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后,他还极具前瞻性地布局品牌保护,注册七百多个商标,涵盖多领域。
文|小雨淅淅
编辑|司徒夜
释永信的塌房,不仅牵扯了多位女星,还让许多人的信仰就此崩塌。
从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到墙倒众人推的“佛门败类”。
这场闹剧不仅冲击着佛教领域,更在社会各界泛起层层涟漪。
现如今,伴随着他的风波不断发酵,他身上的3大谜团也该解开了。
16 岁就出家的释永信,在少林寺呆了将近44年。
在这段漫长岁月里,他成就卓著。
在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院、武僧团后,他带着少林功夫走出了国门。
1995年,在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他筹备并主持了庆典。
让大众对少林寺有了新的了解。
随后,他还极具前瞻性地布局品牌保护,注册七百多个商标,涵盖多领域。
还创办了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寺网站、德国少林文化中心、少林影视公司等。
扩张少林商业版图的同时,他还将少林素饼、禅茶远销多国,使得少林药局产品销售额亮眼。
同时,他积极组织整理典籍、开展文化交流,让少林文化在全球声名远扬。
还以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的名义,呼吁爱心人士可以多多行善。
从以上的这些成就来看,释永信的确将少林寺这块招牌成功推向了世界舞台。
还让“少林寺”三个字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符号。
然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11年起,释永信多次被举报海外存款30亿美元、包养北大女生、私生女等问题。
但最终,官方以诽谤为由,声称举报信息是对释永信方丈恶意编造的侮辱。
直到2025年7月26日,突然爆出了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
与此同时,释永信的账号也在那一天停止了更新。
由于事情并未明了,多个官方以不知情为由拒绝回应。
7月27日,少林寺正式发布了情况通报。
声明显示,释永信因挪用寺院资产,涉嫌刑事犯罪。
还因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严重违反了佛教戒律。
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也发布了对释永信戒牒予以注销的公告。
在多个官方接连发布公告后,释永信的过往彻底兜不住了。
连带着还牵连了多位女星。
率先被爆出和释永信有关联的,便是主持人李湘。
2008年,李湘转型为制片人。
当时的释永信,是个极其正面的人物。
因此,李湘带着团队对他进行了采访。
不过,由于过于娱乐化的着装与庄严的寺庙并不相符,致使李湘遭到了不少观众的吐槽。
但除了着装问题外,李湘在采访中提到的“7位妙龄女子住到了少林寺”这一事,才是舆论的焦点。
当时,释永信在听完后停顿了几秒,随即说道:“你说的事情我还不知道。”
现如今再看,当年的访问早已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访谈过后,释永信对李湘行了一个“吻手礼”。
时隔17年,在释永信翻车之后,这张照片成了李湘被热议的原因之一。
而与释永信合照过的刘芳菲,也成了被牵连的女星之一。
不过,刘芳菲并未像李湘那般沉默。
而是及时发文澄清,称合照只是工作结束后的合影。
但杨澜的被牵连,属实是场无妄之灾。
在释永信风波发生后,不少人看这张合照会觉得释永信的眼神有些不怀好意。
于是便将杨澜也推到了舆论中。
而曾经参演过《妈祖》的刘涛,因为曾经透露过信佛一事,也被扯到了释永信这场舆论中。
尤其是宋祖德还爆料了有很多女明星曾找释永信开过光。
致使刘涛名誉严重受损。
然而,这些毫无根据地关联与爆料,无疑是对刘涛、杨澜等人的恶意中伤。
或许,释永信身上的3大谜团该解开了。
谜团一便是资金挪用与侵占这一问题。
虽然官方已经针对这一问题做了通报,但从过往报道来看,释永信早在2011年就被举报过。
当时,网传的是他在海外至少有30亿美元存款。
虽说存款一事未得到证实,但无风不起浪。
2014年,释永信还因门票分成款一案起诉了当地政府部门。
要求支付5000万元的门票分成款和200多万元支付违约金。
对于佛门中人因钱起诉一事,释永信称寺庙需要用门票收入来维系寺庙修建以及佛事活动等。
到了2015年,释永信在澳洲投资了3.6亿元用于建设综合项目。
但资金来源和分配并未正式公开过。
所以,释永信在这些年里究竟从商业活动中获利多少,是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而通报的“挪用侵占项目资金”,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谜团二便是他的个人作风问题。
与多位女子有染以及私生子一事,同样早在2011年和2015年就被爆出过。
但最终,这些举报皆以无中生有等理由被否认。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私生活一事,直接被官方通报实锤。
只不过,究竟是哪些女子,以及孩子都在何处,并未说明。
因此,在网络议论纷纷之时,台湾女星Amy无辜躺枪,成了释永信的网传情人。
在被舆论围攻之时,Amy的事业受到巨大打击。
尽管她已经发布了律师函,但还是阻止不了漫天飞的谣言。
更值得玩味的是,网传情人“韩某恩”实为释永信收养的弃婴。
其户籍竟是释永信侄子伪造出生证明办理。
这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让戒律破防的真相越发扑朔迷离。
至于谜团三,是最关键且最难切入的一个点。
释永信对少林寺的推广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单凭他一己之力,真的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么?
1998年,释永信在拓展少林寺商业版图时,涉猎了文化、餐饮、影视、药品等多个领域。
光是公司和商标就注册了许多。
而且,线上网店自2015年转型为“文化生活品牌”后,年销售额一度达到2300万元。
释永信创立的武僧团,自全球巡演后,每场演出费用也升至50万美元。
在他被撤销戒牒后,他的师兄释永福依旧手握少林寺的主要职权。
所以说,“方丈换人,实权没动”的这波操作,暴露出少林寺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
或许,释永信事件只是宗教商业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
当释永信的袈裟沾染上资本的尘埃,当千年古刹的钟声混进商业的喧嚣。
这场风波早已超越对一个人的审判。
少林寺的价值,从不在某个人打造的商业帝国。
而在武僧招式里的禅意、在香客叩首时的赤诚。
当信仰成了可量化的资产,当戒律成了可变通的条文,我们该去哪里寻找真正的 “清净地”?
或许答案很简单:千年少林还在,只要香火不断,总有尘埃落定、钟声复归纯粹的那天。
部分参考资料
北京青年报|少林寺回应方丈释永信遭举报:情妇孩子都是无稽之谈
深圳特区报|少林寺起诉政府索门票分成 要求支付5000万元
凤凰网财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来源:司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