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长相甜美的“小花”黄杨钿甜事件,因一对天价耳环而起,引无数网友质疑。
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长相甜美的“小花”黄杨钿甜事件,因一对天价耳环而起,引无数网友质疑。
5月22日,雅安市纪委监委通报称:
杨伟在雅安工作期间未经手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未涉及灾后重建资金审批管理和慈善捐款,但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及隐瞒违法生育二孩问题,监察机关已对其立案调查终于得到了官方一锤定音的回应。
时光回到8年前,7年工龄的雅安市投促局干部杨伟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毅然辞去公职,去到离家乡雅安几百公里的深圳,与老婆一起经营公司,立志将大女儿培养成明星。
他的想法显然简单又大胆:反正我已经脱离了体制内,以前的事都翻篇了,谁会想着翻旧账?
然而,17年后这一家人猝不及防地翻了车,似乎在给我们指明这条小众赛道的高危性。
公务员(不论带不带“前”字),培养子女进娱乐圈,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无疑是一场高危的“跨界”冒险。
01
上一个“前公务员子女当明星”翻车的故事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曲婉婷。
黑龙江人曲婉婷,16岁起就前往加拿大深造音乐。
2012年,她以独特的烟嗓唱着《我的歌声里》走进大家的视野,一度红遍大江南北,吸粉无数。
可当大家知道她的来历后,立马恨得牙痒痒,这也直接导致她在中国歌坛混不下去了。
据新闻报道:
曲的妈妈张明杰,在国企改制工作中挪用职工安置费等,涉嫌贪污巨额公款被判处无期徒刑,涉案金额高达3.4985亿元,使得566个家庭陷入困境,甚至还有人因此自杀。
培养歌星曲婉婷的海量资金,正是来源于566个家庭的救命钱。
大家开始自发地厌恶和抵制她。
曲婉婷还作死地在微博上发表支持母亲、为母亲喊冤的言论,这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极度反感,更令她的音乐事业受到冲击,从此近乎销声匿迹。
02
价值观的冲突对比太过鲜明刺眼
公务员与明星,这两个职业在社会属性上有着天壤之别。
绝大部分普通人、普通公务员,脑子里根本不会有“让孩子出道当明星”这个念头。
一是出于经济上的现实考量。
公务员也是工薪阶层,靠工资过日子,还完房贷也就刚好够个小康,绝对够不上奢靡。
想要培养一个明星,首先意味着要往死里学艺术,不论是唱歌、跳舞还是戏剧,总得会一样吧。
学艺术,不是一般的烧钱。而且不是烧一两年,是大量的、持续地烧。
这根本不是一般工薪家庭能够承受的。
我周围的公务员家庭,就连让孩子学钢琴(每节课200-800不等)的学费都是咬着牙给的,并不轻松。
二是试错成本太高,普通家庭根本无力纠正和承受。
专业走艺术路线的,必须大量反复的练习和到处表演,这些活动决定了孩子生活重心,不可能放在学习上,专心去搞应试教育。
很多孩子哪怕学琴学舞蹈很有天赋,到了高中,也不得不按下暂停,收拢心思去冲刺高考。
作为父母,我们深知输不起,不敢拿孩子的成绩去赌明天。
如果孩子艺术类走得不伦不类,成绩也因此落下了,学校考不上,文化水平跟不上,岂不是耽误了?
体制内的身份,决定了公务员这一类工薪阶级要想平安,就只能低调稳妥,不贪恋荣华富贵,不搞奢靡炫富。
公务员这个圈子,追求的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普通,平凡,安稳,长久。
然而,娱乐圈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物欲横流的名利场。
这里充满了纸醉金迷的奢华场景,明星们要想持续地红下去,需要频繁吸引大众的目光,其中不乏故意炫富的行为。
在娱乐圈,财富和奢华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标志,甚至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比如当年郭敬明在《小时代》电影里外打造的纸醉金迷的奢靡世界,就狠狠为他赚了不少眼球。
明星们必须在舞台上闪耀,必须有钱、必须高调。无数粉丝在下面捂嘴惊叫:哇塞,好有钱啊!好奢华啊!好梦幻啊!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公务员形成鲜明对比冲击。
这种强烈的、不真实的冲击感,不亚于外星人在你家厨房洗碗,刘亦菲自愿给你当小三。
03
一句劝
为什么黄杨钿甜的一对耳环,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舆论关注和质疑?
归根结底,这种质疑并非出自于嫉妒(毕竟没人会跑去嫉妒迪丽热巴和李现),而是基于公众对于权力和财富关系的敏感。
这种敏感,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正转化为愈发高效的监督力量——任何细微的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撬动庞大利益链条的支点,甚至牵出隐藏其后的复杂网络。
在此也想对那些“特殊”的体制内家庭提个建议:
上一辈若已通过特别渠道实现财富积累,就不要让下一代再跑到舞台上来又唱又跳、当什么明星偶像、收割粉丝尖叫了。
想要红,就得接受监督。其子女在公众视野中的任何高调行为,都可能成为反腐新线索,倒查20年不为过。
(叶子君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
我是叶子君,体制内十余年摸爬滚打,踏踏实实说职场经验,老老实实教你避坑。关注我,让你成长更快!
来源:叶子君的小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