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朋友圈都被杨丽萍的新作《彩舞》刷屏了!65岁的孔雀公主这次玩得够大胆——舞者身上不穿传统服饰,直接拿人体当画布,用特制彩绘颜料在舞台上边跳边画。
这两天朋友圈都被杨丽萍的新作《彩舞》刷屏了!65岁的孔雀公主这次玩得够大胆——舞者身上不穿传统服饰,直接拿人体当画布,用特制彩绘颜料在舞台上边跳边画。
当镜头推近时,观众席里有人倒吸凉气,有人举着手机狂拍,这场面在剧场里可真是头一遭!
要说这创意确实够绝。舞者每个转身都像在甩颜料刷子,手臂划过的弧线就是画笔轨迹。
有个经典动作印象特深:女舞者腾空跃起时,后背上的孔雀羽毛彩绘突然遇光变色,活脱脱像开了屏!这种把绘画技法融进舞蹈编排的巧思,别说在国内,国际上都少见。
纽约时报去年报道过澳大利亚的Body Painting World Championship,参赛者好歹是静止作画,像咱们这样动态演绎的还真不多见。
不过争议声也跟着来了。有家长在微博上吐槽:"带孩子看演出差点被吓到,这跟裸奔有啥区别?"还有美术圈的老前辈摇头:"艺术创新不该突破公序良俗。"
但支持派也不示弱,美院有位教授在采访里说得好:"人体彩绘在西方美术馆早就是常规操作,关键看创作动机是审美还是媚俗。"
去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艺术家用巧克力涂满全身搞行为艺术,结果被批低俗炒作。
对比之下,《彩舞》的彩绘确实花了心思——颜料是特制的温感材料,会根据舞台灯光变色;动作设计藏着国画里的泼墨技法,连甩袖幅度都按工笔画的笔触来设计。
有个细节特绝:舞者旋转时,腰间彩绘会慢慢晕染成水墨山水的效果,这技术攻关听说花了团队两年时间。
争议最大的还是那个孔雀开屏的段落。舞者背对观众缓缓下腰,从脖颈到脚踝的彩绘随着肌肉舒展层层绽开。
有观众说这是"天人合一的至高艺术",也有家长担心:"孩子们会不会模仿着在身上乱画?"要我说,这事儿得分开看。
就像法国画家马蒂斯当年搞野兽派,刚开始不也被骂"像野兽般粗野"?现在回头看,人家可是现代艺术奠基人。
不过创新归创新,艺术家确实得考虑国情。日本能办"裸体祭",咱们的文化土壤可不一样。
听说杨丽萍团队早就想到这茬,特意在重点部位做了艺术化处理——远看以为是彩绘,其实是带反光涂层的立体贴片,既保证视觉效果又不踩线。
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智慧,反倒成就了独特的东方韵味。
要说这波创新够不够值,看看观众反应就知道。首演场次开票三分钟售罄,黄牛票炒到8800一张。
95后观众小王的话挺有代表性:"开始觉得新鲜,后来真被艺术震撼了,完全忘了穿没穿衣服这事。"不过也有中年观众中途离场,觉得"接受不来这种前卫艺术"。
艺术创新的尺度和大众接受度到底该怎么平衡?欢迎在评论区留下高见。
文 | 木那
来源:畅谈娱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