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个曾经被贴上“纨绔”标签的庄二公子,如今成为了平津侯未来的接班人。
仅用了一集,庄之行就蜕变成功了!
在帮藏海拖住父亲时,甚至都不用问一句为什么,就全然付出信任。
就连,看向父亲时,那崇拜的眼神都变成了如今仇视的陌离。
那个曾经被贴上“纨绔”标签的庄二公子,如今成为了平津侯未来的接班人。
看到庄之行有如此大的改变,背后少不了藏海的督促和教导。
不过,正是因为庄之行蜕变的速度太快。
让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既然想快点报仇,为什么又在练武时故意惹怒藏海?
为何这样说?
因为,以往庄之行来枕楼,不是去泡澡就是在包厢玩乐。
而,这一次他却带着慧剑两人一起在大厅吃饭。
如果说饿了想要来趁机填饱肚子,街上随便一家餐馆都能去,为何偏偏是藏海常去的枕楼?
藏海前脚刚交代他,后脚就跟来,这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吧。
在沈楼玩乐,把练武一事抛诸脑后是惹怒藏海的第一件事。
而第二次,就是在他被丢到猪圈时,脱口而出的那句:
“练武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
在藏海眼中,这句话就如同给偷懒找的借口一样,没有说服力还像在狡辩。
换成是任何一个角色,被藏海逼着去学艺,我都会觉得这样的训练太过于严厉。
但,看过前面的剧情发展,就能知道庄之行不是真正的“纨绔”。
他曾一眼就认出藏海目的不纯,但还是善良的提醒对方不要太聪明。
也曾在知晓藏海就是稚奴的时候,惦念着那微末的父子情分,告诫藏海不能杀自己父亲。
可,在明知道父亲和继母联手谋害自己亲生母亲时,种种证据都在眼前时。
他都应该发愤图强,且为了给母亲报仇而隐忍蓄力。
为什么要故意惹怒藏海,甚至还逼着他把自己丢到猪圈里?
在我看来,庄之行是为了试探藏海是不是真的想帮自己。
庄之行虽然不受父亲喜爱,但吃穿用度从来都不愁,在外欠下的钱还有继母帮着还,有大哥给自己打掩护。
他就只需要做好自己纨绔就行。
习惯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代表他不会吃苦,反而他比任何人都要豁的出去。
但在这个前提下,在藏海把他交给两个陌生人去学习本领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质疑。
质疑藏海的用意,以及慧剑两人是不是真的会帮自己。
还记得当初,藏海被恩人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也是充满了抗拒,也曾质疑过对方是不是真的会教自己本领。
庄之行的现在,其实就如同曾经的稚奴一样。
在接受了残忍的真相之后,尤其这个人仇人是自己的父亲时,便不敢轻易交付真心与信任。
如果,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怀疑,反而乖乖跟着慧剑学习本领,这才目的不纯。
他的质疑和对藏海的试探,都在说明一件事:他是真的想跟随藏海。
因为想,所以才会不断的试探,看对方是不是可以托付,值得信赖。
而,藏海把庄之行从枕楼揪出来,怒其不争把人踹到猪圈的那一刻,他真正意识到了藏海的用心。
而且,在这一幕中,庄之行的表情有一个破绽。
不知道是演员的设计巧妙,还是剧情如此安排,在我看来是十分贴合庄之行的这个角色。
他在摔下猪圈时,有过一瞬间清醒的思考,随后才皱着脸埋怨猪圈味道太大。
但,这一瞬间的清醒,看似是他被藏海丢下去的懵,但实则,更像是他试探得逞后的深思。
情绪转变得如此快,且恰到好处,这样的庄之行才符合前面12集留给我们的印象。
纨绔,不过是他用来对付那个格格不入的家的一个手段而已。
《藏海传》这部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任何事情都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简单。
但,恰恰是如此,才能看到每一个角色的鲜活一面。
他们,不再是为了主角而活的纸片人。
即便是星斗师父,他也曾绚丽地为自己活过一次。
还有在小镇上埋伏,给曹公公义子假消息的“百姓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拼搏。
看似,都是为了藏海牺牲。
实则,是为了守护蒯铎的后人,让癸玺的秘密不要落入坏人手中。
而,庄之行也是如此。
他的成长,他的蜕变,也不是因为藏海。
在比赛上他的殊死搏斗,他的顽强斗争,都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摆脱纨绔的标签。
他有自己的人生和想法,从来都不是只会围绕男主的小跟班。
对付平津侯的这件事情上,庄之行和藏海是因为目标一致而走到一起,不是因为男主的个人魅力,或者所谓的主角光环。
还记得当时,庄之行在认藏海为师父之前,曾说了那么一句话:
“如果将来我反悔了你会怎么办”
当时,藏海的回答是,尊重他的选择。
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在这里都只是角色。
他们会有各自的人生,会害怕,会退缩,会勇敢的义无反顾,也会无所依的瞻前顾后。
在镜头之下,他们就是自己的主角。
我想,或许这就是庄之行试探和算计藏海的原因吧。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如此,这才是这部剧最为精彩,出色的地方。
每个角色都能为自己而活,都有属于自己主角光环。
只是,在藏海的视角里,应该想不到庄之行练武突然的半途而废,是对他的试探与算计吧!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注:本文为干水木七作者原创,欢迎转发文章,订阅关注,未经授权,抄袭必究!】
来源:干水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