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剧院长文追忆朱媛媛 当幕布落下,我们依然听见她铿锵的台词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4 09:42 2

摘要:国家话剧院官网近日发布三千字长文《永远的主角》,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国家一级演员朱媛媛的艺术人生。这位在《红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经典剧目中塑造过37个灵魂角色的表演艺术家,在舞台谢幕三年后,再次以另一种方式唤醒观众的记忆。

国家话剧院官网近日发布三千字长文《永远的主角》,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国家一级演员朱媛媛的艺术人生。这位在《红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经典剧目中塑造过37个灵魂角色的表演艺术家,在舞台谢幕三年后,再次以另一种方式唤醒观众的记忆。

文章开篇重现了2019年《四世同堂》告别演出场景:朱媛媛饰演的祁家三奶奶在战火纷飞中挺直脊梁,将最后一句台词"中国人,站着生!"化作惊雷炸响剧场。这个细节成为整篇追忆的锚点,也揭开了话剧界一个隐秘传统——每当有演员告别舞台,后台都会亮起一盏写着其名字的琥珀色台灯。

文中披露,朱媛媛抗癌期间仍坚持为青年演员修改剧本批注。在其病房发现的《雷雨》剧本上,密密麻麻的铅笔批注构成独特表演图谱:繁漪与周萍对峙戏份旁写着"此处应有瓷器碎裂声,但碎裂的是人心";鲁侍萍独白处标注"台词要碾着满地月光说出来"。

艺术生命的双重绽放

国家话剧院首次公开朱媛媛鲜为人知的双重身份:除了台前表演,她还以"朱砂"为笔名参与创作了《茶馆》《生死场》等12部剧目的剧本润色工作。文章中特别提到她在《生死场》剧本扉页的手迹:"话剧不是说话的剧,是说破人间真相的剧。"

更令人动容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朱媛媛带着尚未拆线的伤口,在赈灾义演中连演5场《生死场》。舞台监督记录显示,她每次下场都需要注射止痛剂,但上场前总会对镜练习"最明亮的笑容"。

永不熄灭的琥珀色光芒

国家话剧院宣布设立"朱媛媛青年戏剧基金",同时披露将数字化复原其《雷雨》《北京人》等8部代表作的舞台影像。评论区迅速被各年代观众占领:90后剧迷上传收藏的泛黄戏票,中戏学生晒出临摹的剧本批注,当年同台的老演员讲述谢幕时她悄悄为新人整理戏服的往事。

在这篇长文下,最热评论写道:"有些演员退场时带走了掌声,朱老师却留下了整个剧场的星光。"此刻我们终于读懂,为什么国家话剧院要选择在初夏发布这篇追忆——因为话剧的春天,永远活在那些用生命点燃角色的人身上。

点击关注,走进更多艺术家的光影人生。你曾在剧场为哪个瞬间热泪盈眶?留言区分享你的观剧记忆,关注、点赞,评论前五名将获得赠送免费学习三天《能量真相》密训直播课,人和人最大的差距是能量,高能量显化高频的人事物,高能量的人更容易心想事成,可能只开一次,机会难得!

来源:吴牛喘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