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5日,章子怡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组与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合照,并配文直呼:“《我的大观园》还是好上头!我和女儿两个越剧小白直接被你圈粉。”照片中,素颜的章子怡与陈丽君并肩而立,笑容灿烂。这场看似寻常的观剧互动,却因章子怡的“破圈”点赞和陈丽君的越剧创
2025年5月25日,章子怡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组与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合照,并配文直呼:“《我的大观园》还是好上头!我和女儿两个越剧小白直接被你圈粉。”照片中,素颜的章子怡与陈丽君并肩而立,笑容灿烂。这场看似寻常的观剧互动,却因章子怡的“破圈”点赞和陈丽君的越剧创新,掀起了一场传统戏曲与当代审美的热议。
作为国际影坛的“国际章”,章子怡的观影口味向来以电影艺术片为主,此次罕见提及越剧并公开表达热爱,引发了公众对《我的大观园》的好奇。她在文中特别提到“宝哥哥的扮相美到失语”,并感叹“折扇一展、唱腔一落,分明是在用眉眼雅韵偷心”。这种直白而感性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她对陈丽君表演的欣赏,更折射出越剧《我的大观园》在年轻观众中的感染力。
章子怡的女儿被圈粉的细节同样耐人寻味。作为“00后”一代,她对传统戏曲的兴趣被激发,侧面印证了陈丽君在《我的大观园》中突破传统程式、融合现代审美的尝试已初见成效。
《我的大观园》是陈丽君首次担纲主演的原创大戏,剧中她饰演的贾宝玉以“叛逆者”形象颠覆传统认知。导演徐俊透露,剧中“滚楼梯”的经典片段,陈丽君从3米高台连续翻滚数十次,只为精准传递角色从挣扎到绝望的情绪递进。这种“以身试戏”的狠劲,延续了她从《新龙门客栈》到春晚舞台的敬业风格。
更值得关注的是陈丽君对贾宝玉的“再解读”。她将角色塑造成“时代的异类”,强调其“永不低头”的个性与对情感的忠贞。剧中,宝玉挨打后仍高喊“我错了吗?我没有错,又为什么要认错?”的台词,被观众视为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隐喻。这种将古典文学与现代精神结合的创作思路,让《我的大观园》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
陈丽君的走红并非一帆风顺。她因在央视节目中误称“贾宝玉是长子长孙”引发争议,被质疑专业素养。此次《我的大观园》巡演,她以“练功房女孩”的执着,将伤病视为职业常态,用数十次摔倒打磨出“宝玉之魂”。
面对流量,陈丽君展现出清醒认知:“流量会来也会走,重要的是用新创造留住观众。”这种态度与章子怡的“拼命三娘”精神不谋而合——两人皆以极致投入跨越领域壁垒,一个在光影世界塑造经典,一个在戏曲舞台激活传统。
《我的大观园》的成功,标志着越剧从“博物馆艺术”向“活态文化”的转型。陈丽君的表演融合了尹派小生的婉转唱腔与影视化肢体语言,剧中非遗苗绣服饰、现代舞台技术的运用,让百年越剧焕发新生。而章子怡的“自来水安利”,则进一步将小众艺术推向大众视野。
文化学者指出,这种跨界互动打破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界限。越剧不再局限于茶馆戏台,而是通过影视、综艺、国际巡演等渠道,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国潮”。
章子怡与陈丽君的这场“双向奔赴”,恰似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对话。当影后为戏曲驻足,当“顶流”演员为角色倾注心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光环,更是一个时代对文化传承的集体热忱。
来源:飞向属于自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