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个封建礼教尚存的年代,当家中长辈提议给三四岁的王昆缠足时,母亲坚决反对,她不想让女儿成为残疾。即便村里的女孩都打耳洞,王昆的母亲也不让她打,并教导她:“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人,靠自己吃饭。
王昆于1925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县南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的母亲段明珠虽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却有着自己的主见。
在那个封建礼教尚存的年代,当家中长辈提议给三四岁的王昆缠足时,母亲坚决反对,她不想让女儿成为残疾。即便村里的女孩都打耳洞,王昆的母亲也不让她打,并教导她:“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人,靠自己吃饭。
”在母亲的影响下,王昆自幼便养成了不甘人后的性格和强烈的责任感。1937年,抗战的烽火燃起,12岁的王昆毅然加入了县妇救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尽管年纪尚小,但她胆大心细,吃苦耐劳,而且拥有一副好嗓子。
她演唱的《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歌曲,充满力量,激励着许多乡亲,大家亲切地称她为“会唱歌的百灵鸟”。
1938年,13岁的王昆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县妇救会宣传部长,并在一所小学兼任音乐老师,带领学生们高唱抗日歌曲。就在这一年,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了河北唐县。
团长周巍峙在听了王昆的演唱后,被她的才华所打动,决定将她招入服务团。周巍峙是江苏东台人,比王昆大9岁,他已经创作了多首抗日歌曲,并出版了歌曲集《中国呼声集》。
王昆进入服务团后,周巍峙不仅是她的战友,更是她的音乐启蒙老师。在周巍峙的指导下,王昆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原本饰演“喜儿”的演员林白因怀孕无法继续演出,王昆机缘巧合地接替了这一角色。
起初,王昆对自己并没有信心,毕竟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然而,在丈夫周巍峙的鼓励下,她刻苦钻研剧本,仔细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
她废寝忘食地排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力求做到完美。最终,她成功地找到了自信,将“喜儿”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王昆也因此一举成名。
1949年,《白毛女》被改编为电影,王昆与田华合作,使得《北风那个吹》风靡全国,她的名字被更多人所熟知。然而,随着王昆的事业蒸蒸日上,她面临着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繁忙的工作让她与家人聚少离多。尤其是她的大儿子周七月,常常难以见到母亲的身影。
1954年,王昆申请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学院当时设在天津,她每月只能回家一次,这使得她对儿子的关心更加有限,导致儿子心生不满。
毕业后,王昆的事业迎来了高峰期,她还生下了小儿子周月。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她只能将两个儿子交给保姆照顾。
为了能见到母亲,两个孩子常常请求保姆带他们去看王昆的演出,只能在台下或侧幕偷偷望着母亲。多年后,大儿子周七月写了一篇名为《从侧幕看妈妈》的文章,表达了对母亲在家庭中角色缺失的不满,认为母亲事业心过重。
当王昆读到这篇文章时,她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愧疚。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王昆的生活遭遇了巨大的变故。她的丈夫周巍峙被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劳动,而大儿子周七月也被牵连入狱,甚至险些被判死刑。
这一系列的打击让王昆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她为自己未能给予儿子足够的母爱而心痛,更为儿子所遭受的苦难而自责。
面对如此困境,王昆没有选择屈服,她不断地写信反映情况,试图为家人争取一丝希望。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她的焦虑与担忧,她的笔触在纸上颤抖,心中的痛苦如墨汁般渗透在字里行间。
然而,现实的残酷让她流下了一生中少有的泪水,这些泪水不仅是她内心痛苦的宣泄,更是她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进入80年代,王昆成为东方歌舞团的团长,她以宽广的胸襟和开放的态度,为培养艺术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珍惜每一个有潜力的人,郭荣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来自四川的年轻人,逢年过节无处可去,王昆便将她带回家,为她做四川菜、包饺子,甚至将自己唯一的皮裤改小送给她,视如己出。王昆的两个儿子看到这一幕,心中既为母亲感到骄傲,又有些许酸楚,因为他们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王昆不仅对郭荣关爱有加,还善于发现和培养其他人才。成方圆原是中央乐团的二胡演奏员,王昆力排众议将她引入东方歌舞团,鼓励她唱歌。
郑绪岚原是工厂女工,王昆发现了她的歌唱天赋,将她招入歌舞团并亲自指导。1985年,东方歌舞团策划了《让世界充满爱》演唱会,王昆邀请刚出道的崔健登台。
当崔健演唱《一无所有》时,台下议论纷纷,但王昆力挺崔健,称赞他的演唱和歌词。崔健成名后,感激地称王昆为“妈”,而王昆对待这些晚辈,确实如母亲般宽容和教导。
然而,王昆的好意并非总能得到理解。李玲玉曾在东方歌舞团工作,王昆建议她拓宽视野,不要局限于甜歌领域,认为她有更大的潜力。
但李玲玉不愿冒险改变,认为王昆阻碍了她的发展,心生怨恨。直到二十年后,李玲玉才真正领悟到王昆的良苦用心。时光流转,王昆步入了晚年。2009年,84岁的王昆因心脏问题在北京接受手术。
尚未出院时,她的丈夫周巍峙也因肺炎住院。两人同在病床上,却依然彼此关心。
王昆曾说,她希望能比丈夫先走一步,哪怕只早一天。周巍峙则严肃地责备她不要胡说,坚信他们会一起离去。
王昆被丈夫的幽默逗得开怀大笑。
出院后,王昆依旧坚持教学和参与重要演出。2010年,85岁的她收王二妮为徒,帮助这位草根歌手走得更远。
她对自己的生活极为节俭,一件旧毛衣穿了二十多年,满是补丁却舍不得丢弃。当得知在她家工作了17年的保姆瘫痪后,王昆和丈夫坚持每月资助她养老。
她对自己很节俭,却愿意为他人慷慨解囊,这种精神令人钦佩。2014年9月,98岁的周巍峙因病去世,王昆抱着学生郭蓉痛哭不已。两人携手走过七十余年,早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丈夫的追悼会上,年迈的王昆久久凝视着周巍峙的照片,脑海中回荡着他的笑声和话语,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即便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王昆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在丈夫去世的第二个月,王昆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5周年的纪念演出。
在人民大会堂,她与众多老艺术家合唱《农友歌》,并筹备“把歌声留给未来,王昆和她的朋友们专场演唱会”。她希望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和艺术,活到老唱到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演唱会最终未能如愿举行。 。
来源:六维洞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