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版梁祝,可不是单纯的恋爱脑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15 15:45 1

摘要:影片开篇便颠覆传统,祝英台不再是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而是是一位性格直率、活泼好动的大小姐。

影迷称它“值得看一辈子”,豆瓣评分8.6。

徐克这版《梁祝》拍于1994年,至今看来依旧非常震撼。

胖友们大家好,这期是墨酱不定期的『观影报告』~

01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自东晋流传至今,已逾一千七百年。

它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更被誉为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

梁祝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徐克版《梁祝》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富有创意的革新。

影片开篇便颠覆传统,祝英台不再是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而是是一位性格直率、活泼好动的大小姐。

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入书院并非出于对学问的渴望,而是父母因她学识浅薄、礼数不周,担心影响家族声誉,才把她送去教养的。

故事以东晋为背景,那是一个士族制度鼎盛、门阀势力与皇权相互制衡的时代,有时门阀的权势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影片开头,祝父便直言:“婚姻讲究门当户对。”

在世家大族中,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梁祝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在情节上,影片对传统故事的改编有两大创新:

一是对梁祝情感进行了明朗化处理,将原本祝英台一厢情愿、梁山伯毫不知情的情感转变为两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

二是对梁祝的反抗精神进行了强化。

首先来看第一点创新:

民间传说中,梁山伯在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三年间,对她的女性身份一无所知,甚至在英台多次暗示下也未能领悟,对英台只有兄弟之情而无男女之爱。

这样的情节从现实角度来看不合逻辑,两人正值青春年华,又情投意合,理应有着对异性的本能倾慕。

这只能说在长期礼教禁锢下,口头艺人为保护梁祝形象而进行的理想化处理,人为地为其涂上了道学色彩。

这种违背情理的“理想化”处理,实际上是对两个青春生命的扭曲。

徐克电影打破了这种虚伪的理想化,还原了真实的人性,展现了青春本来的面目。

影片展现了梁祝同窗共读的书院生活,从英台和山伯的相识、相伴、相扶,到蹴鞠场上的默契,一起罚站、一起复习,雨中的一把伞、病中的一碗药。

徐克将传说中模糊不清的三年情谊还原为一幕幕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让人们随着梁祝重温了一段青涩而又纯真的少年爱恋。

两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选择、心灵相通,不虚伪、不矫饰,超越了礼教的束缚压迫,让青春的爱恋以最真实自然的方式流露出来。

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只有爱情的轮廓,而徐克的电影则赋予了它鲜活的血肉。

再来看第二点创新。

梁山伯由原故事中的无所作为、郁郁而终,演变为影片中梁祝抗婚相约出逃、山伯被毒打伤重而亡。

抑郁而终太过消极且虚假,而电影《梁祝》将原著中甘受封建制度迫害的无助受害人变成了不甘命运摆布、誓死反抗的热血青年。

在影片中,梁和祝无不敢爱敢恨,他们对美好自由爱情的忠贞执着、义无反顾令人动容。

当两人得知无法改变英台父母的决定后,毫不犹豫地决定相携出逃;

山伯被祝父派人打成重伤后,仍挣扎着要去找英台,并痛斥祝母,最终血溅信笺,不甘心地离世。

03

在那样的社会中,梁祝悲剧不是个例。


影片独具匠心地塑造了祝母与若虚大师这两位在原故事中未曾出现的人物形象,并巧妙暗示了祝母年少时曾女扮男装入书院求学,并与当时还是书生的若虚大师相恋。

若虚大师与祝母年轻时的故事宛如“梁祝”的对照版,二人年轻时却不如英台、山伯那般勇敢。

祝母最终屈服于父母之命,嫁入祝家;若虚大师则消极遁世,出家为僧。

通过祝母与祝英台两条爱情线的鲜明对比,影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命运的束缚和压迫。

这也说明梁祝悲剧的发生绝非偶然。

与祝母不同的是,祝英台在封建礼教与士族制度的重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抗。

在“十八相送”的场景中,导演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祝英台拉着梁山伯向山上走去,口中吟诵着《论语》的名句:“子曰……”梁山伯则应和着:“有朋自远方来……”。

表面上,祝英台似乎在捍卫和赞美封建社会的礼仪规范,但内心深处,她却在勇敢地追求真爱。

两人在山洞中私定终身,这份爱情大胆而炽热,以实际行动挑战了传统礼教的束缚,展现了他们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

影片中,“绳子”作为重要的象征元素多次出现。

祝英台绑腿走路的“绳子”,象征着封建社会对女子自由选择的枷锁。

梁山伯虽身为县令,但官职卑微,与士族更是毫无关联,因此祝家对二人的婚事持反对态度。

面对家里的反对,祝英台与梁山伯约定私奔,她解下了束缚在脚上的绳子。

然而,不幸的是被祝母发现,祝母又让英台重新绑上。

这道枷锁越是挣扎便束缚得更紧,也预示着梁祝二人爱情的悲剧结局。

尽管母女二人在面对爱情时的选择不同,但最终都未能逃脱礼教与家族的压迫。在虚伪的门第观念之下,真挚的爱情显得无能为力。

此外,影片中“化妆”这一意象贯穿始终。

电影开头,通过祝父之口,我们得知当时的官宦之家盛行化妆,祝父更是此道中的热衷者,他日日擦抹“活血回春膏”,以期在气势上压倒其他官员大户。

英台曾对山伯表示:“我爹天天化妆,我不喜欢化妆。”

后来,祝父强迫英台出嫁时,命令全家上下都要化妆,并在英台哭肿的脸上强行抹上一层厚厚的脂粉。

而到影片结尾时,英台在哭坟祭奠山伯时,天降大雨,将她脸上的脂粉彻底洗净。

英台洗尽铅华,投入墓中与山伯同眠。在这里,“化妆”的寓意逐渐显现,它成为了封建礼教掩遮本真、抹杀人性的代名词。

04

如果梁祝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上演,恐怕大多数人会像祝夫人那样,不赞同英台与山伯的结合。

英台与山伯,表面看来就是白富美与凤凰男,这样的组合在网络上多半难逃被劝分的命运。

我们的社会似乎又在悄然回归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旧时代,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时代确实在进步,因为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确实可能让夫妻面临诸多困境。

然而,梁祝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

在影片中,当祝母逼迫重伤的山伯给英台写绝情信时,她痛心疾首地说道:

你以为愤怒就能改变你和英台的命运?

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

要怨就怨自己生错了地方、怨自己生错了时候!

生在这个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 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

要怨就怨你们有太多想法,

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

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以往的梁祝故事往往侧重于揭露封建社会中包办婚姻的罪恶,而这段台词则更明确地指出了梁祝故事发生的具体历史背景——东晋。

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时期,四周强敌环伺,境内流民四起,官场则被强大的门阀士族势力所掌控,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残酷格局。

本片最巧妙的设定在于,导演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故事背景改为梁山伯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县令后才去提亲。

尽管县令的官职微不足道,但也足以证明祝英台嫁给梁山伯后可保生活无忧。

更何况,梁山伯是一个有志向的青年,他的未来仍有很大可能继续升迁。

祝英台的父母反对这门亲事,并非出于对她生计的考虑,而是想将她作为联姻的工具,以巩固他们士族派系的权力。

至于对方是否爱祝英台,女儿是否幸福,他们根本不在乎。

如果祝父稍微为女儿的幸福着想,就不会将她的心上人打得半死,更不会在她泪流满面时仍强迫她上花轿。

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怎能不让人窒息?

门阀氏族之手肆意拨弄这对年轻人。

他们不仅将一对有情人无情拆散,更要让那些寒门士子历经艰辛考取功名后,再以门第之见将其梦想无情地拦腰斩断。

祝英台的家充满着“吃人”二字。

05

胡人把他们打的赶过江了他们仍然在盘算着自己的乌纱帽。

为了凸显这种虚伪和无能的士族权力斗争,导演甚至完全省略了马文才这个角色。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马文才的身份并不重要,梁山伯所抗争的是一个虚伪的社会。

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渴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打造一个自由的世界。

两个人绝非单纯的恋爱脑。

梁山伯在上学时,士族子弟都在玩乐,而他即使发着高烧也坚持夜读。

他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县令,才去提亲。

祝英台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爱情,从电影一开始,当母亲问她如果前方的路走不通该怎么办时,她挪开面前的阻挡物继续前行。

她要的是不被当作工具利用的人生。

梁和祝所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化作一双蝴蝶,而是挣脱束缚他们的茧。

即便没有阶级之差,门户之见,人依然会给自己或同类创造新的枷锁。

某种程度上说,梁祝的悲剧,是每一个人的悲剧。

【end】

来源:青于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