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年时期的她一直住在史家胡同51号四合院,如今大门红漆依旧,诉说着名门世家的底蕴。
洪晃的人生,普通人只能远远观望。
童年时期的她一直住在史家胡同51号四合院,如今大门红漆依旧,诉说着名门世家的底蕴。
洪晃曾提及父亲是一位开着奔驰喝着咖啡的富家公子。
而母亲章含之因外公章士钊的身份,与周总理和毛主席结下了深厚渊源。
年少的洪晃常看着外公在自己家会客厅跟各种政界、文化界的名流喝茶聊天。
20世纪70年代,洪晃优越的家境刚好撞上了时代的好政策,12岁时就赴美国留学。
少女时期的洪晃,听摇滚,喜欢嬉皮士,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飙车,自由奔放。
由于家世背景的原因,洪晃从小就接触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里来往的也多是有身份的长辈。
不过,她后来反倒想要远离这种环境,更愿意像普通人那样过着自在随性的生活。
而后来她的选择也验证了这一点。
1977年,16岁的洪晃结束了美国的留学生活回到祖国。
继续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读书。
后来她因为出色的英语能力和留学经历成为了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主持人。
在那个年代,这算是很体面又稳定的一份工作了,但她才做了两年就辞职,再次回美国学习深造。
这时期的洪晃在寻找自己的路上越来越坚定,她讨厌被束缚,一心想要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洪晃便留在美国工作,自身条件的优越和时代的机遇,让洪晃在美国的事业顺风顺水。
可她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只为了能够真正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创办时尚杂志,平时写写作,过着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也正是从事着自己最爱的工作,所以如今64岁的洪晃过着半工作半退休的生活,自得其乐。
她位于京郊的工作室,竟还开辟了一个五六十平的后院,别有一番韵味,洪晃时常约上友人,在院中喝茶聊天,享受悠闲时光。
工作室里设有厨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奶白色的窗帘和靠背椅,散发着慵懒的气息。
这里没有商务场所的那种紧张锐利之气,处处都透着松弛感,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当很多人还在为生活、为养老而焦虑不安时,洪晃却能够边工作边享受生活,真是让人既欣赏又羡慕。
洪晃结了四次婚,这跟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经历了感情的兜兜转转,洪晃也渐渐明白了心里真正想要的感情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旁人看她是京城名媛,又留过洋,总觉得她肯定是个心高气傲的姑娘。
但其实洪晃对感情特别真诚坦荡,她这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装模作样。
洪晃在谈及与陈凯歌的婚姻时,她曾说到那时的陈凯歌“太想成功了”,而自己也还在摸索人生方向,两人在对生活的本质追求上逐渐拉开距离。
其实说到底,就是两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了,价值观不同了,没有达到精神契合。
直到43岁,洪晃因装修房子与室内设计师杨小平相识。
跟杨小平在一起,正好对上了她一直想过“平平淡淡、自由自在”日子的心思。
杨小平的经历跟她以前接触的人完全不一样,没那么多复杂的身份头衔,让她感觉踏实。
而这时候的洪晃,早就过了对外面世界好奇和探索的阶段。
更清楚自己要的不是看起来多般配、多风光,而是两个人在一起的那种轻松、默契。
在和杨小平的结合后,洪晃安于过着普通家庭主妇买菜做饭、接送孩子的日子 。
人人都想用力的活得光鲜,她却享受着平凡日子的舒适自在。
如今洪晃剪着一头齐耳短发,穿着朴实随意,常一个人逛逛、旅行,被路人认出来了,她也毫不尴尬,一脸爽朗的笑容特别接地气。
虽然年轻时她以犀利的言论著称,也曾吐槽自己身上的痞气,但如今年老的洪晃更愿意做一个开心的老太太,她是一个没有内耗的人,活得纯粹而自我。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的那份洒脱随性,在洪晃身上,不过是寻常。
来源:小泡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