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当听说《无名之辈》时隔七年要出续集时,我的DNA瞬间疯狂跳动。想当年,第一部凭借荒诞又真实的剧情,把小人物的无奈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多少人被戳中泪点。点映阶段那铺天盖地的好评,更是让我满心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一部国产神作在向我招手。结果,看完电
家人们,谁懂啊!当听说《无名之辈》时隔七年要出续集时,我的DNA瞬间疯狂跳动。想当年,第一部凭借荒诞又真实的剧情,把小人物的无奈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多少人被戳中泪点。点映阶段那铺天盖地的好评,更是让我满心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一部国产神作在向我招手。结果,看完电影的我,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整个人都麻了——这哪是什么续集,分明是“大型诈骗现场”
原本以为,续集能延续第一部的精髓,在荒诞喜剧的基础上,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可谁能想到,剧情直接放飞自我,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到离谱的远方。人物的行为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仿佛集体被“降智”。上一秒还在一本正经搞事业,下一秒突然就开始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铺垫和过渡。我坐在电影院里,表情从期待变成疑惑,最后直接变成了“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包
再说这笑点,简直是尬出天际。编剧仿佛陷入了“只要够夸张就能好笑”的误区,强行插入各种无厘头的桥段,结果适得其反。那些自以为是的幽默,不仅没有让观众捧腹大笑,反而让人如坐针毡,恨不得掏出手机刷一刷,逃避这尴尬的氛围。原本期待的“笑中带泪”,最后只剩下尴尬的笑和满心的无奈
还有那人物塑造,和第一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第一部里,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无奈与坚持。而在续集中,人物就像一个个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他们的性格前后矛盾,成长线模糊不清,完全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我甚至开始怀疑,这真的是同一批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吗
最让人无语的是,电影还打着“情怀牌”,不断地cue第一部的情节和人物。本以为这是对老观众的福利,结果却成了消费情怀的手段。那些生硬的回忆片段,不仅没有勾起我的感动,反而让我觉得像是在强行煽情。就好比一道已经凉透的菜,硬要加热端上来,不仅没了原来的味道,还让人倒胃口
走出电影院,我看着天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曾经对这部续集的期待有多高,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原本以为能见证一部国产佳作的诞生,结果却成了“无名大冤种”。看来,以后对于那些被吹上天的国产大片,真的要保持警惕,不能轻易被营销和情怀蒙蔽了双眼。毕竟,在电影市场里,“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有时候真的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啊! 。 ? 。 。 !
来源:建哥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