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手机时看到李雪健给朱媛媛写悼念信的事。他和朱媛媛一起拍过《人活一句话》,经纪公司发了他手写的"媛媛,艺情永存"照片,落款写成"亲朋老友"。这事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原来这俩老戏骨私下关系这么好。
最近刷手机时看到李雪健给朱媛媛写悼念信的事。他和朱媛媛一起拍过《人活一句话》,经纪公司发了他手写的"媛媛,艺情永存"照片,落款写成"亲朋老友"。这事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原来这俩老戏骨私下关系这么好。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2008年一起拍戏认识的。剧组有人整理旧东西时翻出当年的笔记,显示朱媛媛在杀青那天还在改台词。李雪健为了演渔民特意胖了20斤,朱媛媛则学了三个月东北话。那时候他们每天凌晨还跑到渔船上商量对白,这些细节都是后来采访主创才知道的。
现在发的这张剧照挺有意思。其实这张照片被扫描修复过,用的是国家新推行的影视保护技术。之前好多老电影资料都损毁严重,现在好多单位都在做数字化保存。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新闻里说的国家要建影视文物库,看来老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受重视。
剧组以前在吉林拍的外景地现在变样了。当地渔民把这张剧照做成壁画挂在码头边,路过的人总爱拍照。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年轻演员演戏会不自觉用朱老师当年的台词,有观众统计过近三年有37个人在不同作品里说过类似台词。这事儿倒真像传承技艺似的。
有个秘密是他们俩本打算接着拍新戏的。有人找到他们生前合写的未完成剧本,讲的是农村扶贫的故事。现在看了觉得还挺应景,正好赶上现在搞乡村振兴。可惜没拍成,剧本里好多关于"乡愁"的观点现在读起来还挺让人感慨。
还有个科技公司想把老艺术家们的表演数据化。他们收集了好多李雪健朱媛媛的表情动作,准备做成教学系统。虽然听起来有点科幻,不过说不定以后学表演的人还能看虚拟版本上课。
这些事让我想起老家的亲戚也是爱看老电视剧的人。他们常说现在的演员演不出以前那味儿,可能就是老一辈在细节上下功夫多吧。现在年轻人追剧换得快,但好的作品还是能留下痕迹。
李雪健在悼词里写的"艺情永存"挺实在。虽然现在网上各种追悼形式都有,但手写文字反而显得更真挚。听说当时他在剧组用的就是这种笔迹,连道具师都认得出这是他写的。
最后知道他们在那个戏杀青那天吃了一顿大排档。朱媛媛还开玩笑说等戏火了请大家去更好的地方。结果戏确实火了,但她没能等到更大的舞台。这些事让老戏骨的告别显得特别,没拍完的戏成了最大的遗憾。
来源:台湾同胞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