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芒果台的春季招商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消息无疑是老牌周播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宣告回归。这一消息让不少观众和业内人士都感到意外,毕竟这档节目已经与观众阔别三年之久。
在2025年芒果台的春季招商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消息无疑是老牌周播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宣告回归。这一消息让不少观众和业内人士都感到意外,毕竟这档节目已经与观众阔别三年之久。
回想起十年前,汪涵曾对湖南卫视的领导说过,《天天向上》与《快乐大本营》就像是湖南卫视的一双脚,如果双脚站不稳,那么整个台的形象和力量都会受到影响。然而,一语成谶,2022年元旦,《快乐大本营》在历经24年的播出后宣告结束,同年《天天向上》也悄然落幕。尽管《快乐大本营》通过变身《你好星期六》实现了某种形式的“重生”,但《天天向上》却真的与观众分别了整整三年。
在这三年里,《你好星期六》逐渐站稳脚跟,而《天天向上》的回归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芒果台的“一双脚”正在尝试重新站稳,但其中一只脚已经换上了新鞋,另一只脚却似乎还在踉跄前行。
其实,《天天向上》的停播并不让人意外。早在2021年,芒果台就因频繁的负面舆论而显得风雨飘摇。同年10月,《快乐大本营》宣布升级改版,而《天天向上》也紧随其后,从娱乐脱口秀向文化公益节目转型。这一转型方向为《天天向上》续命了一年,相较于《快乐大本营》改版后消失无踪,《天天向上》的改版在定位和内容上都显得更为成功,降低了娱乐性,聚焦于传统文化交流,符合主流价值观。
然而,即便改版成功,也无法挽回《天天向上》的颓势。一方面,节目的市场号召力持续下滑,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都难以再担“王牌综艺”的美誉。另一方面,商业化困境也日益凸显,广告业务营收贡献有限。巅峰时期的《天天向上》曾是湖南卫视的“钱袋子”,冠名费高达数亿,但到了2022年,节目已经多次更换冠名商,最终彻底失去了冠名赞助。
在停播前的最后一年里,《天天向上》陷入了“没名又没钱”的困境,存在感越来越低。尽管节目组也曾做过不少努力,比如邀请人气嘉宾丁真,打造新的“天天New-tro兄弟团”等,但都没能挽救颓势。最终,节目以升级改版为由停播,这一别就是三年。
那么,为何芒果台会重拾这档曾经被市场淘汰的节目呢?在综艺市场,一档被淘汰的节目是否还有回归的必要?从市场层面来看,周播综艺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相比于季播,全年周播综艺能够培养用户粘性,提升用户忠诚度。而芒果台目前仅有《你好星期六》一档存在感较强的周播综艺,市场空白明显。
从内容层面来看,《天天向上》的脱口秀属性和文化交流特色在综艺市场上独树一帜。尽管其文化公益性质消解了娱乐性,但这也正是其差异化所在。在脱口秀成为热门赛道的当下,芒果台在脱口秀领域尚未有头部节目诞生,《天天向上》的回归无疑能够补齐这一短板。
然而,《天天向上》的回归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芒果台的“一双脚”能否走稳,关键在于即将回归的《天天向上》。巅峰时期的《天天向上》凭借“天天兄弟”IP和差异化特色内容取得了成功,而这两点也是节目能否重现辉煌的关键。如何围绕汪涵打造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主持团队,重塑“天天兄弟”的IP价值,是节目组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一大挑战则在于内容定位。停播前,《天天向上》转型文化公益节目并未取得理想的市场反馈。如今回归,是继续坚持这一发展方向,还是回归早期的娱乐脱口秀定位,成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如何平衡娱乐和文化,是《天天向上》内容制作的重点。
尽管挑战重重,但对于芒果台而言,重拾《天天向上》仍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这不仅有助于争夺综艺市场份额,拉动芒果TV会员用户的提升,还能进一步夯实芒果台在综艺市场的领先地位。不过,想要让这双“脚”真正站稳,还需要更长期的磨合和努力。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