,成了压垮黑警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腐败系统会筛选出“适配的蠢人”。

孙飞能上位,正因他够贪婪又不够聪明,方便操控又容易抛弃。

孙飞看似镇定的每一步,其实都在加速坠落。

他信兰景茗,却不知对方早已将他标价出售;

他赌姜红军忠诚,却不懂绝境中人只求自保;

他迷信权力,却看不见矿难中那个举着手机颤抖录视频的老矿工,才是真正能审判他的人。

当所有幻觉破灭,他站在审讯室那刻才会

明白:保护伞遮不住人命染红的天空,而“上面有人”的承诺,不过是权力游戏里最毒的麻醉剂。

来源:米柴视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