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了,宿舍里其他女孩早已入睡,18岁的她却委屈落泪。妈妈得知后,温柔地告诉女儿,这不是个事儿,妈妈就是你的朋友。
7月28日,吴艳妮在社交平台上庆祝自己的生日,晒出了艺术照。
美美的照片,吸引了一众网友点赞,也有人批评她“太过爱美”。
面对质疑,她很淡定,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了。
就在这个月,她妈妈参加一个访谈时,说女儿上大学时曾被同学孤立。
"妈,我一个朋友都没有,她们都不理我..."
深夜了,宿舍里其他女孩早已入睡,18岁的她却委屈落泪。妈妈得知后,温柔地告诉女儿,这不是个事儿,妈妈就是你的朋友。
没人能想到,这个曾被同学孤立的四川姑娘,多年后站在了全国最高领奖台上,手握8秒01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田径的新希望。
当全网都在骂她"爱出风头"、"不务正业"时,她竟然越跑越快,一次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多亏了妈妈的支持,她才有今天的成绩。
感恩妈妈,帮女儿走出阴霾
今年母亲节,吴艳妮在社交平台上对妈妈表达了感激。
一路走来,有太多人质疑她,是妈妈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
2015年,刚满18岁的她拖着行李箱走进北京体育大学,对未来充满憧憬。
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不知道为什么,女孩们商量好得一样,没人愿意搭理她。
食堂吃饭,她永远是一个人;训练时,她只能默默站在一旁;甚至连洗澡,她都要等所有人走完才敢进去。
最痛苦的是晚上,当室友们躺在床上聊天、分享零食时,她只能假装睡着,偷偷在被窝里抹眼泪。
有时候想说句话加入她们,但迎来的总是沉默和冷漠的眼神。
终于,在一个夜晚,她再也忍不住了,悄悄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好难受,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我是不是很讨人厌?"
电话那头,妈妈熊艳听着女儿哽咽的声音,心疼得要命。
她没有选择立刻冲到北京,也没有说什么"妈妈帮你出头"的话,而是轻描淡写,说这都不算事儿,妈妈可以当好朋友,每天都煲电话粥。
这句话,让她心理舒服了许多。
妈妈金句,一句话胜过千万句鸡汤
妈妈的回答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却有着大智慧。
妈妈接着对女儿说:"任何可以被轻易破坏的关系,都不叫真正的友谊。"
这番话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她。
是啊,为什么要为了不值得的人而痛苦?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
从那天晚上开始,她变了。不再刻意讨好任何人,不再因为别人的冷漠而自怀疑,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后,她的真诚和坚强打动了一些同学,慢慢地有人开始和她说话,和她一起吃饭。
原来,有时候你越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越容易被你吸引。
这段经历给了她一颗强大的内心。后来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时,她总能想起妈妈的话。
这份淡定,成了她最强的武器。
意外转身,从舞蹈公主到田径飞人
其实,她原本和田径八竿子打不着。
1997年,她出生在四川自贡,小时候学的是舞蹈。
全家希望女儿能成为一个优雅的小公主,将来走舞蹈路线。
2009年,她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100米短跑比赛。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从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小姑娘,竟然一路冲到了终点,夺得了100米冠军!
台下的体校教练看呆了:"这孩子有天赋啊!"
就这样,一个舞蹈女孩误打误撞走上了田径道路。进入四川省田径学校,练了两年短跑后,教练们发现她更适合跨栏。
于是,她被推荐给跨栏教练,成为田径的希望之星。
成名之路,却遭遇网暴风云
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只有成绩才能证明一切。
最开始的几年,她就是个"小透明"。2016年、2017年全国比赛都是季军,媒体报道寥寥无几,粉丝更是没有几个。
201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跑出了13秒17的成绩夺冠,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亚运会冠军成绩。
田径圈开始注意到这个四川姑娘了。
2021年,她先是首破13秒大关跑出12秒98,紧接着又跑出12秒87,创造了该项目2015年以来国内最好成绩。
但成名后的路,比默默无闻时更难走。
2023年,她"火"了——但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争议。
麻花辫、精致妆容、赛前庆祝动作...这些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在网上被无限放大。
"爱出风头"、"花瓶选手"...各种难听的话铺天盖地袭来。
她在亚锦赛和杭州亚运会上接连抢跑被罚下。两次大赛失误,网络暴力达到了顶峰。
"说我好的、说我不好的,都影响不了我的比赛状态。”面对记者,她很淡定。
妈妈之前的教诲就让她明白,有些人注定不会理解你,有些声音根本不值得在意。与其解释,不如用实力说话。
她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后来的成绩越来越好。"她能在网络暴力中站起来,已经很了不起了。"教练说。
这份坚韧,又一次证明了妈妈教育的成功。
有人说她张扬,有人说她勇敢;有人说她爱出风头,有人说她敢做自己。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