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丽云的名字在宁夏文艺圈响当当。国家一级演员、歌舞剧院院长、荷花奖得主,头衔金光闪闪。纪检通报里写着“贪污”“受贿”,字字带血。荣誉证书和逮捕令摆在同一个人身上,刺眼得像针扎进肉里。
舞台上的明星,监狱里的囚徒
陈丽云的名字在宁夏文艺圈响当当。国家一级演员、歌舞剧院院长、荷花奖得主,头衔金光闪闪。纪检通报里写着“贪污”“受贿”,字字带血。荣誉证书和逮捕令摆在同一个人身上,刺眼得像针扎进肉里。
她编导的舞剧《花儿》拿过中宣部大奖,舞台上的角色光鲜亮丽。现实中的角色更精彩:歌舞剧院院长、集团副总、党支部书记,三个头衔捏着人财物大权。跳舞的脚踩进钱眼,拿奖的手伸向公款,艺术家的皮囊裹着蛀虫的心。
宁夏文联网站至今挂着她的获奖履历,纪委官网的通报挂在更显眼的位置。去年12月被宣布调查,今年5月直接批捕,半年时间从“陈院长”变成“犯罪嫌疑人”。调查速度比排一场舞剧还快,背后的脏事恐怕早就露了马脚。
荷花奖银奖作品《枸杞红了》充满民族风情,编剧署名陈丽云。现在看这名字讽刺得很——枸杞没红,她的账本先红了。跳舞的改行搞钱,比专业贪官更敢下手。正处级干部、国企领导、文艺专家三重身份,捞钱的门路比舞台上的走位还复杂。
查案的是石嘴山监察委,办案的是大武口检察院。小地方办大案,专啃硬骨头。省检察院亲自交办,案件分量不一般。贪污加受贿两顶帽子扣下来,刑期十年起步。当年在舞台中央接受掌声,往后在法庭中央听判决,位置倒是一样显眼。
歌舞剧院院长搞钱太容易。一场演出经费上百万,服装道具灯光都能吃回扣。演员编制、职称评定、项目招标,随便伸伸手就是真金白银。文艺圈的腐败比官场更隐蔽,发票能做成“艺术创作费”,公款能变成“采风补贴”。纸终究包不住火,账本上的数字比舞蹈动作更不会骗人。
她拿过“孔雀杯”三等奖,孔雀开屏是为了求偶,权力开屏是为了捞钱。从跳舞到当官,从创作到腐败,职业跨度比杂技演员翻跟头还大。艺术家的清高人设塌得彻底,早年赚荣誉,晚年赚牢饭,人生剧本比她编的舞剧更荒诞。
案子还在审查起诉阶段,判多少年得看证据硬不硬。刑法三百八十二条写得明明白白:贪污十万以上就能蹲十年。歌舞剧院院长的工资条每月几千块,账户里没个几百万对不上头衔。等着看法院怎么算这笔账,艺术家的数学水平突然成了焦点。
文艺圈不是第一次出这种事。唱歌的假唱,演戏的逃税,跳舞的贪污,行业病根深蒂固。陈丽云倒了,下一个会是谁?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总有人把手伸向不该碰的东西。查完一个院长,能不能扯出一串蚂蚱,这事比追剧更让人上瘾。
陈丽云的奖杯在仓库积灰,逮捕证在档案袋发热。文艺圈的遮羞布又被撕了一块。
宁夏歌舞剧院的新院长正在选,候选名单里还有几个“国家一级演员”?
来源:黄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