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主持人贝倩妮现状:和丈夫在美国当陪读,45岁瘦到认不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3 15:58 2

摘要:她曾经是上海东方卫视的主持人,人们亲切的喊她“贝贝”,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青春的以记忆。然而,后来她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电视上了,她是辗转去了美国洛杉矶,给女儿做陪读。但是她也没有落下她那口才,在短视频行业内找到了自己的路。她就是贝倩妮。01贝倩妮的荧屏缘分从童年开

她曾经是上海东方卫视的主持人,

人们亲切的喊她“贝贝”,

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青春的以记忆。

然而,后来她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电视上了,

她是辗转去了美国洛杉矶,给女儿做陪读。

但是她也没有落下她那口才,

在短视频行业内找到了自己的路。她就是贝倩妮。

01

贝倩妮的荧屏缘分从童年开始。

80年代末,她在电影《庭院深深》里演了个小角色,

站在宋佳、尤勇身边,眼神里透着孩子的灵气。

那会儿,她还不到十岁,却已经在镜头前留下了痕迹。

90年代初,她又为热播剧《上海一家人》里的小若男配音,

嗓音清脆,成了上海观众耳中的熟悉声音。

2007年,这部剧的剧组重聚,她作为配音演员站到台前,

名字才渐渐被更多人记住。

2002年,贝倩妮踏进上海东方卫视音乐频道,

主持《天地英雄校园行》《音乐前线》等节目。

那是电视的黄金年代,音乐节目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她站在演播室,穿着简洁的衬衫,笑得自然,

很快就成了观众眼中的“贝贝”。

她和万蒂妮、朱赤丹搭档,三个女孩被粉丝昵称为“贝丹妮”,

有点像上海电视圈的青春符号。

她还拿过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一等奖,

声音和台风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只是,节目类型的框框让她总觉得少了点发挥空间。

02

2000年代初,电视机还是每个家庭的中心,

主持人站在聚光灯下,享受着观众的目光。

贝倩妮赶上了这波好时光,她的音乐节目每周准时播出,

粉丝会写信到电视台,分享对她的喜欢。

可到了2010年后,互联网像潮水一样涌来,

短视频、直播平台抢走了电视的观众。

演播室的灯光渐渐暗淡,节目的预算也越来越紧。

很多主持人开始另找出路,有的去带货,

有的转行做幕后,贝倩妮却还在坚持,直到2023年。

那年,她最后一次站在东方卫视的舞台,

主持了一场“五五购物节”的直播晚会。

灯光还是熟悉的灯光,但她心里清楚,

电视的时代已经变了。

退出荧屏后,她没有急着追新潮流,

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方向,带上女儿,

搬到美国洛杉矶,在那里陪同女儿上学。

03

说起贝倩妮的婚姻,她曾经还在视频中提到过,

她和丈夫两地分开的事情,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有甜也有吵。

认识丈夫张先生时,她在上海忙着录节目,他在美国读研究生。

异地恋让她常常熬夜等电话,录完节目拖着疲惫的身体,

站在上海街头淋雨,心里全是情绪。

两人隔着太平洋,电话里吵过无数次,

但张先生在宿舍贴满她的照片,成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后来,张先生回到上海,两人结了婚。

可婚后生活没想象中顺利,生活习惯的差异让小事也能点燃争吵,

比如早上要不要拉窗帘,浴室地漏的头发归谁清理。

女儿“悠悠”出生后,家里更热闹,也更乱。

孩子半夜不睡,夫妻俩轮流哄,累得谁也没好脾气。

有次因为孩子一个喷嚏,俩人甚至吵到翻脸。

后来,张先生坦白,觉得自己被孩子抢走了关注,

贝倩妮才意识到,夫妻间的默契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她学会了在争吵后冷静,珍惜彼此的付出。

04

在2023年,贝倩妮和女儿搬到洛杉矶,

主要是为了女儿能上更好的学校。

她和丈夫成了陪读父母,每天接送孩子,

帮她适应美国公立初中的节奏。

刚到新环境,女儿不习惯,

贝倩妮也得重新学着当全职妈妈。

从演播室到厨房,她的生活重心完全变了。

早上准备早餐,下午接孩子放学,

晚上还要研究学校的作业要求。

半年后,她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

视频里,她会拍女儿写作业的背影,

或者一家人周末去公园的画面。

她还聊美国学校的教学方式,讲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她的账号简介很简单:人到中年,过简单日子,认真陪娃。

粉丝问她是不是全职妈妈,她说自己除了带孩子,

也在做点自己的事,慢慢找到了新节奏。

05

贝倩妮的转型不是孤例。传统媒体的衰落,

让很多主持人不得不换赛道。

有人去做直播带货,有人转行当企业培训师。

相比之下,贝倩妮的选择更低调。

她没追流量,也不拍夸张的搞笑视频,

而是把镜头对准教育和家庭。

跟“贝丹妮”组合的另外两位比,

她的内容更贴近生活,像是在跟老朋友聊天。

2024年,她分享过一次和女儿一起做学校义工的经历,

帮着整理图书馆的书架。

她还和丈夫一起报了个在线课程,

想给女儿做个学习的榜样。

这些小事没上过热搜,却让人觉得她活得踏实,

愿意为新生活努力。

但是在上年和司雯嘉相约在纽约喝咖啡的时候,

她还坦言在用上海赚的钱,在当地没有赚到钱,

看来外国的生活也不是那么顺利。

06

贝倩妮在短视频里提到,

打算做一系列关于中美教育差异的课程,

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女儿的经历。

她还跟几个洛杉矶的华人家长一起,开了线上沙龙,

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计划让她在教育领域越走越深,

也让更多家长觉得她的内容有价值。

看她最近的视频,忍不住多看了几个。

她思路清晰,讲得很有道理,

对生活的感悟有独到的见解。

就比如孩子交朋友,

学校中经常说的那句“我又不是来交朋友的”这句话的反驳,

很有意义,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

视频中的她明显瘦了,脸上的颧骨也突出来了,差点没认出来,

想必是陪读很累,但是依旧漂亮。

07

写在最后,回顾贝倩妮的经历,她从刚开始的主持人,

走到陪读妈妈这一步,像极了普通妈妈的路,

孩子长大了,在青春期,

就要更加细心的去照顾她的情绪,

在这时候,陪读妈妈就会有更深的感悟。

而贝倩妮只是把这份感悟总结出来,

整理成了视频,和大家分享。

那么你认同她吗?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