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国产电影《不说话的爱》可能还有过另外一些片名备选,比如《无言的爱》或《情深说话未曾讲》,分别是巫启贤与黎明的老歌。其实这些片名大差不差,对于这样一部听障题材的电影来说,都很合适。不过,“不说话”三个字似又暗含一些玄机——并非是因为生理缺陷没法讲话,而像是
今年的国产电影《不说话的爱》可能还有过另外一些片名备选,比如《无言的爱》或《情深说话未曾讲》,分别是巫启贤与黎明的老歌。其实这些片名大差不差,对于这样一部听障题材的电影来说,都很合适。不过,“不说话”三个字似又暗含一些玄机——并非是因为生理缺陷没法讲话,而像是主观上选择不开口。要么另有隐情,类似于周杰伦唱的,“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要么是真爱无需语言,情义两心自知,也只有电影里的那对父女,才有这样的默契。
近些年残障题材影片陆续出过不少,从《推拿》《宝贝儿》《小小的我》到近期的《独一无二》,主人公多是传统意义上的浮世畸零人,从生理到心理,方方面面都是。这让他们的故事一开始就被罩上一层悲情色彩,然后是在崎岖里看阳光,尘埃里开花朵,夹杂温情、励志、救赎、成长等元素。观众自从踏进影院的那一刻起,观影情绪已被先行定调,手帕和纸巾都带好了吗,预备好要泪奔一回。看这类影片,有这样的反应,才能算宾主尽欢,终得圆满。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说话的爱》未能免俗,必得按照这些套路来,不能有意外事故旁枝斜逸,让观众期待落差。乍看电影里张艺兴饰演的聋人父亲小马,含辛茹苦一人带大女儿,总会让人想起银幕上那些底层父亲形象,比如《寻子遇仙记》里的卓别林、《当幸福来敲门》的威尔·史密斯,以及华语电影里的此类父亲,《父子》里的郭富城、《长江七号》里的周星驰等等,每一个父亲的境况,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聋人生存固然艰难,但生而为人,谁人不苦,所以电影里的小马到底该怎样才能让观众共情,乃至同掬一把泪呢。
电影给出的一种可能,也相当极端:小马被一个专门利用聋人犯罪的团伙盯上了,为了女儿的学费、争夺抚养权的律师费,他不惜铤而走险,走上撞车骗保的犯罪之路。这是拿肉身与生命去搏一把的险招,甚至可以说是亡命之徒才会有的举动,稍有不慎,女儿便会没了父亲。为了成全这样一个极富牺牲精神的父亲形象,小马不得不当一个武夫,看去壮烈,实则鲁莽。
拯救整个故事的,却是女儿木木视角的那些讲述。“不说话的爱”,其实更是说来自女儿对父亲的爱。在童年时期,女儿是父亲及聋人朋友与外界的桥梁,他们养育了她,也离不开她。在电影里,女儿两次闭口不讲话,切断与世界的联系,第一次是被送去上学时,她不愿告别那个聋人世界,另一次是发现父亲的罪行后,她以离开的方式确保父亲不再为她铤而走险。这些时候的她,显示出超越年龄的成熟,那份爱,不言自明。
多年后女儿长大成人,向人描述聋人时说,“他们安静地表达爱的方式,很容易被这个热闹的世界忽略。”故事的重点,便落在聋人世界如何让一位女性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她最终成为一位手语翻译。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