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解析(一)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5 14:30 2

摘要:《西游记》虽然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四大名著之一,但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只是来源于央视86版的同名电视剧。虽然这部剧确实十分经典,《敢问路在何方》、《云宫迅音》的音乐一响,DNA都要动了。但看完电视剧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取经路上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跟原著还是有

菩提祖师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却经常打不过取经路上的妖怪?《西游记》到底讲了什么?有何寓意?

《西游记》虽然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四大名著之一,但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只是来源于央视86版的同名电视剧。虽然这部剧确实十分经典,《敢问路在何方》、《云宫迅音》的音乐一响,DNA都要动了。但看完电视剧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取经路上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跟原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们先跟着原著重游一下西游世界。

西游记的地图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一样的,共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均为梵语音译。大唐是在南边赡部洲。

东边胜神州有个小海岛,叫傲来国,旁边有座花果山,花果山不是普通的山,而是十大仙洲、三大仙岛的祖脉,类似世界的发源地。山顶上有块仙石,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华,渐渐灵通,内育仙胞,产一石卵,遇风化猴。

石猴一生下来就拜了拜四方,眼睛发出两道金光,惊动了天上。玉帝派千里眼顺风耳一查看,他眼里的光,一吃凡间的东西就消失了。玉帝说,没事儿,仰仗天地精华生的一只猴,不足为异。

石猴在山中跟一群猴子无忧无虑生活了很多年,突然有只猴变成了哲学猴,开始探索万物之源了,问这山涧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随后他们找到一股瀑布,石猴奋勇当先钻了进去,找到了一片宽阔的安身之地,正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众猴拜他为王,称为美猴王。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过了300来年,猴王突然忧伤了,他意识到生命是有尽头的,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都哭了,忧虑生命无常。

只有通背猿猴说,大王您这是道心开发了啊!天地间有三类是可以躲过轮回,不归阎王老子管的,乃是佛、仙、神圣,但他们生活在人类世界。猴王一听,立马决定下山,走遍天涯海角,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术。

猴王天生聪慧,勇敢有魄力,有远虑,而且执行力强,肯抛下眼前的安逸和荣华富贵,第二天便收拾包袱出发了。他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来到了南赡部洲人类世界,学人礼,学人话。可他并没有找到佛仙神圣之道,因为他发现世人均是为名为利之徒,没有空想修行那事,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过了八九年,他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才终于找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此时距离花果山,已经有两个“十万八千里”了,相当于孙悟空一个人已经取过两回经了。灵台方寸和斜月三星,都是字谜,灵台方寸就是心脏位置,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写法,斜着的月亮就是弯勾,旁边三颗星就是三个点。

而第一回的题目就叫做:根育孕源流出,性修持大道生。猴子的寓意就是心、灵。

对于《西游记》,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所谓修行者见修行,权谋者见权谋,而我个人更认同同时代明代文人们的解读,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世界观,明代时期的文人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西游记》的主旨之一在于修心,是一部讲述内心成长与磨炼的故事。当然更是一部讽刺现实的小说,讥佛讽道,写的都是神话,其实都是人间。

猴王此时已经离家十多年了,他受一个樵夫指引来到了洞口,却不敢敲门。有个道家打扮的仙童打开门,说是师父未卜先知,教他出来迎接修行者的。这师父便是菩提祖师,关于他的形象,书中有一段描写: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洞中仙童都是道家打扮,祖师身份却是佛家身份,大觉金仙是什么意思呢?宋徽宗崇道灭佛,下令将佛教纳入道教,将佛祖改称为大觉金仙,罗汉、菩萨改称仙人、大士。所以菩提祖师的身份是比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更高级,和如来一个级别与天同寿的佛祖。

祖师问猴王姓啥?猴王答: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猴哥没本事之前谦虚礼貌得不行啊!有本事了就吃俺老孙一棒!

祖师赐名孙悟空,孙是婴儿之本论,悟是辈分,空是打破顽空须悟空。

拜了师以后,孙悟空被安排在洞中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扫地锄园,挑水砍柴,一晃就是六七年。

一天,祖师登坛讲大道,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菩提祖师是儒、释、道三家贯通的大法师。悟空在旁喜得抓耳挠腮,觉得师父讲得实在太好了。

在《西游记》乃至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佛教也好,道教也好,儒家圣人也罢,只要能上天,都是仙,都是值得尊敬,可以拜一拜的。不像西方那些,信仰稍微有点不同,就称对方为异教徒,要拿刀砍对方。

悟空此时已经开悟,知道师父说的好在哪里了,听得懂才喜嘛。祖师见他识得妙音,便问他,到洞中多久了。悟空明明都学习礼法了,却故意说,我不知多少时节,只知道去山后砍柴,见一山好桃树,吃了7次饱桃了。

已经7年了。师父问他想学什么?他虽答但凭尊师教诲。但师父连讲了好几个谜语一样的法术,他都说不得长生的不学。

师父跳下高台,你这猢狲,这不学那不学,想咋滴。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听讲的都怨他,好不容易师父才出来讲一次法,被你搅黄了。

悟空却一点也不生气,满脸赔笑,他已打破盘中之谜:祖师打他三下,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

山中又没计时的,悟空只能黄昏时就开始数自己的呼吸数,约到子时才去找师父。祖师也十分欢喜,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这天生地成的猴是个可传之猴啊!

祖师当晚便教了他长生的口诀。过了三年,又告诉他即使长生也要防“三灾利害”,即雷灾、火灾、风灾。因为修玄本来就是夺天地之造化,每500年都会有一次劫难,祖师便教他72般变化躲避劫难,又教筋斗云摆脱束缚一日云游四海。

春归夏至,一日,悟空在众师兄的起哄下卖弄本事,菩提祖师怒了: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怎么能人前卖弄?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要低调做猴啊!

此时悟空已经离开花果山整整20年了。祖师要逐他出师门: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

我们的老师叫我们不要说出是他教的,是担心我们丢人。孙悟空的老师肯定不是,因为还有下半句: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番身!

话说的这么重,事情肯定不简单啊,肯定是步大棋啊。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飞回了花果山,水帘洞却被一个混世魔王占了,还抓了不少猴子猴孙。悟空虽然打他不在话下,却被嘲笑没装备,穿个红衣服黄褂子,不僧不俗,连个披挂兵器都没有。

于是孙悟空先去傲来国施展法术抢了一批兵器,分给猴子猴孙。会聚47000余猴,每日练兵。满山怪兽,72洞妖王,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每年献贡,有跟着一起练兵的,也有随节征粮的,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俨然已成一方割据势力。

此时孙悟空已经是占山为王,统治整个花果山了。身份地位上来了,还没配得上他的装备,便去东海龙宫找老龙王。老龙王也是老社会人了啊,一看这猴王使了个闭水法分开水路,直接来到了海底,也不知他何方神圣,直接称呼为“上仙”。见他本事大,也不轻易得罪,只把宝贝一一献上,直到猴哥选中了13500斤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西游记》中的数据都是有寓意的,据《黄帝八十一难经》记录,人一日一夜共13500息,重13500斤金箍棒代表人的呼吸,是孙悟空的意,可以跟着他变大变小。

东海龙王又召来南海、北海、西海三位龙王兄弟给他凑了身披挂:西海龙王送藕丝步云履,北海龙王送锁子黄金甲,南海龙王敖送凤翅紫金冠。只打发他出了门,启奏上天,等天诛猴。

有了武器的猴哥更加威风了,开始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王、猕猴王、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

一天,七王聚会后,猴哥喝得酩酊大醉,来了两个地府的来勾孙悟空的魂。猴王怒了,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你幽冥界阎王管,你竟敢来勾我。啪啪把两个勾死人打成了了肉酱。

西游记文风特别幽默,鬼卒立马跑去汇报:祸事!祸事!外面有一个毛脸雷公,打进来了!慌得十个冥王也急忙高声应到:上仙留名!上仙留名!可能同名同姓的勾错了。

猴哥端起金箍棒,翻开生死簿,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面写着:天产石猴,寿342岁,善终。为什么修得长生的孙悟空只能活342岁?有可能菩提祖师教的口诀只是长寿不是长生,而更有可能的是讽刺生死簿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

孙悟空自然是不服,拿起笔哗哗把自己的名字和猴属类的名字都叉掉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十王不敢接近,也是跟龙王们一样,准备上天告状。

玉帝同时接到龙宫、地府两路状告,想遣将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招安。授他一个小官职,拘束在此,如果他到时候不服,也可就地擒拿,不用兴师动众。

猴哥一听圣旨招他上天当官,开心得不得了,大喜!上了天也不参拜玉帝,封了个弼马温。猴哥刚当职其实是非常认真的,清点马数又征备草料,日夜不睡,滋养马匹,把那些天马都养得肉肥膘满。

结果过了半个月,同僚们请他吃饭。这证明猴哥同事关系处的也是很不错。猴哥突然问道,我这弼马温是个几品啊?没品啊?想必是极大的,结果是不入流的最卑贱的职位。猴哥这时被伤了自尊,我本在花果山称王称祖的,你们却只是哄我来养马,拿出金箍棒,一路打砸出去,众天丁也不敢阻挡。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所以织女是每天都见到牛郎,只有牛郎是每年才能见织女一回?回到花果山的孙悟空又有很多妖王鬼王来拜,两个独角鬼王奉承他做了个“齐天大圣”。

玉帝听说后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下界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大呼玉帝不会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若他封我为齐天大圣,我就不动刀兵。如若不依,我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

李天王派出了先锋巨灵神和儿子哪吒,都败阵而回。那72洞妖王和六弟兄得知孙悟空打赢了,都纷纷跑来贺喜,饮酒作乐。

这时太白金星又向玉帝建议,不就是一个封号吗?给他加个空头衔,有官无禄,养在天庭,收住他的邪心,不生狂妄就是了。直接剿猴会让其他妖魔团结起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好的办法还是《水浒传》的套路——招安。让匪去剿匪,妖去剿妖。

这主和派的太白金星对孙悟空十分礼貌,两次都是亲自下去给他封官。孙悟空也是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对他敬重有加。

玉帝命人建了个大圣府,天上有33座天宫,72重宝殿,但玉帝偏偏吩咐,把大圣府设在了蟠桃园旁。官品只说是极品,猴哥好面子,有了大圣这个名头也非常高兴。作为三界第一社牛,天天没事干就东游西荡,和各路神仙称兄道弟。

看他太闲,玉帝又给他安排了一个看管蟠桃的活。蟠桃相当于仙人们的俸禄,蟠桃园一共3600株桃树,1200株小桃三千年一熟,吃了成仙健体;1200株中桃六千年一熟,吃了长生不老;1200株大桃九千年一熟,吃了与天同寿。

猴子偷桃那是天性,还让他看桃,这不妥妥的诱导犯罪吗!何况这桃子吃了还体健身轻,长生不老,猴哥最贪图宝贝了。悟空本也用心看管桃园,只是蟠桃熟了实在太诱猴,他隔两三天就躲树上饱吃一顿,而且只吃九千年一熟的高级桃。

本来只是偷个桃,结果七仙女来摘桃,他才知道王母娘娘蟠桃会没请他,这多没面儿啊!猴子定住七仙女,又假传圣旨唤赤脚大仙去了通明殿,自己变成了赤脚大仙的模样进了瑶池,其他仙人还没来,满屋的玉液琼浆、佳肴异品,这哪忍得住啊!猴哥变出瞌睡虫定住了天上打工的服务员们,扯开肚皮痛饮一番,喝得醉醺醺准备回府睡觉,结果走错了路,走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

太上老君正在和燃灯古佛讲道,众仙童、仙官都在认真听讲。燃灯古佛后文也有介绍,是灵山的过去佛,现在佛是如来佛祖,还有个未来佛是弥勒佛。所以《黑神话悟空》里弥勒佛有一句台词叫:既见未来,为何不拜!

猴哥一看丹炉旁边的葫芦都是金丹,有缘!有缘!跟吃炒豆子一样全都吃了。一时间丹满酒醒,不好!不好!这祸闯大了,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打包了美酒,逃回了花果山。天上百天,地上已经过了百年了。花果山中的众妖纷纷为他接风洗尘。

猴哥本只是用定身法定住了七仙女,结果七仙女给王母告状:大桃半个也没了,还添油加醋说大圣行凶拷打。1200棵九千年一熟的大桃,一米三的猴哥百天两三天去吃一次,能把桃都吃光吗?

造酒的又给玉帝告状,玉液琼浆、八珍百味全被偷了,明明前面只是“拿了些”,一只猴能把整个宴会的东西全吃完吗?

太上老君也来了,作为道家一号人物,地位高,排面很大,玉帝马上同王母出迎。老君说做丹元大会的九转金丹全被偷了。那么珍贵就直接放炉边,没一个人看着,老君你就说是不是故意放水吧!

这大闹天宫约等于平账大会啊!

接着赤脚大仙也来了,告知大圣假传圣旨。玉帝立马差了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等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围困花果山,捉拿孙悟空。这名单差不多等于猴哥天上结交的狐朋狗友,领头的哪吒还是前面刚打输了的。

后文章节狮驼岭有个文殊菩萨的青狮坐骑也曾大闹过天宫,后面也是啥事都没。有本事的和有背景的都不能轻易下狠手,毕竟以后说不定又还得当同僚呢。十万天兵打不过孙悟空也正常,毕竟朱祁镇20万精兵御驾亲征也会身陷土木堡。

十万天兵很给面子,把臣服孙悟空的独角鬼王与72洞妖都捉去了,偏偏一个猴子猴孙都没抓到。孙悟空心态那是相当好,化了分身,打了一天,打累了,先睡个觉吧,睡醒再说。

参加蟠桃会的观音菩萨得知了蟠桃会的闹剧,建议玉帝派二郎神杨戬出战。二郎神是玉帝妹妹私自下凡和凡人生的私生子,还上演过一番劈桃山救母,却没有成功的戏码,跟舅舅关系很不好,听召不听宣,即听从调动,但拒绝奉召进见。

二郎神不住天庭,而是住在人间的灌江口,他奉命带着梅山六兄弟来到花果山。在家不认玉帝舅舅的他,一出门却对猴哥自报家门是玉帝外甥。天上的各路神仙都在看热闹,看二郎神跟猴子斗法。

二郎神跟猴哥没交情,有个玉帝舅舅,谁也不用放在眼里,一点都不用手下留情。他俩虽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可猴子猴孙们打不过梅山六兄弟,猴哥心慌,露了败相,变做麻雀飞走了。两人玩耍一般变了好些花样,猴哥使了个隐身法,不见了。

李天王拿照妖镜一看,猴哥去灌江口偷二郎神老家去了!他化成了二郎神的模样,替他上岗查香火。见二郎神撞进来,现出本相: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猴子最大的天性不是偷桃,而是贪玩,这么多人抓他的关头,他都还在耍耍,不愧是人间喜仙。

二郎神也没能捉住孙悟空。观音打算高空抛物,丢个净瓶偷袭一下猴头。太上老君说,啊,你这是个瓷器,别打碎了,我这有个金刚琢,我来丢。猴哥只顾苦战七圣,一下被打中了天灵盖,跌倒在地。

能砸中猴哥的自然不是一般宝贝,老君也介绍了,这可是当年过函谷关,化胡为佛时用来防身的。化胡为佛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到西域化身佛陀,成立了佛教,对西域人教化的传说,意思佛道本也是一家。

哮天犬追过来咬住了孙悟空的腿,七圣用勾刀穿了他的肩胛骨,终于捉住了他。观音菩萨也很会做人,天上这么多神仙,捉猴的功劳还是给了玉帝的外甥。

可怎么处置孙悟空又是个问题了,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仙丹的孙悟空,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剁也剁不动,砍也砍不死,雷打火烧,丝毫不损。

太上老君将他关入八卦炉,他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眼睛熏红了,得了眼病,唤作“火眼金睛”。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火候俱全,大家都以为猴子已化为灰烬,老君开炉取丹。猴哥纵身一跃,蹬倒八卦炉(炉子踢翻后变成了取经路上的火焰山),推了一把老君,放倒一众人。拿出金箍棒,不分好歹,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一路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和护驾的王灵官战得难舍难分。惊动了玉帝,特请如来救驾。玉帝跟明朝当时的皇帝嘉靖一样,开始玩制衡了,道教太上老君的方法不管用,叫来了佛家的如来。

此时的猴子已经是一颗成魔的心了,质问如来佛祖哪来的,敢来管他?如来慈言善目,给猴子做了个自我介绍,又问猴子师从何方,为何如此猖狂。猴子谨遵菩提祖师教诲,只说自己是寻师悟太玄,道家学派来着。强者为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叫玉帝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

从一开始只是想到得到尊敬,到被看低被抓被八卦炉练,猴子已经彻底暴走了,觉得自己本事无边,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离谱。

佛祖呵呵冷笑道:你一个猴子成精,怎么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1750劫,每劫129600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一个初世为人的畜生,何出此大言!趁早皈依,免遭毒手,伤了性命 ,可惜了本来面目。

电视剧当初是带着任务拍的,剧中玉皇大帝就是封建社会的代言人,耳根子又软,遇到事情就不知怎么办,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要反封建、反压迫。实际玉帝已经2.268亿岁了!实力深不可测,如来都是用的“救驾”,是十分尊敬的。

当初“一生无性”的小猴子已经走远了,如今狂妄的猴子自然是没能翻出如来的手掌心,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贴了个符,由土地监押,饿了喂铁丸子,渴了喂铜汁儿。

这符也很有意思,叫唵嘛呢叭咪吽:是梵语莲花珠的译音。明代民间故意把这句话说成“俺把你哄了”,表达当时对迷信佛教的讽刺。

如来降服了妖猴,玉帝设宴谢佛恩,天界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名为“安天大会”。宴会上,王母亲自摘了一堆九千年一熟的顶级大桃前来谢礼,前面明明说大桃都被猴子偷吃完了的,妥妥的背锅猴。

如来回去还向大众炫耀,玉帝今天请我坐了首席呢。地位还是相当于一个是皇帝,一个是高僧。

百回的《西游记》,开篇花了七回介绍孙悟空,主角从来都是猴哥,五行山下定心猿,且待唐朝出圣僧。

来源:特立独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