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怒批、卖假货、坑害老百姓!这几位明星为捞金毫无底线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4 20:40 1

摘要:以前大家觉得 “德艺双馨” 的老艺术家、“国民信赖” 的主持人都是靠谱的人,可现在这些人却扎堆去推荐理财产品、保健神药,这根本不是正常代言,而是利用大家对他们的信任,有针对性地骗钱。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大家相信的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广告里那张脸,可实际情况是,那张我们看熟了、甚至心里带着敬意的脸,背后可能就藏着算计你的心思。

以前大家觉得 “德艺双馨” 的老艺术家、“国民信赖” 的主持人都是靠谱的人,可现在这些人却扎堆去推荐理财产品、保健神药,这根本不是正常代言,而是利用大家对他们的信任,有针对性地骗钱。

今天不说具体案例,就来揭穿他们光环下的套路,他们靠着公众积累的好感,把不靠谱的东西包装成好产品,一点点消耗大家的信任,这种把信任当工具来赚钱的行为,就是在把大家的信赖一点点毁掉。

潘长江这事说白了就是“劝别人别下水,自己跳得比谁都猛”的典型操作,他第一次在直播间引发关注是劝演员“嘎子哥”谢孟伟别带货,说直播这行水深套路多,年轻人容易被坑。

当时很多人还觉得潘叔挺靠谱,是个负责任的老前辈,网上一片夸他“正能量”,但转头他就开始自己带货,卖的还是白酒,而且卖得特别起劲。

他在直播间里讲得头头是道,说自己和茅台的董事长是熟人,是怎么在饭局上喝趴对方才拿到了“特供价”,这类说法听着唬人,其实核心就一句:我有门路你们信我就买。

很多观众就是冲着他“老艺术家”的身份下单的,觉得他不至于骗人,觉得他能拿到咱普通人买不到的货,但最后被扒出来,这所谓的“特供酒”只是成本几十块的贴牌产品,压根不值那个价。

等事情曝光了,潘长江的反应很快:把视频删了,评论关了,从头到尾没一个正面回应,那些被他带进坑里的消费者,只能自己认倒霉,曾经那个在直播间劝人“看清套路”的长辈形象,一下子塌得干干净净。

这事的关键不是卖酒本身,而是潘长江用自己的名气、用一种“我有内部关系”的口吻,让人放下警惕,他知道观众信他这个“身份”,所以他用身份赚信任、用信任带节奏,最后变成了用信誉换利润。

如果说潘长江靠的是“老艺术家”的权威来带货,那接下来的这波明星,更懂怎么盯准你的心理弱点下手,你越焦虑他们越好赚钱。

先看张国立,他那张“纪晓岚”的脸在不少老人眼里就是“正直”和“可靠”的象征,于是他代言了一款保险产品,打出一句话:“首月只要1.6元”,听起来是不是便宜得不真实?

很多老人想都没想就填了信息,交了银行卡号,觉得张国立不会骗自己,但问题来了,这个“1.6元”只是第一个月,从第二个月开始保费就变成几百元,而且系统默认自动扣款。

不少老人发现钱被悄悄扣走了,打电话问客服,才知道自己被“默默续保”了,想退保流程又复杂得一塌糊涂,这类保险不是不能买,而是它打着“低价”的幌子,把人骗进来。

重点不是保障,而是让你在不清楚规则的情况下被反复扣费,明星的脸就是他们套住你信任的工具。

再看景甜,她代言的是减肥产品,广告说这东西可以“阻断油脂吸收”,不用运动也能瘦,直接说到了很多年轻女性最痛的地方,明星形象光鲜亮丽,一句“我都在用”立刻让无数女孩下单。

可事后检测,这玩意其实就是普通糖果,没有任何减肥效果,很多人钱花了效果没有,身体还出了问题,景甜虽然后来被罚了722万,也发了道歉声明,但那些被骗的人钱也回不来,身体和信任也很难修复。

这类操作比潘长江更高级,他们不是让你相信产品,而是让你觉得“这产品能解决你现在的焦虑”,比如老了没人管,比如身材不满意,他们靠的是你内心的脆弱点赚钱,而不是卖真东西。

卖假酒、假药最多坑你点钱和健康,但P2P爆雷很多人是一辈子的积蓄都没了,最讽刺的是,替这些平台站台的,正是观众最信任的明星。

P2P其实是高风险投资,要让风险承受能力最差的普通人都投进去,很简单:找他们信任的人来代言。

汪涵他是湖南卫视的台柱子,节目里聪明稳重,是不少中老年观众的“理财模板”,于是“爱钱进”就找他来代言。

广告里他说得很实在,什么“稳健收益”“平台安全”,让人听了就放心,很多人就是看他这张脸才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投进去。

胡军是另一类,他演过乔峰,荧幕上是一副讲义气的硬汉形象,他代言的“悟空理财”,广告语就叫“稳如泰山”,观众一看连“乔帮主”都在为它背书,还怕什么?

杜海涛也被平台看中,他没什么“专业形象”,但胜在亲和力强,他给“网利宝”站台,看起来就像在推荐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小投资项目,毫无风险。

结果这些平台最后都崩了,爱钱进涉及用户超百万人、金额超过数百亿,悟空理财、网利宝也都爆雷跑路,投资人血本无归,有人跳楼,有人倾家荡产。

而投资人找这些 “代言人” 时,他们的回应大致一样,汪涵团队说早解约了,胡军工作室说就只是代言,不负责平台经营,杜海涛那边干脆说只是商业合作,不算真正代言。

一句“合同到期”,就想把责任撇清,但问题是受害者不是因为平台有多牛才投钱的,是因为信了这些明星,他们用自己的“可信度”为这些高风险产品引流,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种事不该只靠一纸声明就了结,景甜因为虚假宣传被罚了722万,虽然金额大,但比起动辄几千万的代言费还是太轻,只要翻车成本低于赚的钱,这种事就永远停不下来。

要想改变,靠道德说教没用,得让他们知道:如果你敢收这笔代言费,就必须为结果负责,一次失信就应该彻底封杀,否则下一个爆雷平台还会有下一个“明星代言”。

信任一旦破裂就难恢复,公众人物想赚钱可以,但前提是先守住底线。

来源:来科点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