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爷从一开始就对藏海展现出非一般的兴趣,越过排队直接让沈用将藏海带到自己面前。
一场夜宴,让我确定了永容王爷不是藏海的第三个仇人。
藏海从香暗荼那里找来古币,进献给永容王爷,以此换取自己进入夜宴调查的机会。
王爷从一开始就对藏海展现出非一般的兴趣,越过排队直接让沈用将藏海带到自己面前。
看到藏海进献的古币,礼物送到了他心坎里,但他却骂了藏海一顿。
可是这一顿骂,看似是生气,实则是教藏海做官的准则。
之后,他让沈用将藏海扶起来,并亲自演绎了一番这个礼到底应该怎么送最合适。
他让藏海将古币以朋友的名义送给沈用,再由沈用拿到王爷面前,借机引出藏海。
王爷再以自己的手串作为奖赏,从沈用手中交换出古币,最后给藏海进入夜宴的机会。
这一番交谈,其实透露出来两个信息:
其一,永容王爷有意拉藏海一把,切身教他身在官场该如何去做。越过平津侯直接给王爷送礼,是错误一,越过王爷的门生直接送礼,是错误二。
其二,与接近平津侯不同,永容王爷这一出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上位者对下属的态度,恩威并施、教导有方。
平津侯说到底,够不到永容王爷这个层级,看身边被放弃的瞿蛟、杨真、褚怀明就能知道,平津侯的御下手段并不高明。
永容王爷强就强在,他身边人才济济,却都能相安无事。
为什么?
单就送礼这一出,不仅让藏海成功达到目的进入夜宴,还让沈用也得了好处,不偏不倚,也正因此,沈用才能在进入夜宴后,真心实意给藏海介绍夜宴的情况。
进入夜宴后,永容王爷对藏海说了一句话:
别总麻烦本王,该多麻烦麻烦他们才是啊。
这就是王爷与平津侯最大的不同之处,藏海进了平津侯府,虽说得了个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但还是靠他自己拉褚怀明下马才有这个体面。
真要是人脉关系,平津侯还真一点忙没帮上,估计也没那个本事。
而永容王爷的这一句话,绝不是推脱,而是在参加夜宴的众人面前给藏海造势,有了王爷这层关系,藏海以后无论干什么都会方便很多,这才是实打实的帮助。
藏海一进永容王爷的府邸,就听说他信风水,那么蒯铎钦天监监正的身份肯定也会深得王爷的厚爱,再看永容王爷对藏海的态度,不难发现他有惜才之心,也懒得大费周折像平津侯一样算计,想找癸玺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但找癸玺的目的与平津侯应该是大相径庭的。
蒯家灭门案,为何会在宴会上被提起?
先后三个钦天监监正,先是蒯铎被灭门,后是褚怀明被流放,再是藏海刚当上监正。
从头到尾,钦天监监正的结局好像都不太好。藏海被永容王爷带进夜宴,自然成了其中的中心人物,这话头一出,就透露出不少细节。
永容王爷在其中充当什么作用呢?
蒯家被平津侯灭门,杨真却假借盗贼的名义,放火烧了院子,还带走了所有财物。
这些在朝堂上的大人物,如何看不出灭门案背后的猫腻。
永容王爷也曾怀疑过,因此还特地调查了一番,却也没查出些什么。
再就是赵秉文曾向皇上进言,严惩凶手。
这就很微妙了,赵秉文是朝中清流,一向公正廉洁,但蒯家被灭门,别说是这些朝臣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背后隐藏的玄机,潦草将盗贼严惩,可不就是杀人灭口吗?
这么一看,反倒是细心追查的永容王爷看着像个好人。
王爷有鉴宝的喜好,凡是能拿出他看得上眼宝物的人,都可以向他提出一个要求。
正巧,就有一位大人拿出了阴兵身上的东西,而话题也正好引到癸玺的身上。
蒯家因癸玺被灭门,香暗荼卧底在大雍也是为了寻找癸玺,但偏偏到了永容王爷这里,却是轻轻松松就能说出口的,甚至明言先帝就是因癸玺而死。
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就是因为他不心虚。
真正让我证实永容王爷不会是第三个仇人的,其实是六初的一番话。
十年前蒯家被灭门当晚,永荣王爷在跟朝廷贵人一起夜宴,六初当时就在现场,按六初的说法,是永容王爷没有作案的时间。
但在我看来,不一定要在场才能作案,不在场也同样可以。
真正让我打消怀疑的,是因为她说:
宴会,在一艘画舫上,黄昏上船,众人顺着永济河一路往东北方向去,天亮才靠岸。
三个关键词,黄昏、东北方、天亮。
夜宴开始的时间的黄昏,蒯铎归家的时间天色已经黑了,观风说看到了蒯铎从西南方向回家。
而藏海却说,蒯铎如果回家应该走东北方向,为何要从西南方向走呢?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为了藏东西。
那我们大胆做一个猜测:如果永容王爷才是实际上要接应蒯铎的朋友呢?
依据有三:
其一,永容王爷对风水的在意
前面说到,永容王爷对风水十分在意,且对藏海的态度非比寻常,是否跟藏海钦天监监正、堪舆之术有关呢?
褚怀明也曾书信给王爷,王爷虽然对他不甚在意,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实力不济,王爷压根看不上。
但蒯铎是有真才实学的啊,王爷能对藏海如此,难保不会对蒯铎更加上心,成为朋友也不是没有可能。
甚至于换一种角度考虑,永容王爷和皇上都是皇室中人,先帝因癸玺而死,说明皇上和他早知有癸玺的存在,攻打冬夏很可能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冲着癸玺去的,而蒯铎更大的几率是皇帝和永容王爷阵营的人,受命修建封禅台只是个引子,实际就是为了寻找癸玺而存在的。根据这个猜测,永容王爷是接应他的人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其二,时间线对的上
蒯铎回家这一路需要时间,王爷的夜宴是在永济河开始,往东北方向走,那么就相当于是从西南方向开始行船。
如果蒯铎要交接癸玺,要么会藏在合适的位置,要么就是直接送给接应的人。
那么走西南方向,可以偷偷将东西放在船上,之后回家。等回家收拾好东西,带好妻儿,正好是夜晚凌晨,天快亮的时候,蒙面人是黑夜带走稚奴,稚奴醒来的时候天刚好蒙蒙亮,那么按照王爷夜宴的行船轨迹又正好对应上了。
其三,铁面人安插的眼线
铁面人很可能是坏的,星斗是死囚、高明擅纵横、六初是花魁,这三个身份各异的能人异士,不是一般人能找到的,必定是朝中大官甚至是宫廷太监。
能在平津侯府安插眼线,六初还能在十年前上永容王爷夜宴的船,怎么看身份都不会简单。
而这样的身份,明明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藏海的仇人不止一个,却偏偏一点口风都不透露,这说明他根本不是有意要给藏海报仇。
那么,疑问点就来了,如果蒯铎真的将癸玺给了永容王爷,那在船上的六初未必不知道,铁面人为何没直接去找呢?
首先,癸玺很可能就在永容王爷那里。
为什么?
香暗荼夜宴上灌醉永容王爷,借机套话问癸玺的下落,但王爷话说了一半,但很明显听语气他知道。
而如果癸玺蒯铎没有交给永容王爷,那么铁面人费这么大的周折培养藏海又是为什么呢?
只有假设蒯铎先是混上船放好癸玺,之后回家,最后被杀。而正好被在船上的六初知道了,汇报给铁面人之后,他才能在平津侯放火之后,假扮来接应的好友的身份,带走稚奴。
铁面人虽然能在王爷身边安插眼线,但真要找到癸玺,几率太小。
只有培养藏海,靠着他接近平津侯、接近曹静贤、接近永容王爷,甚至帮助他一步步成长为接近更加至高无上的存在,获得几方势力的认可,才能找到并拿到癸玺。
星斗在藏海下山前说:
我们这些人都是因你而存在的。
这句话,在我看来是星斗有意在提醒藏海,铁面人的身份不简单。
星斗尚且如此,从一开始就动了恻隐之心的高明未尝没有背叛的可能。
藏海一次冲动,要用青铜锁杀了平津侯,他显示给高明送信,其实就是在试探铁面人,也是在试探高明。
为什么?
星斗说过,如果想知道他们的身份,可以去问高明,但高明却选择了隐瞒。
藏海送信,就是想看看高明会不会给铁面人通风报信,铁面人又是否能将手伸到平津侯府,事实上,藏海赌对了,其实他早在看到父母人皮的时候就知道,他的仇人有三个。
这样的试探,无非是为了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而已。
而高明,我觉得他会在后续逐渐的相处中,改变自己的阵营,如果铁面人真是藏海的三个仇人之一,那么高明的背叛就成了绝地翻盘的关键。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藏海传》
来源:古木之的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