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恶!一男主播不断举报电影《731》,声称:冤冤相报何时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07:16 2

摘要:这个日子选得意味深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2025年8月3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罕见同步官宣——历史巨制《731》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


这个日子选得意味深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94年后,这部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电影选择同一天上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真相的坚守。

导演赵林山为了这部电影可谓倾家荡产——抵押房产、让儿子退学,带着团队远赴日本取证11年,查阅了美国解密的8000页731部队报告及423小时供述影像。

影片1:1还原了1940年细菌工厂的平面图,在哈尔滨零下30度的严寒中实景拍摄,演员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人更是零片酬出演。片尾原本设计滚动播放3513名实名受害者名单,这些名字都是从历史档案中一个个找回来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电影,上映之路却充满波折。原定2023年7月31日上映,后改至2023年9月18日,又调整到2025年7月31日预映,最终才敲定2025年9月18日。每一次延期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阻挠。

180万条举报从何而来?东京IP浮出水面

就在7月31日原定"全球预映"前,网络上突然爆发了针对《731》的举报潮。数据显示,影片遭遇超过180万条投诉,理由大多是"画面太血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乍一看,似乎是一群忧心忡忡的家长在保护孩子,但技术分析却揭开了令人震惊的真相——60%的举报IP集中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那里正是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总部所在地。

更诡异的是,这些举报文案与日本外务省的抗议声明措辞高度雷同,部分国内账号甚至通过非法VPN伪装日本IP参与举报。

日本政府的施压早已不是秘密。半年来,日本外务省递交了23次外交抗议,要求将片名改为"旧日军防疫部队",删减70%的"反人类罪行"镜头,甚至威胁召回驻华大使。

这种赤裸裸的干预,与日本对待《奥本海默》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被日方要求增加广岛核爆的血腥画面,以强化"受害者叙事"。双标玩得如此熟练,不愧是"躬匠精神"的传承者。

"冤冤相报何时了"?某男主播的荒唐表演

在众多举报者中,有一位男主播格外活跃。他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声称自己"坚持不懈地举报"导致《731》未能如期上映,并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说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视频中,这位平常解说热点事件的小网红一脸得意,仿佛自己阻止了一场"不必要的仇恨"。

很快,网友就扒出了这位男主播的真实面目——一个靠蹭热点博眼球的三流主播。他之前的视频内容多是跟风炒作,这次瞄准《731》的热度,无非是想再收割一波流量。

更可笑的是,当网友深挖后发现,他所谓的"举报"根本就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猫眼问答区实际的抵制留言只有几十条,与网传的"百万举报"相去甚远。

这位男主播的逻辑堪称荒谬绝伦:"你可以让《731》电影绕开孩子,但731当年绕开孩子了吗?"

评论区一位网友的反问一针见血。731部队的暴行中,有大量针对妇女儿童的活体实验,包括母婴解剖、冻伤测试等。历史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装聋作哑而改变,那些躺在实验台上的同胞更没有选择"不看"的权利。

从《黑太阳731》到今日:我们为何必须记住

1988年,香港导演牟敦芾拍摄的《黑太阳731》因揭露日军活体实验的残酷真相被列为三级片。37年后,当内地《731》遭遇撤档风波时,香港却高调宣布重映这部禁片。

有香港网友嘲讽道:"1988年殖民时期敢拍的真相,2025年反而见不得光?"这种时空错位的对比,让人不禁思考: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哈尔滨731遗址陈列馆的调查数据显示,80%的00后参观者不知道"马路大"是什么意思——这个日语词汇意为"圆木",是731部队对活体实验受害者的代号。

当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知出现断层时,日本右翼却在系统性地否认罪行,在教科书中将731部队美化为"防疫给水部队",甚至拒绝调查东京新宿区现身的百具人骨遗骸。

导演赵林山在哈尔滨试映场哽咽道:"我们拍的不是电影,是给30万亡魂的遗书。"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焚尸炉烟囱——那是731部队销毁罪证的出口。滚动字幕浮现:"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此刻,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直面。


9月18日,我们影院见

如今,《731》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定档9月18日。央视等官媒的背书,意味着这部电影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猫眼和淘票票平台"想看"人数合计超过594万,创下2025年暑期档纪录。无数网友自发呼吁"带子女观看,直面真相"。

那些举报者、那些叫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终究没能阻挡历史的车轮。正如影片结尾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词:"你若记得,我便活过。"9月18日,当防空警报响起时,我们不仅是观众,更是历史的证人。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