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个理工男误打误撞进了娱乐圈,到后来退出拍戏、搞商业,再到被贴上“老赖”标签,他的人生就像一部现实版连续剧,跌宕起伏得让人有点看不懂。
李亚鹏这人,这些年真是活得挺热闹的。
从一个理工男误打误撞进了娱乐圈,到后来退出拍戏、搞商业,再到被贴上“老赖”标签,他的人生就像一部现实版连续剧,跌宕起伏得让人有点看不懂。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他会走上演员这条路。
他是那种正儿八经学理科的,高考志愿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梦想是造汽车。
结果为了陪女友考中戏,自己也跟着去试了试,没想到专业课竟然过了。
这一过,命运就拐了个弯,从此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戏那会儿,他就显示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别的同学忙着演戏拍广告,他倒好,张罗着办演出,拉赞助、跑场地、卖票,净赚了四万块。
那时候还是90年代初,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从那以后,大家才发现,这哥们儿不光会演戏,脑子还挺灵光。
毕业后,他没像其他人一样留在北京等机会,而是回老家搞剧本、开公司。
按理说,这条路如果坚持下去,可能早就成企业家了。
但世事难料,《北京深秋故事》剧组找上门来,他又一次回到镜头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了观众熟悉的“郭靖”。
可他对演员这个身份一直有点拧巴。
虽然拍了不少戏,但他总觉得自己不是圈里人,更像是个“客串生活的旁观者”。
2014年,他突然宣布退出演艺圈,专心做起了生意,还搞起了公益。
很多人当时觉得他疯了,放着大好的事业不要,跑去折腾这些“赔本买卖”。
结果呢?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2018年,他因为欠债问题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下子成了全网嘲的对象。
有人翻出他之前直播带货的视频,发现他卖的东西价格高得离谱,网友纷纷吐槽:“这不是卖货,是卖情怀吧?”更夸张的是,他还因为拖欠员工工资上了热搜,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关于他破产的原因,网上众说纷纭。
有传言说是因为和王菲离婚后,花太多钱养家、做公益才导致资金链断裂。
但其实,真正压垮他的,是他那些失败的投资项目。
比如那个丽江雪山小镇,砸进去不少钱,结果回报寥寥无几。
再加上嫣然天使基金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想不缺钱都难。
不过话说回来,李亚鹏也不是完全不懂感恩和责任的人。
当年女儿李嫣出生时患有唇腭裂,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
他开始关注慈善,创办了嫣然天使基金,专门帮助这类孩子做修复手术。
即使后来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他也没有放弃这个项目。
他说:“哪怕我穷得吃不上饭,只要还能帮一个孩子,我就不会停。”
这话听起来有点理想主义,但也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让他在一堆负面新闻里多了一丝温暖的底色。
有些人骂他消费情怀、炒作自己,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他至少做了很多明星不愿意做的事。
最近,他终于不再沉默,对外透露了当年卖掉一家公司的真实情况——据说那笔交易金额高达70亿,但实际到账远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被拿去填补之前的债务窟窿了。
他也承认自己确实曾有过一段时间活得很狼狈,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现在的李亚鹏,已经不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偶尔露个脸,也是低调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者接受采访。
有人说他老了、蔫了,也有人说他终于认清了现实。
不管怎样,曾经那个意气风发、敢闯敢拼的李亚鹏,好像真的慢慢走远了。
但他留下的东西,却值得我们再想想。
一个人到底该不该为了理想放弃安稳?跨界创业到底是勇敢还是莽撞?做公益是不是非得有钱才能干?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李亚鹏用自己的一生给出了一个真实又复杂的例子。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失败的商人,但他至少努力过、挣扎过,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些善意和温度。
或许多年以后,人们提起李亚鹏,不只是记得他演过《笑傲江湖》,还会记得他曾为一群特殊的孩子撑起一片天。
这样的结局,也许比一场风光的大戏,更值得记住。
来源:一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