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钢是享誉海内外的作曲家,创作的《梁祝》《苗岭的早晨》《王昭君》《情殇》《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等小提琴独奏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乐迷。
陈钢是享誉海内外的作曲家,创作的《梁祝》《苗岭的早晨》《王昭君》《情殇》《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等小提琴独奏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乐迷。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被誉为“歌仙”,比陈钢的名气更大。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恭喜恭喜》等金曲,至今还被广为传唱。
陈钢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初恋,他71岁结婚,妻子陆凌比他小32岁。由于年龄太大,陈钢夫妇没有孕育自己的孩子,将吉娃娃犬当儿子养……
陈歌辛全家合影 右一为陈钢
陈钢1935年出生于上海,下面有弟弟妹妹3人。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原名陈昌寿)1914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作曲家。
陈钢的母亲名叫金娇丽,出身大户人家,父亲是上海饭店经理,家境优越。
陈歌辛的爷爷是印度贵族,娶了一位上海女子为妻,生下了陈歌辛的父亲。
陈歌辛的母亲是杭州人,陈歌辛本姓吴,一出生就被送到陈家收养,陈歌辛便改姓陈。
年轻时的陈歌辛一表人才,挺拔帅气,才华又很出众,深得异性喜爱。
1934年,陈歌辛20岁时与金娇丽在上海结婚。金娇丽比陈歌辛小3岁,是一位中学生。
陈歌辛在中学里教音乐,与女学生金娇丽谈起了师生恋。两家门第相差悬殊,金娇丽冲破家庭阻力嫁给了陈歌辛。
1935年,陈歌辛夫妇在上海生下了大儿子陈钢,紧接着他们又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陈歌辛是音乐奇才,没有上过专业院校的作曲系,却创作出《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凤凰于飞》《蔷薇处处开》《恭喜恭喜》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
《玫瑰玫瑰我爱你》是影片《天涯歌女》的插曲,由“银嗓子”姚莉演唱。1940年《天涯歌女》公映后,《玫瑰玫瑰我爱你》迅速风靡全国。
随后这首歌被改编成英文版,由美国爵士歌星弗兰基·莱恩演唱,被世界多国所认可。莱恩尊重陈歌辛,每年春节都从美国给他寄贺卡。
陈歌辛是爱国音乐人,因创作多首抗战歌曲,1941年被日本当局逮捕,关在上海76号魔窟。3个月后,陈歌辛被保释出来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为了庆祝抗战胜利,陈歌辛创作出歌曲《恭喜恭喜》,经姚莉演唱后,迅速被传唱开来。
由于歌曲中弥漫着冬去春来的喜悦,人们便拿来贺岁,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贺岁歌曲。
然而1946年,陈歌辛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监狱,后来夏衍等人将他营救出来。
陈歌辛是“歌仙”,很多走红的歌手以唱他写的歌为荣。因此陈歌辛面临的诱惑太多,他与歌星李红、李香兰、姚莉都发生过婚外情。
陈钢在传记《玫瑰玫瑰我爱你——歌仙陈歌辛之歌》一书中,对父亲的婚外情有过详细描述。
但陈歌辛还算有责任,没有与金娇丽离婚,给4个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新中国成立后,陈歌辛在上海昆仑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
1957年,反右运动来临,陈歌辛被打成右派,经常在单位接受批斗。后来,他被下放到安徽白茅岭农村劳动。陈歌辛在农村干繁重的农活,还要遭受批斗,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1961年,陈歌辛因命运颠沛流离,身体虚弱不幸病逝,年仅46岁。1979年陈歌辛被平反。
陈钢1935年出生,遗传了父亲优良的艺术基因。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学钢琴,父亲出巨资请匈牙利籍音乐教师来家里教陈钢弹钢琴。
这位洋教师要求非常严格,陈钢弹钢琴的手掌要放平。洋教师将一个火柴盒放在陈钢的手背上,只要火柴盒一滑下来,洋教师就用长满黑毛的大手打陈钢的手背。
母亲金娇丽,陈钢(后排左一)及弟弟妹妹
父亲陈歌辛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追求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父亲鼓励陈钢参军。
1949年陈钢才14岁,不符合参军年龄,他便谎称自己18岁了,报考华东军政大学。
该校的校长由上海市市长陈毅兼任。陈歌辛入学后,年龄造假被查出来了,但没有被退回去。
一年后陈钢毕业了,学校开始分配工作。由于他眼睛高度近视,体检不过关,要被退回去,陈钢急得哭了起来。
指导员了解到陈钢学过钢琴,便将他送到文训班培养。文训班的领导见陈钢有培养前途,便让他拜师马幼梅,跟随她学钢琴。
马幼梅曾留学美国,当时在金陵女大当钢琴教授,收费很贵。陈钢每个月要出学费20元,这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这笔学费大部分由陈钢的父亲陈歌辛承担。
15岁时,陈钢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担任钢琴演奏员。当时正值抗美援朝,陈钢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首歌曲《我们是保卫和平的铁军》,陈歌辛将儿子这首歌推荐到《解放日报》发表了,陈钢得到了5块钱稿费。
那时陈钢在南京,父亲在上海,他经常给父亲写信,就作曲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父亲请教。陈歌辛耐心在回信中给儿子解答。
1955年,陈钢从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转业,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
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何占豪与同学们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让西洋小提琴与民族旋律结合起来创作小提琴协奏曲。
何占豪曾在浙江越剧团工作过,对经典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当熟悉,决定以《梁祝》故事为题材,创作小提秦协奏曲。
《梁祝》的策划与主创人员(左起:丁善德、何占豪、陈钢与孟波)
创作过程中,何占豪遇到了瓶颈。副院长丁善德找到陈钢,让他帮助创作《梁祝》协奏曲。
陈钢与何占豪合作,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梁祝》协奏曲创作出来了。
1959年5月,《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俞丽拿用小提琴演奏。
(1959年5月27日《梁祝》正式在兰心大戏院演出,小提琴独奏:俞丽拿)
《梁祝》横空出世后,成为我国交响音乐作品的一张名片。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如今60多年过去了,《梁祝》依然是世界舞台上演奏最多的中国乐章。因为《梁祝》,陈钢、何占豪、俞丽拿也蜚声海内外。
陈钢创作《梁祝》成名时,父亲陈歌辛正在安徽白茅岭农村劳动。他希望儿子将总谱寄给她,并请儿子在上面签名,他再提一些修改意见。
(陈钢年轻时)
然而陈歌辛当时是右派,学校要求陈钢与父亲划清界线。陈歌辛不敢将总谱寄给父亲,这让陈歌辛很伤心。
1961年1月25日,陈歌辛不幸因病离世,年仅46岁。父亲英年早逝,刺痛了陈钢的心,这也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
《梁祝》的成功,为陈钢带来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北京某部队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从广播里听到《梁祝》协奏曲后,爱上了陈钢。
她把陈钢幻想成一名个子高高的帅气男孩,便坐火车赶去上海看望陈钢。
陈钢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被留在母校任教,正处在意气风发的年龄。文工团女孩来上海后,见陈钢果然是自己想象中的帅哥,一眼就爱上了陈钢。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陈钢的这段恋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坚决反对。原因是陈钢的父亲当时还是右派,女方父母认为他没有前途。
女友与父母抗争,在信里对陈钢说:不管怎样,我也要与你在一起。哪知单位也给女友施压:如果她与陈钢恋爱,就将她下放到农村劳动。
(陈钢)
在家庭和单位的双重夹击下,女友被迫在信里向陈钢提出分手。
初恋夭折,给陈钢带来巨大的打击,以致他很多年都不相信爱情,认为真正的爱情只有书本里或电视里才有。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陈钢受父亲的牵连被关进了牛棚。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是音乐支撑起陈钢生命的天空,他相继创作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金色的露台》《苗岭的早晨》等小提琴协奏曲。
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陈钢的工作和生活恢复了正常。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陈钢又创作了《王昭君》《红楼梦》等小提琴协奏曲。
1985年,陈钢创作出我国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囊玛》,并创作出交响诗曲《情殇》。
陈钢事业上辉煌,但感情生活一片凋零。1992年陈钢已经57岁了,依然单身一人,他萌生了孤独到老的念头。
然而就在这年夏天,一个叫陆凌的女子出现了,她将陈钢平静的生活激起一串串涟漪。
陆凌是上海人,1967年出生,比陈钢小32岁,她是上海一家医院的护士。
陆凌善良单纯,痴迷《梁祝》,崇拜陈钢。陈钢去医院看病时,正好是陆凌护理他,两人由此产生了感情。
由于两人年龄相差太大,父母坚决反对陆凌与陈钢恋爱。两人爱得很苦,陈钢多次提出与陆凌分手,但陆凌放不下他。
有时陆凌扛不住家庭的压力,要与陈钢分手,又是陈钢用爱将她拉了回来。
这对忘年恋在爱情路上跋涉得很苦,受尽了磨难。最终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陆凌的父母。
2006年,陈钢与陆凌经过14年的爱情长跑后,终于在上海组建家庭。这年陈钢已经71岁了,而陆凌39岁了。
到了这个年龄,陈钢与陆凌没有孕育自己的孩子,两人从结婚起就决定做丁克夫妻。
陈钢与陆凌结婚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激情,他变得浪漫了,年轻了。
每年的5月20日,陈钢会在微信里给妻子发“我爱你”。陆凌将陈钢的生活照顾得很好,陈钢显得特别年轻,也没有老年病。
陈钢与妻子为了给生活增加点乐趣,养了一只可爱的吉娃娃犬。小家伙很聪明,能听懂人说话,陈钢夫妇给它取名“八斗”。
(陈钢夫妇与他们的“八斗”)
(陈钢)
陈钢与陆凌没有孩子,对“八斗”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感情,将它当儿子养。他们给“八斗”洗澡,修剪趾甲、梳理皮毛,牵它出去遛弯。
偶尔陈钢与妻子心情不好,八斗就亲昵地卧在他们脚边,仰着脑袋看他们。陈钢和妻子觉得八斗太通人性了,心情顿时好转。
2025年5月,陈钢已经90岁了,进入耄耋之年,他依然精神饱满,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婚姻虽然来得迟了些,但好饭不怕晚,陈钢71岁与陆凌结婚后,收获了一场晚来的幸福。
来源:细品名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