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少时,还不是平津侯的庄芦隐爱上了青梅竹马的沈宛,心心念念想把她娶回家中。
两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平津侯的。
年少时,还不是平津侯的庄芦隐爱上了青梅竹马的沈宛,心心念念想把她娶回家中。
可他父亲说,如果想承袭祖宗留下来的爵位,就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蒋晋的女儿蒋襄成亲。
庄芦隐毫不犹豫的娶了蒋襄。
成亲后不久,庄芦隐奉命随先帝出征冬夏。本来是为了巩固爵位的一场战役,因为阴兵的出现,他和先帝一起铩羽而归了。
回到都城的先帝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平津侯的爵位受到了新皇的质疑,庄芦隐被“发配”到了边疆。
蒋襄觉得庄芦隐这一辈子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不想去苦寒之地受苦的她,遂决定和离,然后带着年幼的庄之甫继续在京城过荣华富贵的好日子。
沈宛得知庄芦隐的遭遇后,主动嫁给了他,不久后庄之行出生了。又过了不久,庄芦隐打败了冬夏,重新夺回了属于平津侯的荣耀。
一家三口在北边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小日子。
平静是被蒋襄打破的。
看到庄芦隐重新被皇帝信任,她撕毁和离书,以正妻的身份出现在了平津侯面前。
庄芦隐再一次选择了母家位高权重的蒋襄,庄之行母子被他抛到了脑后。
才有了后来沈宛被毒害,庄之行为了给母亲报仇亲手杀了庄芦隐的悲剧。
另一个小故事,发生在只出现在台词里的大将军傅之松身上。
傅之松是太后的娘家人,也算得上的是皇亲国戚了。
但,如果了解了太后和皇帝的关系,就会为他捏一把汗。
藏海初入京城的时候,就听到过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故事。太后不是皇帝的生母,和先皇葬在一起的李贵妃才是。
当年,所有人都以为太子之位一定是太后所生的嫡长子燕王的,却没有想到先帝一道圣旨,封了最宠爱的皇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做了太子。
太后对这个决定始终怀恨在心,曾经在先帝被阴兵所伤后围攻过皇宫,可惜没能杀得了太子。
虽然最后皇后当上了太后,燕王去了封地,不至于是最坏的结果。
可到底不是亲生母子,所谓的母慈子孝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活罢了。
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
所以,当初出茅庐的藏海提出太后可以和先帝合葬,燕王就不必回京参加葬礼了的建议后,皇帝直接就采纳了。
燕王对没有子嗣的皇帝,始终是大威胁。
而当已经是平津王第一谋士,且经过皇陵一事,在京中小有名气了的藏海说天象有异,主大将陨落时。
能不让人心动吗?
不可思议的是,心动的人还不止一个。
面具人得知这件事后,派高明去了中州……侯府地牢七日后,被平津侯冒死从大火中救出来的藏海,听到了傅之松带着部众救险时遇到了危险。
死了。
平津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下意识的赶紧派人去了中州,他想详细打探一下傅之松的死亡经过。
或许是想证实一下藏海是不是真的算无遗策,但也有兔死狐悲的私心成分——万一是皇帝想趁机要了傅之松的命呢!
而真相是,害死傅之松的是铁面人。
他笃定太后的死是藏海出山的最佳时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皇帝的了解。
所以,他比谁都清楚最想让傅之松死的是皇帝,他正好借机来了个一石二鸟——平津侯彻底信服了藏海的本事、了却皇帝的一桩心腹大患。
藏海意识到了蹊跷,毕竟所谓的星象主将星陨落,不过是他诓骗平津侯留住他性命的借口罢了。
谁曾想就那么巧,真的有一员大将在这场灾难中死去了。
入主钦天监之后,藏海帮衬着时全整理了傅之松的仪容,通过整齐划一的伤口,他隐约猜到了傅之松的死大概率不是意外。
事已至此,藏海也无话可说。
一场大雨,藏海谋划着除掉尸位素餐的褚怀明,自己成为钦天监的主人;
一句将星陨落,铁面人筹谋着如何让藏海真正成为平津侯的心腹、皇帝也插进来一脚,筹谋着除掉燕王最后的助力。
最后受伤的就只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傅之松。
这才是真正的细思极恐。
由此可见,一直默默关注着藏海的皇帝,就算不是第三个人,也一定在打着癸玺的主意。
他不是第三个人的理由很简单,以他的身份想拿到某样东西,需要和臣子结盟吗?
就算他不按套路出牌,和臣子结盟了,他会和另外两个人平分蛇眉铜鱼吗?
来源:于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