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周克华的儿子:曾梦想当导演,2023年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3 06:47 2

摘要:周克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在八年时间里曾连环作案十数起,手段疯狂,冷血无情,一度是重庆、南京、武汉等地人民的“噩梦”。直到2012年8月14日,周克华在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警方成功击毙,这才结束了他黑暗而罪恶的一生。

随着电视剧《我是刑警》的大火,其中的几个大案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这当中,和剧情里的“张克寒案”一起走到人们眼前的,是当年的“悍匪”周克华。

周克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在八年时间里曾连环作案十数起,手段疯狂,冷血无情,一度是重庆、南京、武汉等地人民的“噩梦”。直到2012年8月14日,周克华在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警方成功击毙,这才结束了他黑暗而罪恶的一生。

周克华死了,留在身后的是感到大快人心的人民群众,和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家人。在生前,周克华曾经和前妻育有一子,这个小男孩成绩优异,一度梦想在长大后成为“大导演”;可在他死后,周克华的儿子离开了父亲的老家,隐姓埋名,在读完大学后按部就班地参加工作,如今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那么,周克华是如何走上不归路,他的家人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挣扎?当我们还原周克华的人生时,也许会发现,他的悲剧结局,早已在童年时就显露端倪——

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井口镇里,有个小而破落的村庄,名叫二塘村。这里树木茂盛,风景怡然,村民大多性格淳朴,看起来一派祥和——很少有人知道,后来在全国“大名鼎鼎”的、穷凶极恶的“悍匪”周克华,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清幽宁静的小山村当中。

在二塘村村民们的记忆中,周家人都很“沉默寡言”,尤其是周父。当年落脚二塘村后,周父很少和村里人打交道,整日里除了在二塘村东侧的嘉陵江里“上河沙”,就是闷头攒钱盖房子,连村里的红白喜事都几乎不参与,自己结婚也没有摆酒庆祝,“十分独来独往”。

或许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周克华出生后,村民们很快发现,周家儿子也是个内敛安静的性格,走在路上,连招呼都不跟人打,平时也没什么朋友:“他从来都不爱跟同学玩,也不怎么和别人‘摆龙门阵’。”

不过,直到周克华伏法以前,二塘村的村民们始终认为,他只是个有些“老实得过分”的孩子,以至于在后来看到警方在村里张贴的通缉令后,很多和周家稍微有些来往的村民,都惊讶得合不拢嘴:“周华仔能干这个?”

其实,惊讶的不只是乡里乡亲,连周克华的父母,起初也并不知道自己儿子在外面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周克华的母亲,在千禧年以前,她一直以为儿子只是在外务工,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一群警察找上门来,一边询问周克华的去向,一边从周克华的房间里查获了大批枪支弹药——

子弹吓坏了周克华的母亲,她含混地讲出了一个有点离奇的故事:某天,周克华在村里跟着父亲“上河沙”,突然来了个背着猎枪的老头,两人聊了几句,周克华就跟着人家去了武汉,也因此在武汉“出了事”。

不过实际上,早在1996年结婚后,周克华就已经带着妻子和父母分居别住,平时只会偶尔回家看看,周家父母对儿子的记忆也停留在了儿子新婚之时:那是周克华人生里难得的一段“老实”岁月,在堂哥的介绍下,他先是去火车站给人干搬运工的零活,后来又考了驾照,当起了中巴车司机,每天载客挣钱。

可是,周家父母不知道的是,没过多久,周克华就因为超载事故被扣了车,也因此第三次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在这之后,周克华心理彻底发生了畸变,他远赴云南,开始买卖枪支,还因此被警方拘捕,还是当时他的妻子徐二妹追到当地,为周克华交了保释金,才将人领了回来。

一次又一次的“进宫”,并没能阻拦住周克华堕落的脚步。在这之后,周克华逐渐变得“嗜枪如命”,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地搞来枪支,在家没事时,更是近乎痴迷地擦拭着那些藏起来的枪支弹药,阴郁而疯狂的神情曾经一度吓得徐二妹不敢睡觉。

2002年,或许是良心发现,周克华主动提出了离婚。这之后,周克华无论是回妻子家、还是回二塘村的次数都越来越少,而直到周克华被警方锁定并开始通缉以后,徐二妹和周家父母才知道,周克华在外面竟然如此凶悍、疯狂、冷血无情……

对于周克华的前妻徐二妹而言,儿子小周,可以说是她后半生里的唯一寄托。

徐二妹原本并不叫徐二妹,只是由于在家里排行老二,因此被乡里乡亲喊作“二妹”,天长日久,“二妹”成了她在老家长生镇的大名。

1999年,二十多岁的徐二妹前往火车站附近打零工,意外结识了同在火车站当搬运工的周克华,周克华身上那种带着点忧郁的神态,一下子吸引了这个年轻的姑娘,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并在婚后不久生下了儿子小周。

在徐二妹的眼里,周克华尽管在外面疯狂、冷酷,但对于自己还不错,对儿子更是尤为疼爱。在离婚前,周克华就曾经反复强调,如果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有警察在,就让他直接和警察对话,“不要连累你和儿子”。

离婚后,徐二妹带着小周,住在长生镇的一个名叫“东升彼岸”的小区当中,而周克华回家的次数几乎屈指可数。不过,每次回来,周克华都必定会给儿子带些玩具书本;而除了儿子,周克华偶尔也会回来探望这位前妻,甚至在徐二妹生病做手术前后,周克华还曾专程赶回来陪护了一段时间,显得很是重情重义。

而让徐二妹感到欣慰的是,父亲在生活中的频频“缺席”,并没有影响到儿子小周的学习。直到升入初中后,小周的成绩仍旧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作文一度还被当成是班级里的范文,在同学间被诵读。

而在儿子小周的心目当中,在不知道父亲的恶行以前,周克华一直有个坚强的“硬汉”形象。那些父亲难得在家的日子里,父子俩曾肩并肩坐在一块,看那些老式武侠电影和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神秘曲折的剧情,激荡人心的画面,这些光与影的变换,一点一滴地在小周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梦想着在长大后成为一名“大导演”,拍出更多的经典佳作。

然而,这个梦想随着周克华罪行的暴露戛然而止。这之后,曾经寡言的父亲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照片登上了大街小巷上张贴的通缉令;而周围人尽管嘴上不说,可望向小周的目光里总是夹带着复杂的情绪,让这个年轻的男孩一度无所适从。

2012年,随着对周克华的抓捕大网逐步收紧,徐二妹母子俩开始接受当地民警24小时贴身陪护。

距离“东升彼岸”小区只有一两公里远的新塘村上场口,一家开酒铺的老板娘还记得徐二妹母子住在附近时的情景:

那是春节刚过不久,街道和窗户上还残留着红艳艳的喜庆气息,徐二妹母子俩在五名便衣警察的陪同下来到了酒铺,随后就开始了在这里搭伙吃饭的、长达半年的陪护时光。

按照规定,徐二妹和警察一共七个人,每顿饭的标准都是三荤四素,再加一个汤。吃过饭,徐二妹母子就会在警察陪同下离开,偶尔徐二妹会想和老板娘说两句话,然而常常是刚一开口,警察就会在旁边提醒老板娘:“莫搭理她。”

当时,警察对这对母子是24小时不间断陪护,不仅是衣食住行,连洗澡上厕所,都会有专门的女警在旁边等待。在警察的监督下,一来二去,徐二妹的话越来越少,儿子小周则变得更加沉默,在警方解除陪护后,这对母子很快搬离了长生镇,消失在了乡亲们的目光当中。

2012年8月14日,随着四声短而急促的枪响,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被击毙,这个横跨苏湘渝三省、成为无数人噩梦的杀人犯终于伏法,用亲身证明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消息很快传回到了二塘村和长生镇,警察也来到周克华家中,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而周克华的母亲就坐在阴影里,用一把破旧的蒲扇遮着脸,看着警察和记者在家中来来往往,神色平静到近乎木然。

对于儿子,周母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在这个年迈的母亲的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到儿子,还是在头一年的腊月里,她去长生镇探望孙子,却碰见了回家的周克华;而周克华最后一次回到二塘村,则是在2011年8月下旬,因为周父病重住院,周克华在医院里陪护了几天,随后又留在家中操办了父亲的丧事。

那是周克华最后一次以“正常人”的身份出现在乡亲和家人们的眼前。这之后,警方循迹追踪到了周克华,他也因此开始了漫漫逃亡之路,直至枪声为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句号。

而对于徐二妹和儿子小周来说,周克华的死亡让他们感到既痛苦又耻辱。尽管在生前,周克华对于儿子的疼爱有目共睹,甚至因为思念,竟然背着儿子的双肩包去购买犯罪用品,可是,这些在儿子小周看来,周克华的这些举动不仅没能体现出父爱,反而让他被迫牵连其中,连书包都成为了后期警方搜集的罪证之一。

因此,在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传来后,徐二妹无法忍受乡亲们或好奇或同情的目光,很快带着儿子搬离了长生镇,在其他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开始了生活。

实际上,在小周的心中,父亲的“双面”一度让他困惑、痛苦,因此,在得知周克华的“真面目”以后,小周曾因此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

不过,在远离家乡后,小周也逐渐从周克华带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而与此同时,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无论是亲朋好友,亦或者是当年的警察及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藏徐二妹母子俩的信息,这也让小周得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时间的推移,逐渐冲淡了周克华为家人带来的痛苦。在离开了过去的环境后,徐二妹始终没有再婚,而儿子小周在母亲的陪伴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学业,并且顺利考上了大学;2023年,小周低调地从大学毕业,正式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开始了属于他的崭新人生。

“杀人犯”的父亲,是小周无法自主选择的出身。不过,经过个人的努力和亲人的爱护,长大的小周已经摆脱了父亲带来的阴影,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对于年轻的小周来说,人生还有很长。让我们祝福这个年轻人,同时也要用他父亲的悲剧来提醒自己,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应该自暴自弃,更不应该报复社会,唯有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才能得到良好的反馈,为家人、为社会作出正确的贡献。

环球网

新浪湖南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