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百不担心陈丽君李云霄爆火后会离开 但还未能破译她们的出圈密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7 08:25 1

摘要:陈丽君和李云霄的出现,其实是证明了一个越剧发展的基本规律:越剧需要每个时代都出现一批明星演员来推动着它往前进步,并保证越剧持续舞台吸引力和维系戏迷观众的基础盘。

近期凤凰卫视的《近观中国》栏目做了一期名为“探访《我的大观园》”的节目,其中主持人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老师的一段对话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注:下面是主持人和蔡浙飞老师的相关对话的文字:

主持人:你不会担心她爆红以后以后就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离开小百花?

蔡浙飞:没有关系的。她们呢我相信不会离开。但是呢我觉得因为人人都有机会,现在红了的是陈丽君李云霄,未来还会有更好的更多的陈丽君李云霄。

主持人:那肯定啊。

蔡浙飞:所以我们的责任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更多的优秀青年一代。

蔡浙飞老师的回答让我们不禁对以下三个问题的产生思考。

第一:陈丽君和李云霄她们对于越剧发展的意义?

第二:陈丽君和李云霄的爆火出圈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二:陈丽君和李云霄这样的现象级流量戏曲明星可以再复制吗?

首先:陈丽君和李云霄她们对于越剧发展的意义?

陈丽君和李云霄的出现,其实是证明了一个越剧发展的基本规律:越剧需要每个时代都出现一批明星演员来推动着它往前进步,并保证越剧持续舞台吸引力和维系戏迷观众的基础盘。

从这一点上,君霄她们的角色作用和之前那些越剧前辈们没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认为越剧发展到今天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要感谢前面的三波功臣。

第一代功臣就是那些首度进入上海试水的越剧先辈。

1917年5月,越剧的前身“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演于十六铺新舞台原址新化园。越剧从浙江嵊州发展到上海,是其从地方小戏蜕变为全国性成熟剧种的关键一步,实现了从 “乡村娱乐” 到 “都市文化消费” 的转型。而上海作为全国的艺术文化中心之一,戏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迫使越剧吸收其它剧种如昆曲、话剧等剧种的长处,推动了表演体系规范化。同时立足于上海,也能辐射整个江浙,为未来越剧成为华东地区主要剧种之一打下了基础;

越剧的第二代功臣是以袁雪芬、范瑞娟、尹桂芳等一批创派宗师。就越剧发展,袁雪芬和范瑞娟两位宗师在四工调以外创造了的尺调腔和弦下调,丰富了越剧唱腔体系;同时十三个越剧流派通过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跨流派的合作,从演员、文创和舞台唱演三方面构建了越剧的核心竞争力。

这方面,重点谈一谈袁雪芬宗师对越剧的两大贡献:第一个就是联合其它进步文艺工作者发起新越剧改革,学习话剧建立以编导制为核心的艺术机制,同时引入立体布景、灯光音响等现代舞台技术,使越剧从传统小戏升格为成熟的戏剧艺术;其次就是跟进进步团体,密切的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形成《山河恋》《祥林嫂》和《江姐》等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剧目,从一开始就让越剧走在深度结合人民群众、维系和服务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正确道路。

越剧的第三代功臣主要是以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代表的一批等上海中生代越剧演员和以茅威涛、吴凤花等一批浙江的中生代演员。她们的贡献虽然远不如先辈,但她们在越剧低谷的时候仍然坚守舞台,并保持和拓展了前辈宗师的流派艺术水准。上越对于传统剧目如《梁祝》《红楼梦》等的继承,以及浙百以茅威涛为代表的一系列越剧革新试验都保证了越剧始终站在戏曲艺术发展的前沿。

如果说今天的陈丽君和李云霄是越剧明星,而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等宗师以及方亚芬、钱惠丽和茅威涛这一代的老师们同样也是她们那个时代的越剧明星。这不仅仅体现在越剧革新和发展上,也体现在越剧观众群体数量的增长和巩固,以及一部剧的票房保证上。所不同的是陈丽君李云霄她们更多是更大范围的出圈,吸引了原先不关心越剧的一批流量粉丝。

不管是哪种方式,打造有票房保证的明星演员是越剧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君霄的出圈以及她们主演剧目的成功票房,已经告诉我们当下的越剧不能再老是守着当下固有的一批戏迷,而是要将越剧艺术更多向广大的群众去宣传,去扎扎实实的扩大戏迷基础盘。就那些流量粉丝是有很多并不熟悉越剧,也不是因为热爱越剧艺术而去现场观剧,她们单就是为了君霄身上某些吸引人的特质、纯粹是作为个人的粉丝而过来的。但那么大的流量盘,只要我们能够持续的将其中那怕十分之一的流量粉丝吸引成越剧的固定戏迷,那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功,是越剧未来持续发展的根本。

其次:陈丽君和李云霄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

我觉得君霄的出现是偶然中的必然。

从偶然的角度来说,君霄新龙门出圈,如果没有当下活跃的媒体传播环境、没有像新龙门这样一部能够聚焦角色的新编剧的出现、没有君霄两位天然搭档形成化学反应、没有陈丽君本身特有的个人魅力,或者新龙门这部剧早出五年和十年,再开一句玩笑话如果茅老师退休后没有那么大的“野心”雄心,去搞什么蝴蝶剧场,而是直接回去种花休闲了,或许就没有当下的君霄破圈爆火;

但为什么也是必然,为什么在新龙门那么多条件不错的专业演员中,只有君霄出圈?

主要还是在陈丽君和李云霄的舞台实力,还有她们的个性容易吸粉。

不管有些越剧迷老是质疑浙百年轻演员的实力,但就横向比较和舞台表现及获奖数量而言,陈丽君李云霄就是90这一代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尽管她们的舞台实力相比同年龄段的那些中生代大师们还有一些差距。

钱惠丽老师说要红出圈,而不是出圈红。这句话放在君霄身上完全合适。一个早就在抖音等媒体上尝试吸粉,对媒体流量热度有着充分的认知,一个人淡如菊,但又给粉丝坚强美好的个人观感,君霄她们的个性上确实很不一样,但相同的是她们在专业上都是很扛打的,她们的舞台意识也非常好,知道如何展现自己最打动人的一面。

最后:陈丽君和李云霄这样的现象级流量戏曲明星可以再复制吗?

未来肯定会再出现一个或很多个陈丽君李云霄这样的明星演员。但未必会是那个院团简单复制出来的,而是有一套培养机制再加上偶然的运气因素。

我相信不管是浙江小百花,还是上海越剧院,或者其它各地的越剧院团,都有机会培养出如陈丽君李云霄这样实力和魅力兼备、也能讨喜观众的年轻演员。问题是这个院团能否把好当下观众的脉,能否制作出类似《新龙门客栈》这样别样体裁剧目或者其它娱乐载体,给演员创造吸引流量的机会。而这个流量更多对向的是越剧以外无限数量的普通观众。

虽然蔡浙飞老师很有信心再培养出君霄这样的演员,但个人认为恐怕浙江小百花的领导们还没有对于君霄这波带来的流量给与足够分析和研究,并没有找出君霄出圈的规律。如果是各个院团都对于君霄如何出圈更多只是倾向一种运气和偶然因素的认知,而没有去尝试再创造类似的机会,那么即使现下团里就有几个和君霄一样出色并有出圈潜质的年轻演员,最后的发展也无非是一一个个魏春芳老师,就是茅老师说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但我仍然相信,未来的浙江小百花院团的领导和老师们一定会破译出君霄出圈爆火的密码,如她们所说的如陈丽君和李云霄这样优质的年轻演员并不会成为舞台上的暂开昙花。陈丽君李云霄的出现时时告诉我们越剧圈是如此一个上进、聪慧和团结的队伍,她们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这个时代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会有一批人最先闯出一条大道出来。

来源:蓝蓝天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