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7日,福建一家普通医院的病房里,51岁的演员朱媛媛在丈夫辛柏青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2025年5月17日,福建一家普通医院的病房里,51岁的演员朱媛媛在丈夫辛柏青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现场没有媒体围堵,也没有粉丝的哭喊声,只有亲人们压抑的哭泣声。这位曾凭借角色温暖无数观众的金鸡奖得主,就这样以最安静的方式和人间告别。
直到四天后,丈夫辛柏青发布讣告,大家才震惊地发现:那个在镜头前总是笑得眉眼弯弯的“国民妈妈”,已经和癌症抗争了整整五年。
一、生命倒计时:对演戏的执着坚守
确诊癌症的这五年,朱媛媛完成了六部影视作品。拍《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她演的癌症患儿母亲在医院走廊崩溃痛哭的那场戏,不知道看哭了多少观众。
可没人知道,当时她刚做完第六次化疗,拍完戏都得靠吸氧来缓一缓。甚至在离世前16天,她还在福建的剧组补拍《造城者》。
微博上晒出的杀青照里,烫着波浪头的她对着镜头比耶,笑得特别灿烂,完全看不出来被病痛折磨。
要知道,癌症患者经过治疗,身体机能下降得厉害。朱媛媛还能坚持高强度拍摄,连主治医生都觉得这简直是个“奇迹”。她对演戏的这份执着,背后是对艺术深深的热爱。
二、佛性与人性:遗容背后的精神力量
给朱媛媛整理遗容的福建入殓师说,因为长期化疗,她的脸都凹陷下去了,但是神情特别安宁,就像睡着了一样,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可能和她确诊后的信仰有关,她每天研读《金刚经》,抄写《心经》,还和法师探讨生死的道理。
她给病友留言说:“癌细胞是前世的债,今生还清,下辈子就能当朵花。”
这几年,明星抗癌案例里,大概34%的人会结合精神疗愈的方式。朱媛媛把佛教的“无常观”用到抗癌里,体现了咱们东方文化对生死的独特理解。
三、极致低调:亲戚都靠新闻才知情
葬礼在福建殡仪馆悄悄地举行,流程特别简单,就一些像“乞水净身、设灵守夜”的基本环节。
她外甥女哭着说:“好多亲戚都是看到热搜,才知道她走了。” 她不光葬礼低调,做公益也是默默的。
她和丈夫给海鹰基金会匿名捐了一百多万,从来没拿慈善来给自己立人设。
现在很多明星都喜欢炒作,朱媛媛却用这种“静默”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公众人物的体面。
就像网友说的:“她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告别不需要大张旗鼓,而是留在别人的记忆里。”
四、未竟的母爱:15岁女儿的成长课题
最难过的肯定是亲人。朱媛媛离世前给女儿写了句话:“生死如四季,莫惧春归。”
15岁的女儿可能还不太懂这话里的深意,但一定记得妈妈化疗期间还陪自己逛街、上台唱歌。
这是妈妈用生命教给她的“坚强课”。丈夫辛柏青抚摸着妻子的遗骨,说了句“媛媛,我们回家了”,好多人听到这话,都想起《小红花》里那句:“失去的痛苦,在于连说再见都来不及。”
朱媛媛用五年时间,上演了一场关于体面的精彩“演出”。她没有靠抗癌vlog来博同情,也没有在病床上直播赚流量,就连遗容妆容都选的是“自然淡雅”。
这种克制,是面对死亡焦虑最好的态度。就像她在最后一次采访里说的:“演员的魅力,是把别人的人生过明白,再把自己的人生活透彻。”
现在帷幕落下,那个在角色里总是充满活力的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像一朵自由的花一样了。
互动话题:你最早是通过哪个角色认识朱媛媛的呢?是《贫嘴张大民》里充满烟火气的李云芳,还是《我的姐姐》中令人心疼的姑妈?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回忆吧。
来源:大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