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的他,还是个在北京租着地下室、靠跑龙套为生的"十八线演员"。而她,是圈内知名编剧的掌上明珠。
2001年,31岁的张嘉译在剧组片场,第一次见到漂亮的杜珺,就心动了。
那时的他,还是个在北京租着地下室、靠跑龙套为生的"十八线演员"。而她,是圈内知名编剧的掌上明珠。
剧组杀青后,两人就在一起了。
但是,这段浪漫的爱情,却在短短几年后潦草收场。
2001年的春天,张嘉译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拼命在北京各个剧组奔波讨生活。
他那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身朴素的着装。
31岁的他已经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却始终没能迎来事业的真正起色。
在《帕米尔医生》剧组选角时,编剧一眼看中了张嘉译身上的潜质,将他推荐给了剧组。
对于张嘉译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剧组中,张嘉译邂逅了活泼开朗的杜珺。
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星二代"有着美丽的外貌,开朗自信,瞬间吸引了张嘉译的注意力。
他特别绅士,从帮忙整理剧本到准备热水,再到下雨天主动送伞,这些细节被杜珺默默记在心里。
剧组杀青那天,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杜珺点头同意了。
杜珺的父亲是圈内著名编剧,妈妈是知识分子。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偏偏看上了一无所有的北漂小演员。
但那时沉浸在爱情中的他们都没想到,这段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注定不能长久。
婚后,杜珺宛如主动减少了拍戏工作,变身居家小能手。每天变着花样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正当外人以为这对"门不当户不对"的夫妻能够创造奇迹时,婚姻的裂痕却出现了。
张嘉译和杜珺都是性格直爽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刚开始,两人还能感到彼此的真诚。
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显现——"你能不能好好说话?"成了两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一个电视剧该不该接,两人能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家里东西该不该买,也能吵得不可开交。明明都是为对方好,可话一出口就变了味。
有一次吵架,杜珺脱口而出,没有自己的编剧父亲,张嘉译走不到今天。
这种话语或许是气话,但却深深刺痛了男方的自尊心。
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刺痛着彼此的心。两人又都要强,不肯低头。
终于有一天,两人都累了。没有狗血剧情,没有第三者插足,就是单纯地累了。这段开始时轰轰烈烈的婚姻,在平静中画上了句点。
分手后,张嘉译独自回到北京,继续在各个剧组奔波。
2004年,他在电视剧《国家使命》的拍摄中认识了王海燕。
初次见面并不愉快——张嘉译想删减王海燕的对白,引起了她的不满。
不过,误会解除后,两人开始频繁接触,并逐渐产生了好感。
王海燕性格直爽大方,不计较小事,对男友的专业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她眼中,张嘉译是一个有潜力的演员,值得她全力支持。
2007年,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10年,他们迎来了宝贝女儿张译心。
在妻子的支持下,丈夫的事业开始腾飞。2009年,他在热播剧《蜗居》中饰演的宋思明成为经典角色,让他一战成名。
此后,他主演了《半路夫妻》、《国家使命》等多部热门剧集,还凭借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华鼎奖最佳男主角和金鹰奖等多项大奖。
如今的张嘉译已成为圈内公认的实力派演员,不仅事业有成,家庭也幸福美满。
在采访中,他常常感慨自己如今的生活:"能有一个理解支持我的妻子,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而杜珺则选择了远离聚光灯的生活。离婚后,她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2005年以后,她仅客串过几部电视剧,没有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2010年,她转型幕后,担任父亲公司的制片人。
感情生活上,她选择和一位圈外商人结婚,生下儿子后一直定居在上海。
现在的杜珺,偶尔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
杜珺当初选择了一无所有的张嘉译,是因为看中了他的人品和潜力。
但是,当两人的性格差异和生活观念冲突显现时,再深的爱情也难以为继。
相比之下,张嘉译与王海燕的婚姻则显得更为稳固。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事业上的伙伴和知己。
妻子理解丈夫的工作性质,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而丈夫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家人,维系家庭的温暖。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