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万元超高清转播车沦为摆设!超高清能解决广电生存问题吗?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6-12 19:52 7

摘要:2024年,北京、广东、上海先后启动“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今年,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超高清发展年”,要推动内容、播出、传输、接收、产业全链条升级;目标到今年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等9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覆盖全国。

从高清到超高清:绝佳机遇OR路径错误?

2024年,北京、广东、上海先后启动“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今年,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超高清发展年”,要推动内容、播出、传输、接收、产业全链条升级;目标到今年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等9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覆盖全国。

3月28日,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试播,采用与高清频道同播模式,推出“三大横向节目带+七天垂直节目带”版面,《养生堂》《身边》《档案》等一批受众耳熟能详的节目焕新升级。

广东卫视紧随其后,拟于6月28日增加4K超高清频道播出方式,届时将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超高清播出的省级上星频道。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四川卫视4K超高清频道将于今年9月底正式试播,届时将推出七大主题节目带,实现超高清节目从周一到周日的全覆盖。

大力推进超高清建设,对广电媒体来说是真机遇吗?

从画质来看,高清通常指1920×1080像素(1080P),而超高清为3840×2160像素(4K),分辨率是前者的4倍,能呈现更细腻的细节和更生动的色彩,此外在动作流畅度、明暗层次对比等方面也更加突出。

从节目数据来看,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不仅“播得好”,而且“叫得响”。频道开播后节目收视率、收视份额全线上扬,试播四天后超高清用户比例日均增幅达1个百分点。截至5月20日,融媒体节目《身边》在北京地区的观众忠实度达到66.337%、收视率1.111%。

广东台也将超高清视为广电媒体实现转型升级、重塑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机遇。“超高清是广电媒体绝佳的逆风翻盘的机会。”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广东卫视频道总监黄天文介绍说,广东台现阶段正通过卫视频道节目自制、市场采购、老片修复、合作共制四个维度推进超高清内容建设。

“4K超高清的迭代升级不仅将引领内容产业的代际跃迁,还将带来更清晰、更流畅、更沉浸的视听体验,持续推动优质内容供给、服务升级、传播模式创新。”四川卫视频道总监蔡舟承表示,四川台将以四川卫视超高清升级为契机,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内容生产、平台建设等,加速形成超高清能力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直言看好超高清发展前景,“广电媒体必须抓住超高清这个战略机遇,而且越早越好”。

他提出两点依据,一方面,技术、政策均已成熟。超高清技术在制作、传输等环节已相对成熟,具备规模化推广的基础。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完成开机难、套娃问题治理后,超高清成为新一轮战略性决策,目前正处于超高清发展的政策与战略窗口期。

另一方面,终端需求凸显。近两年超高清大屏的终端出货量持续增长,并且折叠手机、可折叠大屏电脑、车载电视等移动端屏幕逐渐变大,用户对画面颗粒度、清晰度等有了更高要求,视听体验升级日益必要。

然而,业内对于超高清频道建设也有不同声音。

一名中部省级广电原频道负责人对当下大举建设超高清频道持质疑态度。

广电媒体发展超高清方向没错,但钱要用在刀刃上。当下广电媒体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指望靠超高清改变现状是走错了方向。”他的质疑基于行业现状,“有些媒体的超高清转播车一年都用不到一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最终传播效果可能还不如一条手机拍摄的内容”。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普通受众最关心的始终是内容质量,而非技术形式的花哨程度。”

对此,王甫表示,尽管超高清建设很费钱,但媒体要把眼光放长远:“引进超高清技术并不是为了直接盈利,而是抢夺市场、把握先机,提升广电影响力,从而获得长远效益。

超高清助推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

超高清具体怎么建?对广电媒体有哪些具体影响?

从几家媒体的实践来看,超高清建设主要涉及三大方面,一是技术系统建设,二是内容制播升级,三是小屏适配。

一是技术系统兼顾超高清、高清。

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芮浩向传媒茶话会分享了北京卫视超高清技术系统建设的三方面工作:一是完成系统搭建与联调联试,为尽早启动4K节目制作争取时间; 二是发布制播技术规范并开展应用培训及全流程业务演练;三是完成开播前信号链路测试,完善应急方案保障播出安全。

“改造后的北京卫视超高清技术系统形成了完整涵盖拍摄采集、后期制作、播出传送的制播技术体系。”芮浩总结说,通过探索超高清、高清同播模式,既发挥4K超高清技术优势,也兼顾高清视觉效果,实现了音视频格式升级、提升节目呈现质量,并在实际业务运转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北京卫视4K超高清演播室正在进行《档案》节目录制

广东卫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超高清升级。黄天文介绍了技术系统建设方面的进展:已完成转播车、播控系统、卫星系统三大件核心设备的招标工作,系统集成与调试工作正全面推进。“下一步将推进4K融媒生产系统、4K新闻演播室、4K新闻生产系统、4K媒资等系统建设,全面完善广东卫视节目生产系统的技术建设工作。”

四川台早在2019年就开始筹谋了,截至目前已建成8K超高清大屏播控系统、全国首个全IP 4K超高清播出系统、超高清新闻直播演播室等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以来,四川台启动超高清制播设备的大规模更新工程,不久后将构建起采集、制作、播出、分发的超高清全链系统。

二是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

据了解,北京台内容制播升级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筹备规划阶段,总编室、卫视中心、影视剧中心共同制定超高清频道内容规划和节目编排方案,节目制作人员提前熟悉新流程、储备内容,部分4K自制节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后期制作系统和超高清演播室交付后,制作人员迁移到新系统,前期以高清标准播出,3月28日试播后切换为4K播出,实现高清到超高清的顺畅过渡。

流程打通后,具体到节目制播,芮浩认为4K超高清频道与传统高清频道并无太大差异,仍包括前期拍摄采集、后期制作、播出传送三个主要环节。“变化的是从策划、拍摄、制作到播出全流程的4K超高清内容链路的升级。

以拍摄环节为例,超高清制播时外拍节目可以选择色彩层次更丰富、光线明亮的取景地,这样在超高清镜头下画面能够更加通透明艳。芮浩话锋一转,“但是,灯光、舞美、服装、化妆和道具等都要拿出更高标准,因为即使是细微瑕疵在超高清画质下也会暴露无遗”。

从节目效果来看,北京卫视4K超高清节目在分辨率、帧率、动态范围、色域和色彩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在超高清纪录片《为你喝彩》中,得益于四倍于高清画面的分辨率,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流淌着金子般的光泽、琉璃烧制工匠指甲缝里的黑色污泥清晰可见;在《档案》中,超高清影像让明亮部分的细节更丰富,同时又不丢失暗部的纹理。

黄天文认为4K超高清技术为演播室综艺节目带来全新视听盛宴。《国乐大典》的制播流程按照4K标准展开,展现出技术与内容融合新高度。节目录制中,融合多种高清与4K摄像机,多角度、多层次拍摄;圆形轨道和轨道机器人使镜头调度更加灵活,视觉层次更丰富。在录制技术上,优化色彩差异、降噪参数和灯光调控,提升画面整体一致性与纯净度。节目还采用三倍速慢动作录制,清晰呈现每一个精彩瞬间。

蔡舟承分享说,《2025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在拍摄阶段就确定了现场演出与节目录制并重、超高清与高清制作兼容,并且策划时就制定了4K版和高清版单独制作的后期流程,节目后期处理时对前期调光效果进行一致性继承。“超高清节目制播要在策划、拍摄阶段就对前后期的制作进行通盘考虑,因为超高清技术标准包括高动态范围,调光需要更加精准,这样才能兼顾从超高清切换到高清时不过曝。”

《2025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采用超高清与高清兼容的制作方式。

三是提升小屏适配,大小屏深度融合。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广电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的发展目标。

超高清升级并不只是大屏的事。

在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的同时,北京时间客户端也同步升级焕新,北京台进一步强化了“台就是端,端就是台”的融媒生态。

首先是小屏端视听体验升级。芮浩提到,北京台通过提升小屏端的帧率、分辨率等参数,让受众能更直观地感受4K超高清的画面变化。

其次是融媒生态升级。本次北京卫视超高清升级还强化了节目互动体验,以《养生堂》为例,在电视直播的同时,还通过北京时间、京视健康两个客户端进行线上互动直播,增强了节目互动性与体验感。

正如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徐滔所说:“从高清到超高清,一字之差,万千巨变。超高清改造不是单纯的软件升级,而是技术与内容的双向奔赴。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