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前,赵丽颖穿着白色衬衣和深色西装裤,稍着淡妆。她捧着孩子们寄来的信,饱含深情。
原创UU慢UU
近日,一段赵丽颖哽咽朗诵山区孩子写给张桂梅校长信的视频,刷屏网络。
镜头前,赵丽颖穿着白色衬衣和深色西装裤,稍着淡妆。她捧着孩子们寄来的信,饱含深情。
当念到「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有你在身边」时,声音颤抖、泪光闪烁。
赵丽颖的眼泪既是为孩子们而流,也是为自己而流。
那些信中的字句——“嫁人生子,洗衣做饭,日子似天边的浮云”何尝不是她曾面临的命运预言?
若未抓住选秀机遇,如今的她或许仍是廊坊田间默默无闻的农妇。
而张桂梅手中教育的钥匙,恰如赵丽颖紧握着来之不易的机会,都是改写命运的武器。
这段深情的朗诵,在近日被新华社点赞。
赵丽颖与张桂梅,两个不同领域女性,借助这一封封来信,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
张桂梅扎根华坪24年,以命相搏托起1800名山区女孩的大学梦;
赵丽颖则用20年时间,从农村服务员攀至娱乐圈金字塔尖。
两人虽身处不同角色,却共享同一种精神内核——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成长于廊坊麦田之上的赵丽颖,中专毕业后做过服务员、收银员谋生。这段底层的经历,让她对“改命”二字刻骨铭心。
机缘巧合下进入娱乐圈,又因圆脸被导演断言“这辈子都演不了主角”,甚至撅嘴的动作还被羞辱说像猪。
入圈的前七年,她辗转于丫鬟、死尸等龙套角色。
好不容易在《新还珠格格》中拿到了“晴儿”这样一个有观众缘的角色,却依然无人问津。
直到2013年《陆贞传奇》爆红,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农村女孩,才真正跻身一线花旦,开始自己的演艺之路。
一年300天扎根剧组,骑马、坠崖戏份亲自上阵,腰部永久性损伤也没有阻碍她的脚步。
“拼命三娘”的称呼不是白叫的,在赵丽颖看来,别让我抓住机会,一旦有,我一定拼命抓住的孤注一掷。
爆红后的赵丽颖,并未沉溺于古偶舒适圈。
她带着一身“土气”硬闯时尚圈,从遭到群嘲到拿下数个顶奢代言。
更是在影视圈里勇敢的扩展自己的边界,从《幸福到万家》中素颜出演农妇,到《风吹半夏》里的钢铁女王。
从“流量小花”进阶为“国民青衣”,似乎没有什么角色,是赵丽颖拿捏不了的。
如今的赵丽颖,早已超越明星身份,成为某种精神符号。
她主动减少综艺曝光,深耕诸如《希望的田野》这类农村题材剧,用作品致敬乡村振兴。
探访山区小学时,发现孩子们将《我本是高山》台词抄在课本扉页,感动之余,也更坚定了她的信念。
从被钥匙打开命运的农村女孩,到成为他人生命的钥匙。
赵丽颖与张桂梅的这次隔空对话,不仅是一场情感的宣泄,更是一次价值的传递。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本就是最动人的英雄主义。
来源:小郑娱乐话题解读