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次节目,何冰说:“演艺圈我只觉得有一个人的演技是独一档的。”主持人追问时,他毫不犹豫报出葛优的名字。
一次节目,何冰说:“演艺圈我只觉得有一个人的演技是独一档的。”主持人追问时,他毫不犹豫报出葛优的名字。
这段对话被网友翻出后,瞬间冲上热搜——能让见惯风浪的老戏骨如此推崇,葛优的演技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何冰用“想不通”形容葛优的表演:“他就把他这个面相摆出来,放到你面前。”这话乍听费解,细想却暗藏门道。
《活着》里福贵沧桑的眼神,《让子弹飞》中师爷谄媚的讪笑,葛优总能用最松弛的状态,把角色烙进观众记忆。
姜文那句“穿上戏服就是角色该有的样子”,恰好印证了这种“不演而演”的境界。
有意思的是,当被问及是否以葛优为榜样时,何冰却摆手自嘲:“我就是个卖力气的普通演员。”可观众心里门儿清,《白鹿原》里鹿子霖的市侩狡黠,《情满四合院》中傻柱的混不吝,哪个不是他“卖力气”磨出来的精品?
这种自谦反倒揭开了演技派的两面:有人天赋异禀如葛优,有人勤能补拙如何冰,但殊途同归的是对职业的敬畏。
评论区早已炸开锅。
有人翻出葛优90年代《编辑部的故事》剧照,惊叹他三十年前就掌握了“松弛感”秘诀;也有剧迷晒出何冰话剧《窝头会馆》的演出片段,力证“普通演员”的爆发力。
这场隔空对话意外掀起了关于“演技评判标准”的热议——究竟是不着痕迹的浑然天成更高明,还是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更可贵?
或许正如观众调侃:“管他黑猫白猫,能让我忘了他是演员的才是好猫。”
来源:冥夜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