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朱媛媛离世的第四天,丈夫辛柏青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发出了讣告,消息瞬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朱媛媛,这位总是带着笑容的女孩,如今只留下了一张薄薄的黑白照片,令无数观众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在朱媛媛离世的第四天,丈夫辛柏青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发出了讣告,消息瞬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朱媛媛,这位总是带着笑容的女孩,如今只留下了一张薄薄的黑白照片,令无数观众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朱媛媛的离世,给辛柏青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空缺,52岁的他,面对失去爱妻的痛苦,未来该如何走下去?这不仅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挑战,更是对爱的深刻思考。
朱媛媛的爱情故事,现在听来,真有点老派的可爱,九三年的中央戏剧学院,一个愣头青小子在运动会上拿了个跳高冠军,奖品是、一块香皂,他就敢拿着这些,去敲青岛姑娘朱媛媛的心门,这“定情信物”土得掉渣,却也纯得发亮,一下子就给俩人三十多年的缘分打了个结结实实的底。
其中十九年,他们是两口子,手牵手没松开过,娱乐圈那点浮躁气,愣是没吹皱他们这池春水,朱媛媛自己都乐:“我俩吵架都跟演小品似的,火气一过,对看一眼,噗嗤就笑了,”这大概就是保鲜秘诀吧?
过日子,朱媛媛是个麻利爽快的“大女人”,家里事儿她说了算,他们的婚姻没钻戒,没豪华婚礼,直到2014年上个综艺,才算补了个简单仪式,那天风大雨大,朱媛媛却说:“瞧,跟咱俩日子似的,风雨里走过来,天不就晴了?”
都说朱媛媛是“国民媳妇”,不止因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李云芳太深入人心,更是因为她骨子里就认家庭这个理儿,事业和家,这天平往哪儿斜?朱媛媛想都不想,砝码准往“家”那边加。
零八年,《潜伏》剧本找上门,点名要他俩演那对经典特工夫妇,可肚子里揣着个小生命呢,朱媛媛和辛柏青眼都没眨就推了,辛柏青后来说,是错过了个大红大紫的机会,可换来了人生最金贵的剧本——他的家,朱媛媛更逗,说自己拍了部“百集电视连续剧《孩子他妈》”。
女儿本本一落地,她索性把心都掏给了孩子,学校边上租房子,接送、做饭、盯练琴,妈妈这角色,她演得比谁都入戏,朋友替她可惜,说这么好的演员不拍戏太浪费,她倒坦然:“有我在,家就特安稳,这就是我的成就感,”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她心里门儿清,就算2010年后慢慢接点戏,家永远是第一位,有时还把孩子带剧组。
她对两边老人也好得没话说,公婆拿她当亲闺女,她也让辛柏青在娘家自在得像回自己屋,朱媛媛爸妈那六十多年的恩爱,就是她心里爱情最牢靠的标杆,让她信这个,也守这个,这份对家的宝贝劲儿,连家里的猫都沾了光,过年给猫窝贴对联,这心思细的,都是对生活满满的爱。
除了锅碗瓢盆、鸡毛蒜皮,朱媛媛心里还给自己留了一块清净地儿,她亲近佛法,不是病痛逼的,那是在身体出状况之前,就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念佛计数器是她手边的常物,寺庙是她常去的地方,她说那里能让她找到内心的安稳。
她不止一次红着眼圈说,生命的最后一定要去寺庙,那里跟她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在庙里跟师傅聊聊天,吃顿简单的斋饭,心里那些乱糟糟的念头就都平顺了,这份信仰的力量,让她躺在病床上,也能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手腕上那串佛珠,不只是个物件儿,更是她内心安定的证明,也让她能那么平静地看待生死。
辛柏青懂她,俩人都戴着佛珠手串,或许,他们也在心里默默约定,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还会再见,辛柏青在讣告里那句“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方”,就是这份懂得和盼望吧。
朱媛媛在银幕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光彩,但她从不追那些虚头巴脑的热闹和爆红,她跟辛柏青一样,是正儿八经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吃的是演戏这碗饭,敬畏的是角色本身。
2020年,她凭《我的姐姐》里那个姑妈,拿了百花奖最佳女配,可老天爷真会开玩笑,奖杯刚捧热乎,癌症诊断书就递到了手里,但病魔这东西,吓不倒她对艺术的感知,也磨不掉她对生活那股子热爱劲儿。
她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演的就是一个癌症患儿的妈妈,把那种面对失去的怕,和学会珍惜的通透,演活了,那句“与其恐惧担忧,不如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分钟”,不光是角色的台词,也成了她后来跟病魔较劲儿时的座右铭。
就算在治疗期间,她还是努力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泡壶清茶,点上一炷香,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女儿做早饭,乐呵呵听老公讲剧组的新鲜事儿,她老说:“角色的深度比红更重要,”辛柏青也说,她最得意的,不是拿了多少奖,而是“把生活过成了作品”,这份纯粹和通透,才让她演的戏,那么有劲儿,那么让人信。
船靠岸了,朱媛媛走了,留给辛柏青的,除了剜心般的痛,还有沉甸甸的日子和一辈子的念想,这个年过半百、一向稳重的男人,往后不光要继续演戏,在别人的故事里找点安慰,还得撑起两边年迈的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份伤,得他用更多陪伴去慢慢焐热。
他们十七岁的女儿本本,正是半大不大、心里容易七上八下的年纪,爸爸的肩膀,就是她往后最踏实的靠山,还有那只猫,朱媛媛病中多少个日夜,是它给了温柔陪伴,现在也得辛柏青接着喂,接着铲屎,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抚摸,恐怕都会勾起对媳妇儿没完没了的想念。
但朱媛媛留下的,远不止这些。更要紧的是,她把那种“在俗世里活出珍贵”、那种“把日子当艺术品来打磨”的劲儿,深深地刻进了辛柏青的骨头里,她用跟疾病死磕的每一天,给丈夫上了最深刻的一堂生命课。
就像当年,她用一袋洗衣粉教会他爱情可以那么简单实在。如今,她用一场与死神的对峙,让他更明白,原来柴米油盐里,也藏着最耀眼的光,辛柏青说,每当看见女儿笑起来露出的小虎牙,或者夜深人静听见猫咪轻轻的叫唤,总会想起朱媛媛那句硬邦邦的话:“谁能躲得开失去?不如抓住每一秒钟,”这份念想,这份在烟火气里找永恒、在琐碎里品真情的生活态度,会是他余生路上,最沉甸甸的行囊。
朱媛媛这一辈子,就像一出好戏,有市井的喧闹
,也有艺术的清雅,把失去和珍惜这对冤家,给掰扯得明明白白,她用自己的法子,认认真真地,把属于她的每一分钟都活透了。
这朵她亲手栽下,又送给世界的“小红花”,不会被时间吹散,它会在所有爱她、想她的人心里,一直那么新鲜,那么滚烫地开着,也像在悄悄告诉每个赶路人:别糊弄日子,每个当下,都值得你好好对待,她走了,可这故事没完,她的声音,好像还在更远的地方,轻轻地,却清晰地响着。
来源:今观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