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演员张翰因名下烧烤店被起诉一事登上热搜,再次引发公众对娱乐圈明星跨界创业的广泛讨论。这已不是张翰第一次因负面新闻成为舆论焦点,从早年拖行交警的法制争议,到去年自编自演的《东八区的先生们》因侮辱女性情节被下架,再到如今创业项目陷入纠纷,这位曾经的"霸道总裁
从《东八区的先生们》到烧烤店风波 张翰的"翻车"之路何时休?
近日,演员张翰因名下烧烤店被起诉一事登上热搜,再次引发公众对娱乐圈明星跨界创业的广泛讨论。这已不是张翰第一次因负面新闻成为舆论焦点,从早年拖行交警的法制争议,到去年自编自演的《东八区的先生们》因侮辱女性情节被下架,再到如今创业项目陷入纠纷,这位曾经的"霸道总裁专业户"似乎正在经历职业生涯的持续滑坡。
明星跨界创业:光环下的风险暗礁
张翰的烧烤店风波并非个案。近年来,娱乐圈明星纷纷试水商业领域,从餐饮到服装,从美容到科技,几乎无所不包。然而成功者寥寥,翻车者却层出不穷。陈赫的贤合庄、郑恺的火凤祥等明星餐饮品牌都曾因食品安全、加盟纠纷等问题陷入舆论漩涡。明星自带流量的光环看似能为创业项目保驾护航,实则暗藏诸多风险。
有业内人士分析,明星创业项目往往存在"三宗罪":一是缺乏专业管理团队,仅靠名气支撑;二是品控把关不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加盟模式混乱,容易演变为"割韭菜"的嫌疑。
张翰此次被起诉的烧烤店,就被网友质疑是否存在利用明星效应吸引投资后管理不善的问题。
从荧幕到商场:张翰的跨界困局
回顾张翰的职业生涯,可谓高开低走。2009年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一炮而红,塑造的"慕容云海"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此后十余年间,他始终未能突破"霸道总裁"的表演窠臼,演技饱受诟病。2022年由其担任制片人、编剧并主演的《东八区的先生们》豆瓣评分仅2.2分,剧中扯内衣带等情节更被批为"侮辱女性",最终遭广电下架。
演艺事业遇阻后,张翰似乎将更多精力转向商业领域。除此次涉事的烧烤店外,他名下还有多家文化传媒公司。然而明星光环在商场上并非万能钥匙,缺乏专业运营和诚信经营,再大的名气也难以持续。张翰七年未播的两部古装剧《锦衣夜行》《锦衣飞龙》曾以2814万起拍却无人问津,就是前车之鉴。
"明星杀猪盘"疑云:是经营不善还是另有隐情?
对于张翰烧烤店被起诉一事,网络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这只是明星跨界经营不善的又一案例,但也有声音质疑是否存在"明星杀猪盘"的可能——即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投资后,通过复杂股权结构或经营手段使投资人权益受损。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已有多个明星餐饮品牌被曝出类似问题:明星本人可能仅持有少量股份或只是"挂名",实际运营由专业团队操盘,一旦出现问题,明星可以迅速撇清关系。而张翰此前在《东八区的先生们》中的种种争议表现,以及拖行交警等黑历史,都让公众对其商业诚信产生质疑。
娱乐圈跨界创业的警钟:名气不是免死金牌
张翰的案例给娱乐圈明星敲响了警钟:商业领域不是可以随意玩票的后花园。名人效应带来的初始流量如果不能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终只会反噬明星本人的口碑。尤其对于像张翰这样已有诸多负面新闻的艺人而言,每一次商业纠纷都是在消耗所剩无几的公众信任。
明星创业要想走远,必须放下"割韭菜"的侥幸心理,真正沉下心来学习商业规则,建立专业团队,把控产品质量。否则,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又一个"翻车"现场。而对于公众而言,面对明星创业项目也需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名人光环蒙蔽双眼,毕竟商业场上,名气从来不是免死金牌。
来源:特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